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早产的机器人研究院

A+A-

    陆策到中原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时,鞠伟芬院士的一句话让他心里一动,“你可别打纪泽鸣主任的主意”

    这又一次挠到了陆策心里最痒的地方

    鞠院士这句话,也明在自动化学院,纪泽鸣可能离开学院,已经成为老师们谈论的话题了。

    而且大家的认知里,纪泽鸣很可能去陆策的瑞富器人公司,

    不然,以鞠伟芬院士的身份和地位,她不会跟一个博士生讲这话

    换言之,学院的老师们认为陆策想挖走纪泽鸣

    鞠院士至少是在敲打陆策,别挖自动化学院的墙角

    纪泽鸣不想在中原科技大学干,不是条件不好,而是目标不明确。

    他多次私底下抱怨,“我在中原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研发智能器人,自己都不知道做什么用?”

    这其实是体制制问题,自动化学院人工智能研究所的经费并不少,最多时一年有000多万,

    主要是研究人员根据个人爱好和已有的研究基础,向科技部、教育部等主管部门申请的

    中原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在同类学院中,学术水平和研究能力都名列前茅,

    再加上鞠伟芬院士的大名,学院在申请科研经费时具有一定优势

    他们的智能器人,已经转向研究“器学习”,这就是到现在,仍然是人工智能的研究前沿

    课题、经费从来不是问题

    但真正接受企业委托,研制商业化运用的器人技术,这样的项目并不多

    这与纪泽鸣的治学风格大相径庭,纪泽鸣对器人技术的发展前景和商业化运用,有本能的清晰认识

    他做学问就是想研发出来的器人,立马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商品,畅销市场,风靡全球,

    他觉得这样的研究才有价值,他自己也能像恩格尔伯格先生一样,被人尊称为“智能器人之父”,

    而不是像波尔斯顿的雷波特先生那样,弄出一堆技术先进、全球唯一的智能器人,却只能摆在展示室供人参观

    一系列冲突导致纪泽鸣与自动化学院貌合神离,他跟一些好朋友要离开人工智能研究所,跳槽去哪家大企业或者干脆回母校华清大学

    陆策早就想把纪泽鸣招到公司麾下,但没有付诸行动,除了不清楚纪泽鸣本人的态度,

    还有自己的瑞富器人公司没有专门的研究构,提供不了让纪泽鸣施展才华的舞台,

    另外就是有心理负担,纪泽鸣可是鞠院士专门从国外挖到学院的宝贝,

    我陆策要是把他又挖走了,鞠院士、自己的导师徐教授,甚至自动化学院的好多老师,

    恐怕都会指责自己忘恩负义、吃水忘了挖井人、专门挖母校的墙角

    前几天请纪泽鸣到公司技术咨询时,他自己明确表示想到公司来,陆策动心了

    陆策找来刘忠军商量,刘忠军的一席话让陆策头大了几圈

    “老弟,对公司管理的事我不太专业,为什么一定要把他招到公司来,有多大意义,我没有想太多

    从落实的角度看,现在不太可行”

    “你觉得我们现在有几分把握?”陆策问。

    “大概23分把握,不利条件却有分”

    刘忠军替陆策剖析,“纪泽鸣能到公司来,有利条件一是纪泽鸣想离开大学,二是他对我们的公司理念和主营产品比较认同,三是对老弟的为人比较欣赏

    仅此而已

    但不利的地方太多了,公司现在还在建设中,

    不能提供他搞科学研究的平台

    不一定拿得出他可能提出的高薪资

    满足不了他要的研究条件,听李本林,光检验检测设备,就需要大几千万

    暂时也不具备他需要的生产加工设备、尖端零部件等

    还有科研经费

    还有房子、车子

    此外,公司护理器人也没有投产,没有明确的生营产品,也就没有他喜欢的研究项目,他来了干什么?

    不然又跟在现在的单位一样

    还有

    你母校的老师可能会骂你”

    “你给个明确意见,干?还是不干?”陆策追着问了一句。

    刘忠军想了好一会才:“从打仗的角度看,没有哪一仗是有十分把握才打的,

    多数情况下,有6分把握就可以动了

    有的时候因为战略需要不得不打,哪怕只有23分把握,也要创造条件主动去打。

    我在队伍时就干过几次

    老弟干,我坚决支持,落实好你布置的任务

    老弟不干,也可以理解”

    陆策皱着眉头:“你这等于没”接着又激将了他一把,“不过,让你替我拿主意,已经超出了你的责任”

    刘忠军应声答道,“按我的作风,干”

    “那行,你去开车,我们这就去跟他认真谈谈”

    在纪泽鸣的办公室,陆策开始摇唇鼓舌,“泽鸣,到公司去一起开发护理器人吧”

    “到你公司去干啥?”

    “干你最想干的事”

    “你能提供什么条件?”

