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A+A-

    抵达目的地, 已经是大半个月以后的事情。

    不只是从东原府带过来的赈灾粮没了,从京城带过来的粮食也被掺合在其中用没了。

    这也就是, 无论是已经到了安置地的灾民,还是身上带着银票的太子一行, 都没有米下锅了。

    好在, 权贵的身份还是相当好用的, 落难至此,太子同平江府的肖知府暗地里举行了一场‘募捐’,面对的不只是江平府的世家大族, 还包括商户。

    不要银票, 也不要古董字画, 只要粮食,细粮、粗粮无所谓能吃就行。

    想让人家往外掏比银子都珍贵的粮食, 不拿出点儿东西来肯定是不行的,太子亲自允诺,这次募捐量最大的家族,将会获得朝廷颁发的忠义牌坊。

    其余参与募捐的家主,也会进行统一的奖励,名单会出现在朝廷的邸报上。

    若不是赶上接连两年的灾年, 绝对不会出现这样的奖励,尤其是忠义牌坊。

    魏时作为官员, 即便是初入仕途, 也知道想要获得一处牌坊有多难得, 最容易的牌坊应当就是进士牌坊了, 除此之外,官员想要获得忠义勇武的牌坊,必须要做出大贡献才可。

    开国至今,除了进士牌坊和贞节牌坊之外,朝廷所颁发的忠义勇武之牌坊,不过十多处而已,因募捐粮食而获得此牌坊,更是从未有过的事情。

    更让魏时惊讶的是,太子居然会拥有这样的权利,一国之储君,毕竟不是君,更何况太子尚且年轻,能开口允诺一处牌坊,哪怕极有可能是出发前圣上过的,也足够让人吃惊了。

    相比太子,同样在出行之列的大皇子,真的是没什么存在感,几乎所有的事情都是太子在拍板,更为年长的大皇子仿佛并没有拥有什么决策权,倒更像是负责保护太子的将军。

    这份不争和顺从,可以是让队伍少了很多麻烦,但作为旁观者,还是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兄弟阎墙,从来都不是少有的事情,普普通通的百姓之家,嫡亲的兄弟都能为了几间茅草屋、几亩薄田争的面红耳赤。

    像魏家,魏时同嫡出的弟弟是没过几分交道的,但立场天然就不同,母亲处处防备他,不也是为了弟,为了家中不多的产业和资源。

    皇家富有天下,只会更容易让人产生觊觎之心,魏时自觉倘若身在局中的话,恐怕也没办法像大皇子这般佛系,偌大的江山,很难不让人动心。

    不过作为不想着攀什么从龙之功的臣子,魏时虽然不解,但这样的局面更能够让他欢喜。

    不争不抢的大皇子,沉迷算学的三皇子,论长论贵,这两位最为出彩者真的是太过佛系了。

    虽跟这二位都在同一个衙门里呆过,但魏时对此了解并不是很多,反倒是太子,不过是出来办个差,几个月的功夫,他跟太子竟也能算得上是相熟了。

    一开始,只是太子频频安排他做事儿,还基本上都是‘露脸’的活儿,后来基于半袋牛肉干的交情,慢慢就演变成了一同用膳的交情。

    不得不,看着天潢贵胄跟自个儿吃一样的糙饭,魏时在心里头就平衡多了,本来嘛,好不容易熬到出了孝期,一整年的时间都没吃过荤腥了,结果顿顿糙米饭,还不如在孝期吃的好呢。

    再是同情灾民,也不影响魏时自个儿的口腹之欲。

    世家大族的底蕴还是要比商户足一些,列出来的名单里,前五名皆是当地的世家豪族,最多者捐赠了三万石粮食,虽里边细粮和糙粮都掺着呢,可依然不容觑。

    要知道贫瘠一些的县,一年的粮食产量都不到三万石,而粮食产量到三万石以上的县,最起码也得是个中等县了。

    拿出这些粮食来的,不过是当地的一个世家豪族罢了,旱灾能影响到的果然都只是贫苦的百姓,富裕之家依旧富裕。

    名单足足列了有三张纸,捐献最多者三万石,最少者八百石,林林总总加起来,竟达到了二十万石之多。

    魏时曾经在户部待过一年,主管的便是羊丰府清吏司,在没有大面积受灾的情况下,羊丰府一年所产的粮食也才就只有二十万石。

    当然了,羊丰府的粮食产量和税收一直都是排在尾巴上的,南方富庶一些的州城,财政收入都要超过羊丰府。

    忠义牌坊算是没白给,一个名头引来了一处粮仓,倒也算是互赢。

    “咱们路上带个百十石的粮食就够了,剩下的都留给这些流民,不过这么下去不是个法子,粮食发完了,这些人难道还要去乞讨、去零工吗?”

