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留发不留头
明朝覆灭之后,明末清初时期的大思想家顾炎武在他所着的日知录中,首次提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个具有深远影响的理念。
在顾炎武的眼中,明朝被李自成推翻仅仅意味着一个王朝的终结,这是帝王将相和文武百官的责任,与普通百姓并无直接关联。然而,当清兵入关时,这已经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政权更迭,而是涉及到整个华夏文明的生死存亡,每一个人的利益都紧密相连,此时,无论是谁都肩负着无法逃避的责任。
顾炎武进一步阐述道:“存在亡国和亡天下之分。那么如何区分亡国和亡天下呢?答案是:如果只是改变姓氏和国号,那只能称之为亡国;但如果道德仁义荡然无存,甚至出现弱肉强食、人相残杀的情况,那就可以是亡天下了。”
每当王朝更替之际,那些本应挺身而出、为王朝献身的人应当是“肉食者”,即享受朝廷俸禄之人,换句话,便是所谓的公职人员。他们领取国家的薪酬,理应为王朝效力。然而对于普通百姓而言,亡国与否并无太大差异。只不过是更换一个统治者,成为另一王朝的臣民罢了。
当社会秩序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时候,人们往往会忽略对国家和民族的守护。然而,一旦出现某些人以仁义之名行杀戮、吃人之事,或者生活方式面临被改变、文化文明遭受威胁的情况,那么每一个华夏子民都有责任挺身而出,坚决扞卫国家和民族的尊严与利益。
历史上,清朝的入关被顾炎武视为“亡天下”的重要标志,而这一观点的形成正是始于清廷豫亲王多铎攻占南京并强行推行剃发令之时。
从夏商周一直到明末,历经数千年的漫长岁月,华夏这个词汇的含义和内涵也发生了很多变化。对于“华夏”一词,有多种不同的解释,但其中最为着名、被广泛接受的一种解释来自唐代经学家孔颖达。他认为:“夏者,大也。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
从古至今,汉人都非常注重头发的保养和修饰。他们通常将头发梳成各种发型,并使用发簪、发夹等饰品来装饰自己的头部。汉人相信,头发是身体的一部分,与身体的健康息息相关,因此要保持头发的清洁和整洁。
同时,汉人也认为头发是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不同的发型和发饰可以显示出一个人的社会地位和职业。然而,最关键的一点是,汉人认为头发是受之于父母的,必须珍惜爱护,不得轻易剪去或损伤。这种观念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视为孝道的表现,强调子女对父母的尊重和感恩之情。
这种观念深入人心,甚至影响到了政治领域。例如,曹操曾经因为马匹受惊践踏了麦田,违反了自己制定的不许践踏农田的军令,于是决定以割发代首来惩罚自己。这件事表明,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头发被视为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特殊的象征意义。
总之,汉人对头发的重视程度反映了他们对自身身体的珍视以及对孝道观念的坚守。这种传统观念在中国历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成为了中华文化的一部分。
而汉人,尤其是汉人贵族官僚的服饰更有讲究——交领、右衽,通常不用扣子,而是用绳带系结,给人以洒脱飘逸的印象。其基本形制包括深衣、襦裙、袍衫、袄裤等。发展到了明代,男子一律蓄发挽髻,着宽松衣,穿长统袜、浅面鞋。
相反,长年居住在山海关以外建立满清的女真人正相反,其服鉓以瘦削的马蹄袖箭衣、紧袜、深统靴为主。
如果服饰两个民族虽然有差距,但还不大的话,那么头发却有天仰之别。满清的头发被明朝人称为金钱鼠尾发辫,即脑袋上的头发都要削去,只在头顶留一点点,梳成一根辫子。
在入关之前,早在清太祖努而哈赤时期,就已经强令被俘的辽东军民改成了这种装束,但入关之时,由于多尔兖是打着为崇祯报仇的旗号进来的,当时他们并没有信心能够真正留在北京,所以并没有这种强制命令,包括引清军入关的吴三桂数万关宁军仍然保留着原来的头发与服装。
虽然早在前一年,就曾经有前明官员为了向满清征服者表示忠心,主动带着自己家人剃发易服,以示效忠,并且上书请求改变发冠制度。然而,这一行为当时并没有被刚入关的满清统治者接受。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局势的变化,清朝逐渐稳固了自己的统治地位。顺治二年(645年)五月,清兵进入南京,弘光帝朱由崧被俘,自认为已经消灭了明朝势力的豫亲王多铎开始在南方全面推行剃发易服政策,以加强对汉族地区的控制和同化。