    “你需要什么条件”

    纪泽鸣想了一下,“算了,你们公司现在没有这个实力”

    “你先自己的要求,我也给你个答复再嘛”

    纪泽鸣提出自己的要求,“我过的,搞个器人研究院,我当院长

    跟在这边一样,一年能有个千把万的研究经费,我自己支配

    至少要有个住的‘窝’、有个专车

    工资嘛,我想主要从我研发出来的商品价值中分成,当然前两年要给我保底工资,不比学院低

    不过,你们公司还在搞基建,哪有这个条件?

    我想还是回我的母校华清大学,他们至少科研条件比这边好一些,研究经费还多一倍”

    “可以变通一下吗?”陆策试探着问。

    “其他条件你变通下、或者往后挪一挪,我都可以考虑,但首先你要有个研究院”

    陆策答道:“我现在里有现成的可以答复你,给你先弄个三室二厅的‘窝’

    专车,你就用我的车

    经费嘛,我不能保证都是现金,但我保证你有基本的科学研究条件、甚至生产条件,这都不用你操心

    至于研究院嘛”

    还没完,纪泽鸣就打断了,“陆策,如果没有研究院就免谈”

    “我想变通下”

    “你别了,没研究院免谈”

    “行,给我两个月时间,我办个器人研究院了再来找你,你也别急着做回华清大学的决定。”陆策想先稳住他。

    “你就吹吧。两个月你能搞个研究院?女人怀孩子还要十个月呢”纪泽鸣完全不信。

    在公司内部,陆策分头征求股东们的意见,一听陆策打算成立器人研究院,反对声一片

    几大股东中,邹志强首先表示,公司还在建设,你弄个研究院干啥?企业就是企业,技术研究开发,那是大学或者研究院的事

    任鸿雁,投资就是要资金的效率效益最大化,投向研究院,能产生多大效益?

    梅卉卉在陆策征求她意见时,只是有些犹豫,但回家与她爸爸妈妈商量后,也改变观点,不赞成设立研究院

    最让陆策难以接受的是,大师兄秦飞一开始不反对设立器人研究院,

    但听研究院建成后,要聘请纪泽鸣当院长,他又不同意建研究院了,怎么那也是对自己的导师不敬啊

    赞成的就只剩陆策,还有何冬冬、文蓝一等几个股东

    陆策感到前所未有的孤单

    负责文字工作的吴把收集的股东意见汇总后,顺便送了一份给综合部部长文蓝一,

    文蓝一当晚就赶到公司

    在综合部的大办公室,正好遇见还在加班的陆策,“陆总,您怎么还在加班?”

    陆策看着她笑了笑,让文蓝一闹了个大红脸

    自己几个月都不来办公室上班,肯定是猜到陆总在公司才来的,骗得了谁呀?特别是陆总,他自己脑瓜子灵光着啦

    想起自己来的初衷,文蓝一索性硬着头皮,搬了一把椅子紧挨着陆策坐下

    “我看了股东意见汇总,不管您决定怎么办,我都跟您站在一边”

    陆策很感激她,“我成立护理器人研究院,把纪泽鸣招到公司,肯定对公司的长远发展有利,

    但股东们反对的理由也有合理性

    我现在是内外交困,但又不得不硬着头皮往前推”

    文蓝一问,“缓一缓不行吗?”

    “不行,纪泽鸣已经萌生离开的意思,我们不抓住这个遇,他回华清大学了,再引进就没指望了”

    “那您打算怎么引进?”

    陆策:“我想按做工程的办法,先起草一个筹办‘瑞富器人研究院’的方案

    拿着成型的方案再去征求股东的意见可能效果要好一些,有些措施在方案里得更明白透彻”

    “您加班就是起草方案吗?

    那我来帮您打字,您集中精力思考问题,我们分工合作,这样效率更高”

    她要创造尽可能多的会与陆策单独相处

    晚上2点多了,陆策看文蓝一哈欠连天,“今天就到这里吧。”

    “没事,要干索性今天加班把方案弄完”

    “我还要听一个股东的意见,”陆策打开,

    铃声响起,但无人接听

    文蓝一话了,“您这么晚了跟人家打电话,不打扰人家休息吗?”

    “我是跟我女朋友黎诗慧打,想问问她的意见”

    “那也不能这么晚了还打电话呀。我听吴了,您女朋友跟您分了”

    陆策一脸的惊愕

    “我知道您为什么要当着我给她打电话”

    陆策更加懵逼了

    “您想让我知道您有女朋友了”

    陆策笑起来了,“蓝一,别瞎想,我就是问问诗慧,她也是公司的股东嘛”

    正着,黎诗慧电话回过来了

    “这么晚了,有什么事?”黎诗慧在电话里问。

    “我想办个器人研究院,把自动化学院人工智能研究所的纪泽鸣挖过来,但公司这边都不太赞同

    想听听你的意见”

    “哼

    是找理由给我打电话吧?”黎诗慧语气生冷。

    “真的,股东里只有我和文蓝一、何冬冬赞成”

    “那为什么还要办呢?”

