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二批:激化的党争
造成崇祯多疑猜忌、朝令夕改的原因,除了他自身性格问题外,还与当时明末党争激烈有关。在这个时期,朝廷内部各派系之间争斗不断,山头林立,关系错综复杂,这使得皇帝难以掌控全局。因此,在用人方面,他常常犹豫不决,反复无常;而在政策实施上,也缺乏连贯性和稳定性。
这种派系党争带来的后果非常严重,它让人们不再关注事情的是非曲直,而是仅仅以立场和门户来划分敌我。对于不属于自己阵营的人或事,无论其主张对国家和人民是否有益,都一概予以反对,并试图将之推翻重来。这样一来,整个朝廷陷入了混乱之中,无法形成统一的决策和行动,最终导致国家走向灭亡。
崇祯朝真可谓流年不利啊!先是大旱不断,紧接着瘟疫又爆发,让人们陷入了人相食、草木俱尽、土寇并起的困境。而朝廷却还得面对后金的威胁,两线作战的压力使得国家苦不堪言。每年的军费\"三饷\"开支竟然高达两千万两以上,这简直是天文数字!国家财政早已入不敷出,缺饷的情况也变得十分普遍。这就像是一把锋利的双刃剑,不仅削弱了明朝军队的战斗力,更引发了士兵们的不满情绪,时常导致明军内部出现骚乱和哗变。
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朝廷已经无力用双同时解决内忧外患。那么,朝廷若想生存下去,唯一的出路便是先与后金讲和,稳定双方关系,再转过头来全力解决帝国内部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恢复正常秩序,安定百姓。
可是当时的朝廷却是一番奇异的景象,在朝堂之上,大家可以畅所欲言,但唯独不能提及议和一事。因为他们坚决认为,绝对不能像南宋那样向蛮夷议和。一旦有人胆敢开口提议此事,那么他将立刻成为众矢之的,被众人视为秦桧二代,遭受无尽的口诛笔伐,从此再无立足之地。
内阁首辅杨嗣昌就曾提出过议和的建议,结果却被派遣到外地去剿灭尚处于流寇阶段的李自成与张献忠。
而兵部尚书陈新甲,原本是一个备受瞩目的人物,但却因为一件事情而陷入了绝境。他不心将议和之事泄露给了外界,这一行为引起了轩然大波。消息迅速传开,人们对他的信任瞬间崩塌。皇帝得知此事后,大为震怒。作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皇帝无法容忍这样的泄密事件发生。他认为陈新甲的行为严重违反了朝廷的密制度,损害了国家利益。于是,皇帝决定对陈新甲严惩不贷。最终,陈新甲被判处死刑,以警示其他人不得再犯类似的错误。
可处死陈新甲的理由却是擅自与清人议和。这个结局让人唏嘘不已,曾经风光无限的兵部尚书,因为一时疏忽而走上了不归路。
如此一来,明朝最后的活路就这样被彻底堵死了。面对这样的困境,崇祯皇帝感到无比绝望和无奈。他日夜操劳,心力交瘁,但仍然无法下定决心与后金议和。每一次想到要放弃祖宗的江山,他的心就像被撕裂一样痛苦不堪。然而,时间不等人,后金抓住这个会,加紧了对明朝的攻击。他们的军队如潮水般汹涌而来,明朝的防线摇摇欲坠。百姓们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官员们纷纷逃亡,整个国家陷入了一片混乱。
在这个关键时刻,一些有远见卓识的人开始意识到,如果再不采取行动,大明必将灭亡。他们暗中联络各方势力,试图劝崇祯皇帝改变主意。这些人深知,只有通过议和,才能争取到喘息的会,为明朝赢得一线生。然而,朝中的反对声音依旧强烈。那些自命清高、坚持所谓气节的大臣们,坚决反对议和。他们认为议和是一种耻辱,宁愿战死也不愿屈辱求和。这种固执己见的态度使得朝廷内部矛盾激化,进一步加剧了明朝的危。
满朝文武真的都是“亡国之臣”吗?整个朝堂都弥漫着一种无可救药的偏执氛围,谁要是敢提议和谈,谁就不会有好下场。为什么会这样呢?