而六月初五,摄政王多尔衮颁发了“剃发令”,规定京城内外限十日,直隶及各省地方以布文到日亦限十日,尽令剃发。同时,还颁布了“易服令”,要求官民俱依满式,不许异同。宣称: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第二轮的剃发令与孙之獬有着直接的关系。孙之獬乃是天启年间的进士,他在清军入关之后,竟然举家投降了清朝,企图在这个新的政权中谋取高位。他甚至向摄政王多尔衮进言要推行剃发易服的政策。
在明末时期,有大量的官员投降了清朝,但他们对外常常宣称是借助清军来攻打李自成,以恢复明朝的江山,从而掩盖自己的投降行为。这些贰臣们多少还心存愧疚,进入清廷后少有那些助纣为虐的人。
然而,孙之獬却是出于个人的私欲,妄图消灭汉族人三千年来的传统服饰和发型,他的卑鄙无耻程度可以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即使是以引导清军入关而闻名于世的吴三桂,也没有带领数万关宁军剃发易服,反而曾经当面劝多尔衮废除剃发令。
孙之獬这种数典忘祖的行径,让汉人对他恨之入骨,巴不得将他碎尸万段、挫骨扬灰。
尽管明朝的文武官员们长期沉浸于官场之中,政治的阴险狡诈已将他们的志向消磨得近乎麻木,但汉人的血气和骨气依然深厚。与那些在官场中变得软弱无力的人不同,普通百姓坚决不肯放弃祖宗的尊严,拒绝接受这种精神上的“阉割”。从南方到北方,全国各地都爆发了大规模的抗争运动。
其中,在孙之獬的故乡山东,谢迁领导着山东的军民发起了一场反对满清剃发令的大起义。顺治四年六月,谢迁成功攻占淄川。破城之际,孙之獬一家上下男女老幼百口被愤怒的淄川民众一并抓获并献给义军。老百姓们压抑已久的屈辱和愤怒在这一刻爆发出来,他们将所有的怒火都倾泻在了孙之獬这个罪魁祸首身上。
根据淄川县志中的记载,孙之獬本人被五花大绑达十多天之久,他的头皮上被戮满了细洞,人们争相用猪毛粘附其上,称之为\"种发\"。这种残忍的惩罚方式不仅让孙之獬遭受了极大的痛苦,更是对他的一种羞辱和谴责。
孙之獬被擒杀的消息迅速传遍了整个中原大地,汉人无不为之拍称快。这个曾经背叛国家、谄媚异族的汉奸终于得到了应有的下场,这也令天下汉人为之大喜,明末清初顾炎武在得知此消息后激动得热泪盈眶,甚至开始载歌载舞以表达内心的喜悦之情。
然而,讽刺的是,尽管孙之獬为清朝效力,但当他死后,朝廷却没有给予他任何的旌表和抚恤。因为此时的清廷已经逐渐接受了汉人儒家的思想观念,对于那些反复无常、背叛旧主的人深恶痛绝。所以,即使孙之獬曾为清朝而死,他仍然遭到了满清朝廷的唾弃和遗弃。
*****
“完了,完了!这以后科举之路算是彻底断了啊”山东某地,孙之獬满脸绝望地瘫坐在地上,嘴里喃喃自语着。他怎么也想不通,为何命运如此捉弄人?明明是二十多年后的事情,却偏偏要在这个时候被揭发出来。如今,他不仅官当不成了,甚至连做人的资格都没有了。
“不行,我不能就这么坐以待毙。”孙之獬咬咬牙,暗自下定决心。他知道,留在大明已经没有任何前途可言,只有另寻出路才能有一线生。于是,他决定改名换姓,以全新的身份重新开始生活。同时,他也打算离开大明,寻找一个新的地方落脚。思来想去,他最终决定前往辽东,投奔后金。虽然那里环境艰苦,但至少还有会重新开始。带着一丝希望和决心,孙之獬踏上了前往辽东的路途。
******
“此子鼠目寸光,毫无气节,为求荣华富贵,不惜背祖弃宗,实乃国家之耻,民族之羞!”洪武大帝朱元璋愤怒地道,他的声音如雷贯耳,震得整个宫殿都似乎在颤抖。
朱元璋还有他下这些文武官员可是在元朝统治下的四等人,遭受过蒙古人的压迫和歧视,他们深知被人轻视的痛苦和无奈。然而就是这样,元朝的统治者蒙古人也没有发展到强令汉人改变自己头发与服饰的地步。如今,孙之獬竟然自愿剃发易服,向满人投降,这让他们感到无比的愤怒和耻辱。
*****
“这个孙之獬看来还没有考中进士,大家要注意一下,可不能让这样的无耻人与我们为伍。”一个万历四十四年进士、新任翰林皱着眉头,语气严肃地开口道。他的眼神中充满了警惕和厌恶。周围的翰林们纷纷点头表示赞同,他们对孙之獬的行为感到愤慨和不屑。
而另一个翰林则用鄙夷的眼神看着远处的钱谦益,冷笑一声道:“哼,不是已经有一位水太冷、头皮痒了吗?恐怕没了孙之獬,还有钱之獬”他的话语中带着深深的讽刺意味,已经就差指着钱谦益的鼻子骂他是一个趋炎附势、不知廉耻的人。其他人也纷纷附和,对钱谦益投去轻蔑的目光。
钱谦益站在远处,感受到众人的目光和议论,脸色变得十分难看。他心中暗自咒骂,但又无可奈何。他知道自己的未来的表现已经引起了众人的反感,但现在万历皇帝还没有发话,现在甚至连上奏章弹劾自己的人都没有,似乎他从前那些同僚生怕污染了自己的纸笔一般。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