    用膳礼仪合乎典范的太子,并不讲究‘食不言寝不语’的规矩,这会儿拿着筷子,照样能同人聊天儿。

    跟在路上的膳食比起来,在平江府这边,提高了不止一个档次,有肉、有菜、有汤、有饭,而且总算不是大锅饭了,抄才更有味道。

    魏时也不知自个儿怎么就莫名其妙跟太子相熟了,表面上‘少年老成’,实则嫩壳子里装了一个老灵魂的魏时,跟同龄人其实是不太能够聊到一块儿去的,哪怕是刘钰和曹安,能够成为朋友,完全是因为三个人都不怎么重规矩,且都有着对美食的一腔热爱和赤忱。

    其他的方面,为人处事的态度,对各种事物的看法和见解,就完全是南辕北辙的两拨人了。

    太子应当是真正的少年老成,而且是一个极富有人格魅力的人,与之交往,哪怕身份上有着巨大的鸿沟,也仍让人觉得处处契合。

    很舒服,句有些大言不惭的话,真就如同找到了知己一般。

    魏时原本就不算怎么谨慎微,相熟之后,话也就更能放开一些了,太子敢问,他就敢答。

    “平江府的面积几乎是东原府的两倍还要多,人口却不及东原府,还有不少地方能够被开荒,整理出不少良田来,不如效仿去年治蝗虫的办法,把灾民安排去开荒,这次不发银钱了,改发粮食,灾民手里的粮食积累多了,可以自行找块地方去开荒,或者拿粮食跟官府换地。”

    勤劳饱肚,总比只伸着手讨饭要强。

    “不过,这些事儿肯定要交给当地的官府来办了,怎么着也得再花上几个月的功夫,而且哪块地方适合开荒,也都只有当地人才清楚。”魏时补充道。

    “确实是个法子,就是粮食的比例有些难以捏拿,有的人家劳动力多,可能要不了多长时间就能挣足口粮,等这些粮食都发完,银子和良田都有了,有的人家只剩下老弱妇孺了,压根儿就攒不下粮食来,等官府把粮食都发完了,这些人不还得要以乞讨为生。”

    太子揉了揉眉头,头一次出门办事,又是关系到十几万人生存的问题,总是想着要尽善尽美。

    魏时倒不觉得这是个问题,不管什么样的规则都有空子可钻,粮食的比例拿捏的再是精准,这些开荒的灾民也照样会分出三六九等来,而且是必须分出三六九等。

    否则的话,干不一样的活,拿一样的粮食,这又何尝公平。

    这些灾民在东原府的时候,家境也不都是一样的,可能有的人家坐拥十几亩粮田,有的人家只能四处零工,移居到平江府,又何必强求要一样的产业。

    魏时的大胆之处就在于,他是真敢把这些话捏碎了、揉开了给太子听,大概是皇权意识不够强烈,就好像他的诗作和杂文永远都没有灵气一样,这种需要潜移默化的东西,对于他这个‘老灵魂’而言,太难了。

    这种‘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态度,对太子来还是相当新奇的,早年间的先生和如今的太傅,在教导他的时候,很多话都是不敢的,很多事情也都不敢提。

    父皇确实是尽心尽力的在教他,作为一国之君,几乎是没什么可禁忌的话题,但父皇绝对是属于话不多的,‘点到为止’是父皇一贯的风格,倘若他不能体会其意,那就只能是跌个跟头、吃些苦头了。

    像魏大人这般,敢话,而且这般细致的,堂堂一国之储君,竟还是头一次遇到。

    更别作为同龄人,他跟魏大人的成长经历还是有些相像的。

    少年老成从来都不是天生的,他十七岁登上太子之位,魏大人则是在十七岁成为本朝第一个三.元及第的状元郎,从前的辛苦自不必多,站在人前的风光和辛酸,也少有人能够理解。

    这大概是他和魏大人,连为人处事的态度都颇为相仿的原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