其实,那些朝廷上的阁老、尚书、侍郎们未必不清楚真实的情况,他们也知道议和可能是目前最好的选择。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家国大义早已被个人利益和派系立场所绑架,他们必须让自己所在阵营的主张得以延续,只有这样才能保住自己的权势地位。即使明知自己的主张是错误的,他们也要在别人面前努力证明它是正确的。一旦他们的主张得不到认可,就很容易被政敌抓住把柄,从而陷入绝境。
这就是利益集团争权夺利内耗所带来的严重后果。他们总是把个人的利益放在首位,将家国大义抛到脑后。他们只关心自己的个人节,而忽略了国家和民族的大局。这种自私自利的行为最终导致了国家的灭亡。
万历皇帝站在宫殿的庭院里,仰头望着湛蓝的天空,脸上露出一丝无奈和疲惫。他的目光显得有些迷离,似乎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
在这个时刻,他不禁想起了自己在位时期的种种经历。明朝的党争问题在他的时代已经变得十分严重,而这一现象早在嘉靖年间便已初现端倪。当年,严嵩曾利用与蒙古人的议和事件,成功地陷害并处死了首辅夏言。
别崇祯朝了,万历深知自己作为皇帝,也曾与东林党展开过长达二十年的激烈斗争,但最终却以失败告终。他感到无比的沮丧和失落,因为他明白——经过数百年的发展,党争问题已经根深蒂固,难以轻易改变。这种积重难返的局面让大明王朝陷入了一条无法回头的死路。万历心中充满了忧虑和不安,他不知道未来的日子将会怎样,国家又该何去何从?
督师孙传庭肩负着剿灭闯王李自成的重任,但却面临着巨大的困境。他既没有足够的资金支持,也缺乏人力物力等必要资源。这些资源全都掌握在陕西当地的豪强士绅中,而这些人又与朝廷中的阁老尚书们勾结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利益集团。对于他们来,只要自己能够保住平安无事,就不在乎外面是否洪水滔天、民不聊生。这种局面让孙传庭感到无比愤慨,他深知这些人的自私自利行为给国家和百姓带来了多大的灾难。然而,面对如此强大的势力,孙传庭也只能无奈叹息。他明白要想改变现状并非易事,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时间来打破这个坚不可摧的利益链条。
而孙传庭最缺的就是时间,但他又能有什么办法呢?无论是崇祯皇帝还是满朝文武,甚至包括地方缙绅都在催着他赶紧出兵。
他们可不会管孙传庭到底有没有准备好,也不在乎孙传庭需要多少时间来训练士兵、筹集粮草和装备。
他们只知道孙传庭已经有了一支军队,就应该立刻出征去平定叛乱。面对这样的压力,孙传庭只能无奈地率领区区三万新兵主动进攻拥有数十万大军的李自成。
这一战的结果可想而知,孙传庭虽然英勇奋战,但终究无法抵挡敌人的强大攻势。最后,孙传庭战死沙场,明朝失去了最后的希望。这场悲剧不仅让人们感到惋惜,更让人对明朝末年的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深感痛心。
在这个世界里,已经不存在所谓的是非黑白了,只剩下了利益的争夺。在这种环境下,又有谁能让人相信呢?大多数人都不得不戴上虚伪的面具,着违背自己本心的话语。那些头脑不清醒的人,还在不停地着胡话;而那些正常的人,则选择沉默不语。这就是长久以来积累下来的弊端,难以改变,而且越往后就越难以回头。除非有一副强劲的药剂,否则很难让它重新焕发生。
然而,崇祯皇帝却缺乏足够的魄力与段来扭转这种局面,他只能像一个无助的孩子一样,被时代的洪流推着前进,茫然无措地随波逐流。每走一步都是那么艰难,每一次的决策都是那么犹豫。他知道自己无法改变这一切,但又不甘心就这样沉沦下去。于是,他只能默默地看着大明王朝逐渐走向衰败,心中充满了无尽的痛苦与无奈。
天幕之下,大明诸位皇帝再次陷入了沉默之中,仿佛整个世界都变得安静下来。而在这其中,万历四十六年的天空显得格外凝重,那片深邃的蓝色似乎承载着无尽的忧虑和不安。
在这个特殊的时刻,一个个人名被提及,这些名字犹如星辰般闪耀于历史的长河之中。孙传庭、陈新甲、杨嗣昌、孙承宗、卢象升等等
