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1章 一战定乾坤!

A+A-

    “好,好啊!哈哈!”李二放下中八百里加急的战报,顿时龙颜大悦。



    “不愧是国泰,想法就是跟别人不一样,哈哈哈!”



    房玄龄和长孙无忌对视了一眼,彼此的好奇心都如同虫子挠痒痒一般。



    这俩也看过无数的战报,对于新罗之战的结果,他们也不怀疑。



    半年过去了,新罗一直没拿下,其实朝廷中倒是有一些其他的声音的。



    要不是李绩兵威之盛,再加上听新罗那边一直下雨,所以疑惑的声音都比较。



    当然,疑惑的点在于并非是胜败,而是“为什么还没拿下新罗”。



    现在大局已定,这本就是理所应当的事情,只不过,李丰田的名字出现在了战报中,而且貌似还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这才是二人心痒痒的点。



    李二看见二人:“你们也看看,国泰的想象力真的与众不同。”



    二人接过战报,然后迫不及待的看了起来。



    在这片土地的战争史上,水攻不是新鲜的战术。



    光是记载在史书中著名的水淹之战,就能数出好多个。



    如秦灭魏的水淹大梁、韩信的潍水之战水淹楚军、曹操的水淹邺城、关云长襄樊之战的水淹七军等。



    这是远的。



    即便是近的,本朝的,当年李二打刘黑闼的洺水之战,都用上了水攻。



    这还是截止到唐朝的。



    但是即便如此,二人看过简报之后,也是不由得拍案叫绝!



    历来的水淹战术,都有着一些先决条件,例如敌人本身就处于低洼地势,且附近有河的前提,才是实施水战的前提。



    但是像李丰田设计的这种,敌人处在高处,而且周边没有河的情况下进行水淹,任谁都想不到!



    即便这里面有天时——下雨,地利——城池背后是一片环形山的前提,但是,为什么只有他想到了?



    “好啊,”房玄龄看后,捋着胡子笑道:“国泰虽然不懂军事,但是这种想法的确是超出了常人的一些想法。嗯,应该,正是因为国泰不通军事,所以想起问题来,才能不被一些常识所拘泥,这才有了这次大捷。水漫釜山,几乎不费一兵一卒尽灭倭国九万大军,大势已定也。”



    “是啊,呵呵”长孙无忌看后,内心却是有些不爽。



    看来这李丰田,未来真的可能是一个心腹大患!



    长孙无忌下意识的紧捏着奏疏,指头都发白了。



    即便动作很,但是还是被房玄龄敏锐的捕捉到了。



    房玄龄内心叹了一口气。



    “之前朕得知新罗今年遭遇水灾,大雨连绵不断,朕甚至都做好了明年再战的准备,没想到,国泰化不利为有利,用谁都想不到的方法取得了大捷!可喜可贺啊!”



    李二也是真心的高兴。



    



    几乎零伤亡,才是李二最高兴的。



    现在大唐最缺的就是人。



    付出点财物粮食,那都不叫事。



    “陛下,新罗已定,那接下来应该怎么办?”



    长孙无忌问道。



    “嗯,经此一役,倭国几乎没有了外战资本,但是,经过新罗这次的事情,让朕也是意识到,倭国此国,凶暴残忍,表面平和,一旦你露出弱处,必会狠狠的撕裂你的血肉,如同一只狡猾的饿狼一般!有此等国在大唐身侧,早晚都是个心腹大患!所以,打蛇不死,必受其害,朕决定,继续乘胜追击,一举灭掉倭国!”



    啊?



    李二的这个决定,令房玄龄和长孙无忌都有些意外!



    在他们的理解中,这一次给倭国如此重的打击,差不多就是让他们称臣纳贡,再赔款就是了。



    但是,没想到,陛下竟然想直接灭掉倭国!



    房玄龄因为和李丰田走的比较近,所以率先反应过来。



    李丰田之前或多或少的表现出来对于倭国的仇视,那么陛下的这个决定,很有可能深受李丰田的影响。



    所以,房玄龄就闭嘴了。



    “陛下,此事,是不是再要商议一番?”



    房玄龄想通了,但是长孙无忌却是不清楚,于是便提出了疑问。



    当然,他并不是为了反对,而是基于现实的考虑。



    “陛下,倭国距离大唐很有距离,而且,最关键的是,想要征讨倭国,只能依靠海军。目前我大唐的海军在海岸边上进行破坏、袭扰是没有问题的,但是登陆作战,这些海军是否能像陆军这番能战?”



    “要么就是将陆军运送过去,但是,这个运送成本非常大,后勤压力巨大,而且,臣也了解过这倭国。此国四周环海,多山少地,而且贫瘠,不准哪天都有可能沉了。除了有金银矿之外,一无所有,而且,目前我们还控制着银矿。发大军征讨倭国,即便是胜利了,但是收益却是很啊。”



    长孙无忌的这番话,是很有道理的。



    他是从利益方面去考量的。



    用了这么多人,花了这么多钱,就为了那点贫瘠的土地?



    上面的人不光短时间内产出不了什么生意,还要倒搭粮食?



    合算吗?



    “嗯,辅考虑的也有道理。但是,朕想的是,朕征讨倭国,不是为了那点贫瘠的土地,而是为了彻底消除一个未来的隐患!”



    “这个民族狼子野心,知礼而无大义,而且,他们内心深处时刻惦记着我大唐的沃土!国泰曾经对朕过一句话,只有千日做贼的,哪有千日防贼的?此等对我大唐一直有觊觎之心的国家,不能留!现在我大唐国势强,他们尚且不敢怎么样,但是,你干保证未来不会有打盹的时候吗?新罗你们也看见了,在朕的眼皮子底下,都敢这么干!现在你还这不是一个潜在的威胁?”



    “所以,为了未来不会出现悲剧,必须要永绝后患,一战定乾坤!”



    “臣明白了!”长孙无忌见李二态度如此坚决,便不再反对了。



    “起草给前线,授给李丰田全权谈判权力,朕将条件和底线,列举给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