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9章 诡异气氛

A+A-

    今天的早朝,对于所有臣子来,都无比的难捱,当“退朝”两个字响起,当启元帝的身影终于离开了大殿之中,臣子们才敢用衣袖擦拭额头上的汗水。



    殿外已经明日高悬,但对于官袍早被汗水浸湿的众人来,日头所散发出来的暖意,并不足以驱散他们身上的寒冷。



    所有人都没有话,就这么静静地向着皇宫外走去。刚结束的早朝带给他们的与其是震惊,倒不如是惊吓。



    在林江的卷宗到来之前,谁能够想到当年去林江赈灾的太子殿下,居然是被外族谋害的呢。而陛下的表情让他们仿佛回到了二十多年以前,得知太子亡故的那一天。也是同样的沉寂与恐怖。



    如今,从殿中的恐怖气氛中逃离,他们终于逐渐恢复了心神,太子殿下被害的真相与细节,已经被揭开。却仍旧还有一个未解之谜。



    就是外族为什么要这么做,洪甫实三人在朝堂上并没有提及,也就是,卷宗之上,并没有写明,这就意味着,王茂平没能从外族钉子或者张家人的嘴里逼问出真相。



    而事实上太子被害的原因,王茂平自然是知道的,不但他知道,巡抚苏溢诚,启元帝都知道。



    之所以没有在卷宗中写明,一来无论是张家还是吴昆年,他们都不知道原因,所以从他们的口中自然是问不出来的。



    二来,谋害太子的真凶如今仍旧隐藏在暗处。



    太子被外族谋害是因为发现边军与外族有所勾结,而被外族察觉,所以痛下杀,虽然是事实,也是能够解释得通的理由。



    但太子是怎么得到这个消息的呢,是去到林江赈灾以后得到的消息?而外族也恰好得到了消息,恰好做好了准备?这个逻辑上可以的通,但时间上,未免太仓促。



    所以就有可能让人怀疑,太子或许在京城就得到了消息。如果将原因明,就会打草惊蛇。



    而且,他王茂平又是怎么知道的呢?是没有证据的猜测,还是掌握着其他的消息?对于王茂平来,也是一种危险。



    最好的安排就是他在挫败外族阴谋后,无意之中发现了太子被害的真相。



    大臣们一个个默不作声的回到自己所在的衙门,然后开始坐在椅子上发呆,不,应该是思考。



    太子案带给他们的震撼太大,大到虽然已经接受了真相,但仍旧恍惚。太子被害的原因,他们没有什么头绪,那么王茂平呢。



    虽然卷宗上没有提及,但对方既然能够屡破大案,接连挫败外族的阴谋,那么,此人会不会有头绪呢。只可惜,如今人家在林江,不可能给他们答案。



    一想到王茂平,众人的牙根就开始隐隐作痛,这位竟然往朝堂上扔了一个如此让人震惊的消息,是丝毫不顾及他们能否承受啊!



    今天的早朝虽然坚持下来了,那么明天呢,以后呢?一想到陛下那阴冷的声音,以及落在身上,如芒在背的眼神。大臣们就感觉心有余悸。



    你立功也就罢了,怎么还把我们拉去受苦呢!大臣们在暗暗叫苦的同时,也不忘给予王茂平谴责,在给予谴责的同时,酸意又不自觉的散发了出来。



    这王茂平的身上还真是有不清道不明的运气。你他运气好吧,这知府当的比谁都惊险,可是每次不仅能逢凶化吉,还能转换成功劳。



    这次太子的事情,更加好像冥冥之中自有天意一般。外族用谋害太子殿下的方法,试图摧毁肇原府,解决王茂平,却最终让王茂平揭开了二十多年前的真相。



    而这个王茂平不仅是肇原知府,还是曾经的阜安知州。太子案揭开真相的那天,还下起了肇原府今年的第一场雨水,期间还有数声春雷,仿佛在给予应和。



    虽然可以是巧合,但是这种巧合的出现,本身就耐人寻味。上天似乎真的很偏爱那个王茂平!



    “爹,今天没有发生什么事情吗?”徐逸容看到他父亲的身影后,迫不及待的问出了口。



    



    如果之前的日子,大理寺中的气氛是压抑的话,那么今天都可以用诡异来形容。



    徐壤畴瞥了正在给他倒茶献殷勤的儿子一眼,随之叹了口气:“发生了。”



    “爹,是什么?



    “被你猜对了!”



    他猜对了?徐逸容回忆了一下,声音提高了不少:“真的是肇原知府又破了什么大案?”



    徐逸容兴奋之中,自然也就选择性的忽略了,他父亲那颇为复杂的神情。



    “那岂不是,我整理的探案集又可以填上新的内容了?”虽然还不知道是什么案子,但他敢肯定绝对是个大案。



    看着儿子脸上竟然还带着一丝天真,徐壤畴的神情变得更加复杂了一些:“就怕你没有胆量写啊!”



    徐逸容终于从王茂平迷弟的身份中脱离了出来,发现了他父亲的反常之处,递茶杯时,还不忘心翼翼打量着父亲的脸色:



    “爹,那案子很大吗?”



    “嗯”



    “啪!”



    徐壤畴看着自己喜爱的茶杯,落在了地上,不知道碎成了几瓣。



    不只是徐家如此,随着大臣们陆续散值,衙门中的诡异气氛,也正在向着一些人的家中扩散。



    皇宫之中,自然是早已收到了消息。



    “再去!”



    “是,娘娘!”



    宫人离开的脚步带着慌乱,一部分是因为,如今自家娘娘的脸色,一部分是因为,可能要面对的责罚。



    “陛下,钟泉宫的宫人来了!”



    “让她滚回去!”



    “是!”



    这已经是李贵妃今天第二次派人来送参汤了,和以往不同,今天的李贵妃算是碰了满鼻子灰。



    恐怕,消息明天就会传到后宫各处了。到时候,后宫中的一众嫔妃,想来肯定不会错过这难得幸灾乐祸的会。



    此时的启元帝静静坐在乾明宫中,砚台上化开的墨已经有变干的迹象,御案上的奏本,整齐的摆在一侧,能看的出来已经处理完成。



    不知过了多久,启元帝一直飘散的目光终于又重新汇聚在了一起,落在了御案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