万历46年,他们或是已经成为朝廷中的重要官员,或是刚刚踏上仕途的年轻人。每个人的命运都如同一颗棋子,在这棋盘之上,他们将面临无数的挑战与考验。
此刻的大明王朝正处于风雨飘摇之际,内忧外患交织在一起,使得国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危。这些人肩负着拯救国家的重任,但面对如此复杂的局势,他们又该如何抉择?是坚持自己的信念,还是顺应时势?每一步决策都可能影响到国家的未来,甚至决定着大明王朝的生死存亡。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九日之后的那些大明朝臣们,必然会对他们之前的种种行径悔恨不已!在北京被围困的那惊心动魄的最后三日里,大明的群臣竟然做出了令人痛心疾首的抉择——他们无情地背弃了自己的君主,紧闭自家门户,更有甚者已摩拳擦掌,打算敞开城门去恭迎那位即将君临天下的新帝,其情状恰似二百余年前南京城中那帮建文臣子满心欢喜地迎接高举“靖难”大旗而来的燕王朱棣一般。
然而,今时今日与往昔有所不同,昔日不过是朱姓家族内部叔侄之间的权力纷争,而今却是改天换地、江山易主之变!可这帮愚蠢至极的大臣们却还天真地认为,无论何人登上皇位,都必定离不开他们这群所谓的能臣干吏,他们依旧能够作威作福、享尽荣华富贵。
故而,当身处绝境、四面楚歌的崇祯皇帝心急如焚地敲响召集众臣的大钟之际,竟无一人挺身而出响应圣召;
当崇祯无奈之下派遣宦官四处寻觅贤臣良将之时,那些平日里满口忠义的大臣们却毫不犹豫地关闭了自家府门,仿佛要将这世间的一切责任与道义统统拒之门外
当崇祯皇帝满心焦虑地派遣亲信之人,将自己那三个宝贵的儿子送往皇后父亲周国丈的府邸时,他或许从未想过,即便是这位与皇室关系最为紧密的亲人,竟然也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拒绝。也许,在那个风云变幻的时刻,周国丈已经做好了万全的打算,甚至可能准备好了将自己的第二个女儿献给即将登上皇位的新君——李自成。
时间来到3月20日,也就是崇祯皇帝在煤山自缢身亡后的次日清晨。京城内的局势已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些昔日里高高在上、不可一世的王公大臣们,此刻却像是一群惊慌失措的绵羊,纷纷排队向新皇帝李自成表达忠心,并殷切期望着能得到一官半职,以保全他们那堆积如山的丰厚家产。
然而,面对这群曾经让自己望尘莫及的达官显贵、科举出身的权势人物,原本如草芥般卑微的闯王及其部下们彻底震惊了。尽管他们一直以来都被视为叛逆之徒,背负着“贼寇”的骂名长达十余年之久,但在内心深处,他们依然坚守着最起码的忠孝仁义之道。
如今看到皇帝孤独地悬梁自尽,身旁仅有一名忠诚的太监相随陪葬,这种场景深深地刺痛了李自成以及他身边的大将刘宗敏和牛金星的心。刹那间,他们心中原有的自卑感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对这群毫无廉耻之心的高官权贵们的极度鄙夷
“一群混账东西!朕之大明辛辛苦苦供养文士已达二百余年之久,怎会培育出如此厚颜无耻之辈啊!”朱元璋站在那犹如苍穹般辽阔的天幕之前,怒发冲冠,声嘶力竭地痛斥着。
而与他一同破口大骂之人,还有坐镇北平的燕王朱棣。
不仅如此,来自各个不同时空国度的帝王们也纷纷加入到这场愤怒的谴责之中,其中包括明宣宗朱瞻基、嘉靖皇帝、万历皇帝等等。
突然之间,一声震耳欲聋的怒喝从明宣宗所在的时空中传来:“你们这群无父无君、背主负义的卑鄙之徒!”众人纷纷循声望去,只见竟然是身为明宣宗太子的朱祁镇站在那浩瀚无垠的天幕之下破口大骂,很明显,此刻的他尚未意识到自己接下来将会有多么糟糕的表现。
朱祁镇继续毫不留情地痛斥着:“想想看,我大明朝廷一直以来都对你们这些文官予以高度重视,赐予你们至高无上的权力与无尚的荣耀,可你们却是用这样的方式来报答朝廷吗?”一时间,众多大臣们皆吓得胆战心惊,一个个紧闭双唇,不敢发出半点声音。
万历皇帝愈发恼怒,怒不可遏地咆哮道:“来人啊!等会儿但凡在这天幕之上显现出任何一个不忠不义之人,统统给朕拉出去斩首示众!”