    “纪泽鸣确实是个人才”

    “那大家为何不赞成?”

    “纪泽鸣提出只有先办个研究院他才会考虑,公司目前办研究院条件不具备”

    “那就缓缓再呀”

    “不行,他真会拍屁股走人的,我们不抓住这个遇,他可能回华清大学了”

    电话里快一分钟没声音,沉默了好一会黎诗慧才:“我名下的房子如果用得上,你可以拿去用

    我名下的股份,如果需要的话,也可以转给别人”

    “那不行。你永远是瑞富公司的股东”

    “你以为这样做,我就原谅你了?”

    陆策听黎诗慧起上次吵架的事,赶紧走出门,但黎诗慧已经挂了

    等陆策返回办公室,文蓝一,“我都听见了,她跟您分了”

    “别瞎,她就是跟我闹别扭了”

    “是啊,所有的分都是从闹别扭开始的”

    “别瞎想了,今天就写到这里吧,明天你不用来了,我自己写”陆策有些烦心。

    “好。今天太晚我不回学校宿舍了,就在上面高层的员工宿舍休息。您呢?也早点休息吧。”

    文蓝一把电脑收拾好一并带走了。

    春节期间,陆策一直和卡佳住在一起,但从安南国回来,陆策很少到卡佳那里去睡了,

    卡佳问他,“我这几天公司有事,经常加班”

    这么晚了回家去,还不把父母吵醒了?最终陆策还是决定回水果巷家里睡觉。

    不是没有地方睡,楼上高层就有女人,可怎么觉得到哪里睡都心里不踏实呢?

    第二天一早,陆策到办公室去,文蓝一已经把办公室打扫好了,在等陆策,

    她拿出一沓打印好的稿纸,“我昨晚回去,按您的思路,已经把初稿写完了,您审阅吧”

    看王蓝一通红的眼睛,陆策心疼得不行,“昨天那么晚才回宿舍,再起草、修改、打印,你通宵加班了?”

    “没什么,我们经常加班,习惯了”

    等刘忠军到办公室后,三个人又把方案认真完善了一遍,

    陆策想了下,把这个初步方案传给了黎诗慧

    不一会儿,又传回来了,什么意见没提

    只是随后又用短信发来一行字

    这个方案其实还是“变通”、还是个大“变通”,

    把公司下属的“瑞富特微电厂”加挂“瑞富器人研究院”的牌子,纪泽鸣担任院长兼厂长,

    研究院的人员就是纪泽鸣,在器人孵化器研发特微电的李本林和那几个工程师、

    再就是原可穿戴设备厂、现在叫瑞富特微电厂的员工

    研究经费就是现在李本林他们研究开发微电的资金

    研究开发项目,目前就是护理器人用的特微电,

    技术基础就是李本林他们已经开发出的三大功率系列的微电样:

    000牛级(用于器人腰胯、腿脚)、500牛级(用于器人臂膀)、5000牛级(用于器人指)

    方案提出将这三大系列微电样尽快技术定型,交由本公司的瑞富特微电厂,以及隔壁国有仪表公司的微电厂生产,迅速投入市场

    检验检测设备向长河科技公司有偿租用

    另外,方案明确今后5年,若瑞富器人研究院(瑞富特微电厂)的专利技术推广和转让效益,每年达到000万元以上,从控股股东的股份里转让2%给研究院院长(厂长)纪泽鸣

    方案最后有一段结语,

    “各位股东,公司成立瑞富器人研究院,新增成本就是以公司土地向银行贷款2000万元,挂在公司内部的‘瑞富器人研究院(瑞富特微电厂)’账户名下,

    再就是控股股东陆策承诺的自己名下2%的股份

    还有就是股东们的明智决定”

    这段结语是黎诗慧短信里的话,只是陆策把“黎诗慧名下的股份”改为“控股股东名下的股份”

    方案在公司董事会上宣读后,变成绝大多数赞成,连素来跟陆策唱反调的邹志强也投了赞成票

    但大师兄的长河科技公司代表投了弃权票,他表示要回公司向董事长秦飞报告后才能正式答复

    陆策放心了,大师兄秦飞那里我定有办法做通工作

    他让文蓝一把这个方案中不适合让纪泽鸣看的部分删除后,带着简化后的方案再次和刘忠军去了自动化学院人工智能研究所

    纪泽鸣拿着这个方案有些诧异,“不是要给你两个月的时间吗?

    这才0多天啦?我看看再吧”

    他思考了两天,才给陆策回话,“我已经向中原科技大学自动化学院递交辞职报告”

    也就在这一天,陆策接到导师徐藩东教授的电话,“陆总,你抽空到学院来一下”

    陆策的心一下子吊起来了,“导师连‘口头禅’都不骂了

    这该来的总是要来的”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