第12章 隔空博弈

A+A-

    陆策刚要告辞,黎诗慧却大声:“陆策同学,你还忘了一件事,你的报名表我们昨天研究了,只需去学校自动化学院,证明论文属本专业就行了”

    陆策:“谢谢黎老师!请向何爷爷他们转达谢意。再见!”

    黎诗慧忙:“我送送你,不然你在大院里会迷路的。”

    黎诗慧跟陆策并肩走出大院,

    “多亏你想到了去厕所,不然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陆策把刚才的杰作都归功于黎诗慧。

    黎诗慧吃了一惊,“难道刚才你伸一个指不是去‘一号’?”

    转头一想,却笑了,“知道你灵,也不能假装谦虚过分了”

    已经走到大院通往礼堂的林荫道上了,黎诗慧还不想返回,她突然挽起了陆策的胳膊。

    陆策问她,“为什么要坑我?”

    “坑你?我是你的‘贵人’好不好?”

    “安天骥的没错,我的情况你知道的越少越好

    不过我绝对不会害你,坑你。”

    她又,“前提是我不越红线,那、什么时候我都是你的‘贵人’。”

    她省略了我们的“们”字,省去了、心里不甘,可不省去、她又心里难受

    “今天的晚宴,是精心策划的鸿门宴吧?那盘青椒回锅肉就是扳,对不对?”

    黎诗慧灿烂的脸上笑开了花,“鸿门宴?你也的太、太夸张了吧。最多就是破了个局”

    “为什么选我?”

    黎诗慧眼神刹那暗淡,“没有哪个人肯为我冒险,我估计也没有哪个人搞得定”

    最多一秒钟,她又在他耳边声,“最关键的是我愿意选你破局。”

    陆策心里准备问候长辈,可她好象洞察先似的冷哼一声,“嗯”摄人心魂的眼睛盯着陆策。

    陆策打了个寒战,赶快跟黎诗慧告别。

    “别忘记了,再过几天还要回中原科技大学研究生院现场确认报名,还得找我。”

    陆策的头一下子大了三圈

    陆策在qq里跟李本林聊天,李本林问:“你报上名了吗?”

    “要交专业证明材料。”

    那边发过来一串流泪的表情包,陆策不用猜就知道李本林现在笑出了猪叫声

    陆策问李本林,“你们现在怎么在复习?”

    李本林,“院里考研的学生们自发组建了个“精英群”,交流复习经验、发布题目标答、分配突击重点

    td,居然有已经保研的同学也加了群。”

    “那你也给我加个群吧,一起复习。”

    李本林特别申明,“qq群里都是匿名的,谁也不认识谁,保不准哪个的是真、哪个的是假”

    陆策,“那不正好把我弄进群里忽悠?”

    “哪能呢。咱们绅士绝不暗戳戳的下绊子”

    在“精英群”里,陆策只翻了45个满屏,就大致上弄明白每个人的身份,比如李本林、白狐儿脸、汐妹妹

    虽然不知道他们名字。

    很快,陆策发现群里还有几个自觉不自觉地用教导口气发言的人

    陆策把自己的qq名改名为“bebebe”,引来了一片群嘲

    “老兄只会是、是、是???”

    “大概就只会瞎bbb(逼逼逼)吧???”

    “怎么取这么粗俗的名字?”

    有个特别色的家伙甚至:“别就是个‘b’”,结果被群主警告了

    陆策望着屏幕上的“脏字”气得直拍键盘,这要是在线下,看我不扭断你的胳膊

    可上就是这样。

    陆策直叹气,“现在上发言怎么都如此浅薄?你就不能往beeye那里试着猜猜?特别是李本林,如果也没有往这方面猜,你他妈就真该跟我跑腿”

    “精英群”的群友很快就发现这个“bebebe”,总在引话题。

    这天他发了一个“如何处理全面复习与重点复习的关系”的帖子,特别强调“一定要全面复习,不放过每一个细节。”

    结果又是一片嘲笑声。

    “都临门一脚了,还讲什么战术啊?”

    “你很老吗?怎么把我爷爷的话也学来了”

    “再去翻教科书也太儿科了吧!”