就在这时,那位刚刚唯一被开幕给点了名、先前还因自己的女儿成为末代皇后并跟随崇祯一同殉国而自认为这是一种无上荣光的周国丈,此时此刻仍未察觉到危险的降临。然而,侍卫们没有丝毫犹豫,迅速上前,一把将他拖拽了下去。
周国丈惊恐万分,只能不停地高呼:“陛下饶命啊!”但是却根本不敢为自己辩解半句——毕竟如今的他年龄未满三十,而他的女儿也不过才十几岁而已。
然而,万历却丝毫没有动摇之意,因为他心里非常清楚,如果不能对这些人采取果断且严厉的段,那么大明王朝迟早将会葬送在他们的里。此时此刻,那些稍微计算了一番时间,发现极有可能会亲眼目睹二十五年后大明走向灭亡的臣子们,内心早已充满了恐惧和不安,他们战战兢兢地祈祷着,希望待会儿天幕之中不要出现自己的姓名。
毫无疑问,还有数之不尽的臣子们纷纷破口大骂那些投靠贼寇的大臣们。这些臣子们都有一个显着的共同点:要么就是深深地明白自己很难活到大明彻底崩溃的那一天,因此坚信自己绝对不会成为那帮卑躬屈膝、向敌人投降之人中的一份子;要么就如同之前那天幕所提到过的那样,比如像孙传庭、卢象升、袁崇焕等等这样的忠义勇士,由于这场天幕的实时直播,幸运地被万历皇帝发掘出来,并且获得了晋升官职的殊荣。
曾几何时,李自成所统领的那支浩浩荡荡的农民大军也曾成功地攻克了诸如洛阳、襄阳以及西安之类至关重要的坚城要隘。然而,令人诧异的是,在此期间,主动归降者寥寥无几,即便偶有投诚之人,亦多为武职将领,又或是身份地位至多不过举人的失意官吏,抑或长久以来备受冷落、难以施展抱负之辈。
对于李自成而言,朝廷命官就应有这样的风骨气节,甚至他还做好了,如同李世民那样,宁肯让那些前朝臣子们痛骂,还大方的赦免他们的预案。毕竟,在此前,每当李自成的农民军经过苦战夺取一座城池之际,对于那些声名远扬且拼死抵抗到底的地方官员们,他反倒常常会下留情,予以宽容。
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北平,他居然见到了这样一批人——那些身居高位、权势熏天的大人物们——他们的所作所为,实在是远远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
国库里竟然空荡荡得如同荒野一般,甚至连老鼠都会被活活饿死。可是,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每一份由大臣们呈上的礼单,其价值动辄高达数万两白银
那位曾因遭受奸人诬陷,无奈之下投身于农民军的前任举人——如今新上任的大顺朝丞相牛金星,他的府邸门前更是被一群持黄金、白银和珍贵古玩的明朝臣子们围得水泄不通。
望着眼前这些昔日自己只能仰望、高攀不上的人物,牛金星的脸上充满了鄙夷之色。他转头对身旁的另一员大将刘宗敏道:“谁北京城没有钱财?只要去这些大臣家中搜查一番,还不是应有尽有?”
