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想再有个孩子, 这事儿只能是看缘分了,不过新的一年, 魏府确实是比之前热闹了。
二月初一也是魏远九岁的生辰, 而在二月初一的头一天,魏成带着夫人一块来了京城, 紧赶慢赶算是赶上了远哥儿的生辰。
魏时从衙门里回来才知道这事儿, 两位老人家也是刚到,一盏茶还没喝完呢。
在此之前他都没能收到大伯的信,压根儿就不知道这老两口过来了。
“魏达呢,他怎么没来?”依着大伯的性子,肯定会让他跟弟好好相处,再加上之前这几年一直都是大伯在教导弟,肯定不会因为要来到他这儿, 就把弟撇到一边去。
“他回老家参加县试了,时间上不好安排, 再了, 也是时候让二弟他们当父母的操操心了。”魏成笑道, 这事儿吧, 还真是赶巧了, 总不能耽误孩子考试。
反正日后山高水长, 兄弟俩见面的机会总是有的,都是好孩子, 都是魏家子弟, 上一辈人的恩怨, 不能影响到下一代人。
魏成一直都是一个把家族荣誉放在第一位的人,在第一眼看到航海伯府门匾的时候,就有些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了,等魏时把那封圣旨拿出来,老人家眼泪都落下来了。
“真没想到有生之年,老夫还能看到咱们魏家的人被封爵。”
早在这个侄子刚来柳州城的时候,他就知道这必然是魏家下一代的领头羊,就是没想到这领头羊能够冲的这么快、这么靠前。
简直就像做梦一样。
便是即刻就死去,他这把老骨头也没什么遗憾了。
两位老人家车马劳顿,魏时也不敢一直拉着这二位聊天。
好在,把邀请两位老人家过来住的信送出去没多久,夫人就已经把院落给安排好了,该准备的东西也都准备好了,这会儿虽然没能提前得到消息,可也不至于抓瞎,两位老人家连同带过来的下人,都已经准备好安置的地方了。
航海伯府是魏时大婚之后在西城买的院落,不光是大伯没有来过,大伯母也没瞧见过。
跟之前在东城的那处比起来,这座宅邸不光是位置更好,关键是面积也要大出来很多。
光是后花园就赶人家一处院子大了,里面除了花花草草和湖泊之外,还有好几个看起来稀奇古怪的东西,相当的占地方。
“这都是什么呀,是京城这几年才有的新鲜玩意儿吗?以前都没见到过。”钱氏饶有兴致的问道,关键是她就站在旁边瞧着,也看不出来到底是干什么用的。
“全是孩子的玩意儿,远哥儿的时候,夫君特意让工匠做的,在整个大靖朝都只此一家,别无分号。”
虽是孩子的玩意儿,可着是够吸引人的,这些东西有一个算一个,她也上去玩过。
“还真看不出来,时哥儿居然有这份耐心,光是把这些东西琢磨出来,就得花了不少时间吧。”钱氏感慨道。
老爷很多年前就夸这个侄子读书能够耐得住性子,日后必然是可以做大事儿的人。
现在看来,魏时不光是读书能够耐得住性子,琢磨这些事儿也很是能够耐得住性子。
如果钱氏只是单纯的感慨,那魏成想的事情就多了,与其花时间在这些玩物丧志的东西上,那还不如去做些别的事情呢,再了,魏远虽,可早就到了要认真读书的时候了,可不能因为这些东西移了性情,耽误了读书。
当着自家夫人和侄媳妇儿的面,魏成得给这个已经长大了的侄子留面儿,不过却是已经定主意,私底下要好好跟魏时念叨念叨这事儿,不能这么宠孩子。
大家长来了,影响也还是有的,魏时整日早出晚归,也就是晚膳的时候,能陪一陪家里人。
刘枫还是老样子,大伯和大伯母,毕竟不是公公婆婆,不需要去请安,她能表达孝心的地方也就是把府里的事情都安排好,听女先生书的时候,派人请一请大伯母。
白姨娘更是不必了,哪怕儿子成了一等伯,她也只是个姨娘,两边根本就不会往一块凑。
最受影响的居然是魏远,先是被考察学问,之后又把以往自己做过的诗、写过的文章、练过的字、画过的画拿给大爷爷看,最后成功又交了一位‘忘年交’。
魏家人骨子里就仿佛没有浪漫的情怀,无论是诗词,还是文章,都是偏务实那一卦的,跟华丽没什么关系,喜好也是如此。