    陆策反驳,“不全面复习就是投主义”

    结果嘲笑的帖子满屏滚动,间或也有暗骂的

    陆策现在不生气了,只当没看见!而且这正是自己要的效果

    也有人“建这群是用来复习的,不要在这里作无谓的争论。”

    “发点有营养的帖子。”

    陆策想这大概是白狐儿脸、汐妹妹或者老师

    陆策连忙改变了话风,顺着大家的思路发起了帖子。

    “如何重点复习?押题吗?”

    又掀起了血雨腥风

    “现在其实就是在押题。”

    “重点复习不就是自己在押题吗?”

    有几个专业一点的,开始从押题的路径讨论了

    “押题,要根据过去的试题按平滑曲线推测今年的试题。”

    “主要是把当年学术研究和产业发展的进展纳入押题范畴”

    陆策又抛出了实质性的线索。

    “押哪些题?”

    空一点的:“我押材料结构和功能”

    “我押控制系统和执行构”

    “零部件制造”

    “作动构”

    也有押实一点的:“‘碳纤维材料(这是当时的一种先进非金属材料)在器人上的应用’今年必考,赌00块,赔率:5,有跟的吗?”

    陆策对这些就不怎么关注了。

    这些家伙押这押那,就是没押最核心的东西

    “精英群”天天讨论如何押题的消息终于传到鞠伟芬、徐藩东他们的耳朵里。

    这天徐藩东在工业自动化学院里的教学研讨会上提出,今年的研究生考试,要进行一些改革。

    要把最新的学术研究、产业发展进展,纳入试题的范围,测试学生们对前沿技术的掌握情况,引导他们拓宽获取新专业知识的渠道。

    要增加理论知识的实践运用方面的内容,防止考生们一味押题导致知识掌握不牢。

    要增加题型变化,引导考生举一反三、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

    鞠伟芬院*士也深表赞同,“搞个qq群天天在群里押题,如果还是按以往的方法招考,招一帮只会投、答题的学生,对院里的学科建设、人才培养极为不利。”

    参加会议的年轻老师交头接耳:“到底是‘铁三角’!”

    “姜还是老的辣!”殊不知,老姜

    会议形成共识:今年院里专业课试题集中出题,各专业的老师先提出初步试题及答题要领,集中整理形成试题库,最后由各专业随指定一名老师,在考前三天从试题库抽题,形成试卷。抽题人集中封闭管理、考试完毕后再解封

    很快“精英群”里几个经常以老师的口气发言的qq号,开始引导大家不要押题,还是要以全面、深入、准确掌握知识为第一要务。

    陆策知道,一个多月的运作开始见效了。

    他立即跟干爹郝东升打电话,详细询问鞠伟芬、徐藩东和院里其他可能参与出题的老师,他们的性格特点,治学风格、对学科进展的态度,以及一些习惯等,

    又找李本林要了一些院里最近发表的论文和上一届研究生开题题目

    他把这些进行了综合分析,也在遥远的魔都震旦大学押了题,甚至详细到了各种题型的变化

    他是真押了题,但押上了最核心的东西——

    人心

    当然他也没有忘记下苦功夫,休息时间几乎压缩到了极限

    有一天,棒球队经理滨崎汐到陆策宿舍通知他,大学生棒球联赛推迟到明年6月举行。

    他却当着滨崎汐的面打起了呼噜

    他实在太疲倦了

    “老陆、老陆。”房宁拍醒了他,“你的动漫国‘女票’走了。”

    “那是球队经理,不是我的‘女票’。”还没清醒的陆策含糊不清的答道。

    “现在可能真不是你‘女票’了,走的时候她红着眼睛她就要回动漫国了,要我转告你祝你早日‘脱单’”

    “我怎么没有感觉到回头我跟她发个‘e妹儿’道个歉”

    考前一周,陆策请假回了趟江城市,顺便到中原科技大学找李本林拿最新的资料。

    谈到复习应试情况,陆策:“我今年笔试要么考全院第一,要么”

    话没完,李本林突然大笑起来,笑得眼泪都流出来了:“陆策,你看见母牛头朝上飞上天了?你是怎么吹上去的?”

    “哈哈哈”

    这下把陆策彻底搞懵了,“两个多月不见,他怎么疯癫成这样子了???”

    过度的敏感及焦虑,让李本林完全没有听陆策后面的半句:“要么就完全‘不中神’(江城地方话,即不行的意思),最多及格”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