刘宗敏听闻此言后,不住地点头,表示认同:“想当初咱们攻打洛阳城成功之后,举办福禄宴,单单从福王朱常洵那儿搜刮出来的银两,就多达数百万之巨啊!依我看呐,这座偌大的北京城,其价值恐怕起码相当于数十个福王的财富总和吧?”罢,他眼中闪过一丝贪婪与兴奋之色。
紧接着,一声令下,北京城内顿时陷入一片混乱之中。原本繁华热闹的大街巷,瞬间变成了强盗肆虐之地。昔日那些高高在上、养尊处优的王公贵族们,如今却成了被掠夺的对象。他们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家中的金银财宝、古玩字画、甚至美女被洗劫一空,心中充满了绝望和恐惧,却又无可奈何。
而那些平日里受尽欺压的百姓们,则趁加入到这场疯狂的抢夺行动中来。他们或许并非出于贪婪之心,更多的是对这些权贵阶层长期以来的不满与愤恨的一种宣泄。一时间,整个北京城都沉浸在混乱与喧嚣之中,哭声、喊声、叫骂声此起彼伏,交织成一首悲壮的交响曲。
对于曾经的公卿们来,这无疑是一场噩梦般的浩劫。他们怎么也想不到,自己有朝一日会落得如此下场。曾经的荣华富贵如同过眼云烟一般消散无踪,留下的只有无尽的痛苦和悔恨。此刻,他们终于体会到了什么叫做亡国之臣。但一切都已经太晚了,他们只能默默地承受着这一切,祈祷着这场灾难能够早日结束
同时天幕上有字幕解释“福?宴”——
福王朱常洵被封为藩王后前往洛阳,便开始肆无忌惮地四处霸占土地,将百姓们赖以生存的田地强行据为己有。不仅如此,他还变本加厉地搜刮民众的财富,使得当地人民苦不堪言,他自己则过着极其奢侈豪华的生活。
时值明朝末年,河南遭遇了一场严重的旱灾,庄稼颗粒无收,无数百姓面临饥饿和死亡的威胁。然而,令人痛心疾首的是,朱常洵宁愿看着满仓的粮食发霉腐烂,也不肯拿出一粒米来救济那些嗷嗷待哺的饥民。
当李自成率领着数十万气势汹汹的农民军逐渐向洛阳逼近时,福王依旧不知悔改,守着堆积如山的金银财宝,却连守城官兵的温饱都置之不顾。最终,城池被攻破,这位体态臃肿、重达二三百斤的福王由于行动不便,根本无法逃脱,只能乖乖落入起义军之。
面对着这个体重惊人的福王,李自成心中充满了愤恨和鄙夷。他下令让人将福王用水仔细清洗干净,再用锋利的工具剔除他的毛发,拔掉他的指甲。做完这一切之后,李自成又派人从福王的后花园里捉来了几头鹿,把福王和这些鹿一同扔进一口巨大的锅中炖煮,这场残酷而荒诞的盛宴因此得名“福禄宴”。
在那遥远的万历四十六年时空,时光仿佛凝固在了这一刻。原本还信誓旦旦地叫嚷着绝不做亡国之君的福王朱常洵,此刻正呆呆地伫立在洛阳的福王府内,宛如一个痴傻之人,满脸都是茫然和无措。
他仰望着头顶上方的天幕,似乎想要从那里寻找到答案。然而,传入耳中的却是一连串陌生而又令人心悸的词汇:“福?宴”、“几百万两银子”以及“几十个福王”。这些词语如同魔咒一般,在他脑海中不断盘旋回响,让他感到一阵天旋地转。
朱常洵瞪大了眼睛,试图理解这些话语背后所隐藏的深意。可是,任凭他如何绞尽脑汁,也无法参透其中的奥妙。他只觉得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恐惧,仿佛有一只无形的大正在将他拖向无底的深渊。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