魏远的作品也符合魏家人一脉相承的传统,跟华丽扯不上边,但又不属于完全的务实,真要用一个词儿来形容的话,那就是‘大气’。
很难让人相信,一个孩子的作品上有着磅礴的气势,气吞山河,整个的格局都是立足在一个高点上的。
简直不能再和魏成的胃口了,尤其这还是自家人,每一个字,每一笔,全都写到他心里去了。
魏家还没出过这么有灵气的人,如果他当年看中魏时是因为性格,那在魏远身上,他看中的就是这股与生俱来的灵气了。
魏家在改换门庭之后,或许还能出一位流传千古的大诗人、大画家、大书法家、大词人……一个可以被称之为全才的人物。
有后辈如此,当真是祖上冒了青烟。
魏家的祖坟上有没有冒青烟,谁也不知道,但是在朝廷即将要进行第二次出海的时候,江佑府那边倒是传过来两个喜讯。
一个是魏达已经通过了县试,而且排在了前二十名里头,算是比较靠前了,二是魏鹏考过了院试,成为一名秀才。
双喜临门,面对蒸蒸日上的家族,魏成可以精神头儿是十足的好,一点都不像是一个快要六十岁的人,还算要再做些贡献呢。
“远哥儿的学问早就够了,应该让他回老家考一考,正好老夫也能送他回去,在那边的饮食起居都归我们老两口来照顾,等考完了,我们再一块儿回来。”
既然学问已经够了,那就得下场,何必要蹉跎时间呢。
他要是能提早入官场几年,可能官位还能往上提一提,而不是像现在这样,致仕的时候,还卡在正五品的位置上,高不成低不就的。
远哥只有九岁,倘若回乡去参加县试,倒是没什么问题,可回老家一趟总不能只参加县试吧,不得一口气考到秀才的功名,那才值得回老家这么一趟,毕竟来回路上要花费的时间实在太多了。
另一方面远哥儿可是立志要‘败’他的,六元及第就代表了一次考试都不能失手,现在儿子还没这个水平。
左右已经有爵位保底了,也不必逼孩子逼得太紧,讲道理九岁的孩,能像远哥儿这么听话的已经很少见了,上辈子他九岁的时候,还在跟同学嬉笑闹呢,根本就不懂得上进为何物。
“还是再等一等吧,等有了十足的把握再。”魏时没多解释,孩子要面儿,梦想六元及第的事儿只有他们父子俩知道,连夫人都没告诉。
还要怎么解释呢,谁参加科举考试的时候敢自个儿有十足的把握。
这句话听起来就觉得极有意思,不难让人联想到对于头名的企图心。
不过年轻人嘛,就得这样,没有点意气风发,又怎么能称之为是年轻人。
魏成年少的时候也想过场场考头名,风流一时,名垂青史,可惜他没有那份天赋,也没有魏时的自律,努力了那么多年,也不过是个二甲进士。
如今看着子孙后辈都有上进心,作为‘大家长’,也没什么好遗憾的了。
“既然你们有规划,那就照着原来的规划来,老夫不能在这边待太久,一把老骨头了,别想着跟老.二似的回族学再发光发热,看看能不能再培养出几个好苗子来,咱们魏家子嗣单薄,就得放眼到整个族里头去。”
血缘,家族,从来都是最可靠的纽带。
魏时也明白这个道理,在喜欢搞株连的古代,不管愿意不愿意,血缘关系都决定了要承担彼此的风险和荣誉。
只不过,他还真是挺舍不得大伯和大伯母离开的。
“族学里边有父亲在呢,给孩子开蒙,举人的学识就已经绰绰有余了,再了族学里一共才有多少孩子,父亲一个人就能忙得过来,大伯还不如多在京城待几年,等远哥儿要回乡考试了,你们再一块走,然后一块回。”
想的还挺好。
“不必了,老夫这次就是过来看看,原本也没想着长住,就算不回族学,那也得趁着这把老骨头还有劲儿,多四处走走,达哥儿还,需要有人管着,鹏哥儿也是如此,以前做官的时候没时间,现在总算是致仕了,总不能放着两个孩子不管,还是得回老家去,等远哥儿也回去考试的时候,老家那边儿这么多人帮着照应,你们两口也能放心些。”
但凡是老.二能懂点事儿,他也不至于这么放心不下,可他这不是不信任老.二吗,不过老.二要是靠谱的话,也就没他这个大伯什么事儿了,魏时这孩子早就把老.二接过来了。
哪怕魏时心里头对大伯是极为亲近的,可做侄子跟做儿子还是不一样的,倘若他是大伯的儿子,这会儿不管是撒娇卖乖,还是耍赖皮,都可以不依不饶的让人留下来。
可是做侄子的,就不能这么做了,彼此之间的亲近跟父子还是不一样的。
二月份来的,走的时候避开了全年最热的七月份,八月中旬过完了中秋节才启程,满满算待了都不满七个月。
魏时一开始是挺忙的,不过等二皇子带队出海以后,航海司这边事情就没那么多了。
这次出海的队伍要比上次更加浩大,光是船只就增加了五十多艘,总人数高达一万九,带过去的货物自然也就更多了。
其中大部分都是朝廷采购的,只有极少数才是来源于个人,毕竟达官显贵也是要吃饭的,商业头脑不光是民间的商人才有。
魏时要是没凑这个热闹,一来是他上次已经捎带了货物,这回就不想这么显眼了,二来也是因为府里头实在是不差银钱,光是大靖朝的市场就已经忙不过来了。
当然了,这些发条玩具,运到海外去的价格要比在大靖朝更加昂贵,能贵出百十倍的差距来。
不过银钱太多了,也真就只是个数字而已,反正已经是花不完了,一部分拿出去置办产业,一部分放在家里头压箱底儿,日常生活里的花销,跟这两部分比起来,那真是杯水车薪。
越是手里头不差钱,魏时就越不想着琢磨什么钟表了,哪怕是到现在,他对理工科的东西也不怎么感兴趣,有这个时间,还不如多读读儿子的诗,多品一品儿子的画。
暂且不要老父亲的滤镜光环在这放着呢,儿子的诗作如今真成了这京城里的风潮,儿子也顺理成章的成了弄潮儿。
之前魏时乡试和会试的主考官,太子嫡亲的舅舅白大人,不单单是成了儿子的往年交,而且对方还一连写了好几首诗,就是为了称赞少年英才——魏远。
这事儿他不是在两个当事人那里得知的,而是同年纪风锦特意过来告诉他的。
都是同一届的进士,也一块儿参加过琼林宴,魏时作为当时的状元,其实并不怎么受这位主考官的喜爱,原因也就在于他的文采上,没有多少灵气。
纪风锦作为旁观者,也很是清楚这事儿。
实在的,同样作为在诗作上没有太多灵气的人,纪风锦虽然比魏时强了一点,但他也是很看不上白大人这样的喜好。
毕竟朝廷选拔官员,更多的还是看个人能力,而不是谁的诗更有灵气。
让纪风锦一直耿耿于怀的就是当年的第四名了,传胪到底是比不上探花郎。
倘若那一届的主考官不是白大人,可能他也就不会跟探花郎失之交臂了。
纵然有自己实力不济的缘故,可是碰上白大人做主考官,这运气也着实不怎么样。
如今,白大人也有为人折服的时候,而且还是一个只有九岁的孩子,凑巧的是,这孩还是当年文采没有多少灵气的状元郎的儿子。
风水轮流转,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多年前的白大人肯定没想过会有今日。
纪风锦倒也不是对白大人怀恨于心,只不过对探花郎这事耿耿于怀了这么多年,这会儿看热闹看得是相当起劲儿,还特意跑过来跟状元郎分享。
这位应当才是最为爽气的,老子的‘仇’,当儿子的给报了,既具有传奇性,又特别的痛快。
‘大仇得报’的魏时:……
多少年的事儿了,他早就已经记不太清楚了,更何况他跟白大人的文风不同,自个儿又的的确确在诗作上没有多少灵气,能够在白大人做主考官的情况下,接连考取解元、会元、状元,还真得感谢白大人没有以自己的喜好来作为考试评判的标准。
“这点儿事儿何至于记这么长时间,你好歹也是做父亲的人了,怎么还这么孩子气。”魏时有些哭笑不得的道。
纪风锦不光是一位儿女双全的父亲,而且比他还要年长几岁呢,会试和殿试感觉已经是很多年前的事情了,太过遥远。
就连他跟白大人那些过往,也都已经过去很久了。
他跟太子的关系虽然不错,但是还没有上升到要跟太子舅舅相处的程度,差事上,他辗转了好几个部门,可是从未去过翰林院,而且内容上跟翰林院也没有交叠的部分。
可以在入了仕途之后,他跟白大人几乎是没有交道的地方。
儿子在京城文圈这么有名气,白大人作为文化圈里的一块牌面,不可能没有关注过自家儿子,能够被自家儿子的文采所折服,也并非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自儿子成了京城里有名的神童之后,交友范围之广泛,魏时是已经开过眼界的,这事儿已经不足以让他惊讶了。
得,果然不是一个水平的。
纪风锦无奈的勾了勾唇,“还是修为不到家,比不得魏兄。”
相交这么多年,他对这人还真是挺佩服的,明明是一副不争不抢的寡淡性子,可是做事情却出奇的认真,运气更是十足的好,不然的话也不会在短短几年里就被封了爵,官职更是一升再升。
明明是同一年的进士,不过名次上有些差距而已,可到了仕途上,这份差距可就大了。
纪风锦一直都是旁人眼中的上进之人,也曾经被不少人私底下嘀咕过过于功利,这一点他确实也承认,能够把婚事一直坚持到自个儿高中进士,出发点本身就不纯粹,还不是想着水涨船高了之后,能够娶到家世更好的夫人。
他也的确得偿所愿了,没坑人、没害人,他不觉得功利一些有什么,无愧于心,无愧于天地。
魏时跟他一样,也是大多数人眼里的功利之人,在坊间的名声可不怎么样。
光是从这一点上,他们俩就是同一个阵营里的,更别提除了同窗关系和同年关系之外,他们还有着七拐八拐的亲戚关系。
自个儿嫡亲的妹妹嫁给了刘钰,魏时则是娶了刘钰嫡亲的姐姐。
这关系也算是亲厚了,毕竟他的友人不多,魏时的朋友也不是很多。
友人相聚,也不过是坐在一块喝喝茶、聊聊天,别看他们俩都是进士出身,而且一个状元,一个传胪,可都不是喜欢作诗写文章之人。
来也奇怪了,魏时这么一个不爱作诗写文章的,偏偏养出来了一个诗人,未来还极有可能是一个全才式的大家。
不定千年之后,魏时的名字能被更多的后人知道,还是沾了魏远的光呢。
考科举的时候,拼名次拼不过,入了仕途,官位又比不上人家,爵位就更不用提了,如今拼儿子,也只能是拼数量了。
在子嗣的数量上,同龄人里头,怕是都要比魏时强。
*******
二皇子一行出海的时间要比第一次出海短一些,魏时他们第一次用出海,是用了一年多一点的时间,二皇子则是用了九个月。
三月份出发,回来的时候刚好是十二月份,又是一年。
而在下一年里,朝廷安排了三次出海,甚至其中有两批时间上是有重复的,相当于上一批还没回来,下一批又派遣出去了。
航海司成立两年,不光是出海的次数越来越多,出海的阵势也越来越浩大,收获自然也是越来越多。
魏时这个航海司参议,也终于被挪位置了,期盼了那么多年,终于盼到了外放的这一天,而且还是他曾经去过的地方——平江府。
当年跟着太子出去赈灾的时候,就是把当初在东原府的灾民迁到了平江府。
他也算是在那里待了一段时间,可要熟悉还真算不上。
从四品的航海司参议,升为正四品的平江府知府,正四品的坎儿就这么轻轻松松迈过来了。
要知道,能够上朝的官员就卡在正四品上,在官员当中这差不多算是一条隐形的分界线,正四品及以上的官员,正四品以下的官员。
是大多数官员升迁路上的一道坎儿,当然了还有很多官员是遇不到这一道坎儿,连从四品都尚未达到,又谈何迈过这一道坎。
出海这一件事情,他总共参与了六年,其中亲自出海占了一年的时间,在这六年里头,他的官位从从五品升到现在的正四品,还得了一个正一品一等伯的爵位。
收获之丰厚,着实惹得一帮人眼红。
要知道除了魏时之外,在这件事情上升迁最快的就是魏时那位二舅兄了,可也不过是连升了两级而已,原本的正四品变成了如今的正三品。
官位上的阶品是比魏时要高,可文臣和武将压根就不是一个体系的,大靖朝虽然没有重文轻武的政策,可现实情况就已经决定了,武将的地位是比不上文臣的。
这样的晋升速度,魏时自己都有些心惊胆战,他知道自个儿做过什么,无论是提出出海的事情,还是有关于占城稻的事儿,都可以作为功绩,可是旁人不知道啊。
更重要的是,他只有二十七岁,二十七岁的正四品文官,这在大靖朝几百年的历史当中都是极为罕见的。
还好是被外放出去做官,如果真要继续留在京城的话,他还真怕这喧喧嚷嚷的热闹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