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32章 二郎,好看吗?

A+A-

    与此同时,正在愣神的李世民,只觉得腰间一痛。



    他下意识地望向身侧,便见长孙皇后正微微蹙眉,目光含嗔带怨地看着他,那眼神中既有几分薄怒,又带着些许无奈。



    “二郎,好看吗?”



    长孙皇后凑到李世民跟前,压低声音问道:



    “要不要,本宫命尚衣局仿照此等样式,做几套类似的衣裙出来?”



    李世民闻言,眼前一亮,随即瞬间回神。他轻咳一声,一本正经地扯谎道:



    “观音婢,你误会了。”



    “朕只是以审慎的目光,细细端详这些衣裙之形制与纹饰,考量其是否牵涉礼仪之雅正,有无悖逆我大唐风俗之纯良。”



    言语间,李世民不动声色地牵起长孙皇后的柔荑,拉着她继续朝前走。



    长孙皇后闻言,不置可否。她峨眉微挑,柔声问道:



    “那陛下最终的结论是什么?”



    李世民感受到长孙皇后那似笑非笑的目光,不由地轻咳一声,语气愈发郑重:



    “此等衣裙虽别具匠心,但若论及礼仪之雅正,尚需斟酌。不过”



    他略作停顿,目光在那些女子身上一扫而过。



    “倒是颇能展现女子的端庄,又不失灵动之美。”



    李世民的话音刚落,李渊便忍不住翻了个白眼,鄙夷道:



    “虚伪!”



    李世民:“”



    落后李世民半步的李孝恭,眼观鼻,鼻观心,假装什么也没听到。



    几人后的一众美妇人们,却饶有兴致盯着迎宾女子身上的旗袍,纷纷交头接耳,评头论足。



    至于长乐公主等一众未经人事的娘子,则是羞红了脸,低头窃窃私语。



    她们虽出身富贵,见惯了各种的华服丽饰,却从未见过如此大胆又别致的装束。



    尤其是,旗袍开衩处若隐若现的腿线条,让她们既感到新奇,又忍不住心生几分向往。



    临海大长公主瞥了一眼,正在与河间王妃低声交谈的萧嫦曦。



    见她神色如常,李婉容的眼眸微微闪烁。



    李婉容扯了扯长乐公主的衣袖,声问道:



    “丽质,这套衣裙,你之前在秦府可曾见有人穿过?”



    长乐公主微微蹙眉,摇头道:



    “未曾见过。”



    与此同时,人群中姜洛苡也凑到杨梓君身侧,问出了与临海大长公主同样的问题。



    杨梓君闻言,警惕地瞥了一眼姜洛苡,反问道:



    “姜家姐姐,为何有此一问?难道,你也想要一套?”



    姜洛苡妩媚一笑,颔首道:



    “是啊!这套衣裙很漂亮!我很喜欢!”



    另一边,李世民干咳一声,岔开话题道:



    “对了,堂兄,之前忘记问了,为何只有你和嫂夫人在门口迎接?”



    “那个臭子呢?”



    李孝恭闻言,微微一愣,连忙解释道:



    “一刻钟前,卢国公夫人和琅琊侯夫人携家眷来此,他此时正在后院,陪她们叙话呢!”



    李世民闻言,微微颔首,沉吟片刻,缓缓道:



    “对了,那西厢记什么时候开始?在哪里观看?”



    李孝恭闻言,连忙道:



    “西厢记要等到申时才开始。”



    “在此之前,陛下和皇后娘娘请先移步后院歇息。”



    



    这时,一旁的杜氏,适时开口,解释道:



    “启禀陛下、皇后娘娘,那华清池乃是仿照骊山汤泉精心打造。”



    “池水皆从骊山温泉水脉引渡而来,经由马车运送至此,终年恒温不冷,清澈见底。”



    “池畔设有竹帘纱帐,四周遍植奇花异草,香气氤氲,别有一番雅致。”



    李渊闻言,眉梢微扬,抚须笑道:



    “哦?竟有如此妙处!朕倒要看看,这百花会所是否真能媲美骊山行宫的景致。”



    罢,他转头看向身旁的张贤妃,压低声音问道:



    “不如我们先去歇息片刻?”



    张贤妃羞赧一笑,螓首低垂道:



    “一切听凭阿郎安排便是。”



    李世民眸光微动,询问了一下华清池的具体情况,得知里面分为大大数个汤池后,立马打消了寻找秦明的念头,同样决定亲自前往华清池,一探究竟。



    萧嫦曦得知了李世民一家的打算后,轻移莲步,向长孙皇后微微一福,语气温婉道:



    “陛下、皇后娘娘,郎君对我等另有安排,先行告退。”



    言罢,萧嫦曦转身领着秦府众人,径直朝二楼中间独属于秦家的雅间走去。



    另一边,在百花会所后院,牡丹院阁楼一楼的正厅内。



    秦明正给卢国公夫人崔氏和琅琊侯夫人裴氏,讲述前日收到的有关吐谷浑的情报。



    崔氏与裴氏神情专注,时而蹙眉沉思,时而交换一下眼神。



    少顷,秦明拎起茶壶,给两人续上茶水,缓缓道:



    “目前我收到的消息就这么多。”



    裴氏得知吐谷浑都城已被攻破,战事基本结束后,不由地松了一口气,喃喃道:



    “好,好,阿郎没事就好。”



    反观一旁的崔氏,则是眉头紧皱。



    她看了一眼左右,见裴蒹葭和崔有容正带着几个孩子在偏厅玩耍,身子微微前倾,压低声音问道:



    “明哥儿,婶婶今日前来,有一事想要问你。你那句‘不破且末终不还’中提到的且末城,到底在何处?”



    “你程伯伯是不是带着处默他们两兄弟去了那里?为何,都过去这么多天了,他们连一句口信都没命人送回来?”



    秦明望着崔氏那饱含忧虑的眼神,心中微微一叹。



    他放下茶壶,双交叠于膝上,神色沉稳而笃定。



    “婶母且宽心,程伯父与两位兄长皆是久经沙场之人,绝不会轻易涉险。至于且末城”



    秦明顿了顿,目光微垂。



    “则是位于吐谷浑腹地,距离长安路途遥远,消息传递本就迟缓,加之军情密,他们未及时送信回来也是情理之中。”



    崔氏听罢,眉间的忧虑却并未消散。



    她凝视着秦明,语气中带着几分无奈和焦急。



    “话虽如此,可这日子一天天过去,他们却杳无音信,总归让人悬心。”



    “若真如你所言,战事已近尾声,为何连一封平安信都未曾传来?婶母担心他们”



    她到这里,声音渐低,似是不愿继续往下。



    裴氏见状,连忙安抚道:



    “姐姐莫要多虑,贤侄既无碍,那便定然无事。”



    “况且,处默他们跟随的是程将军,又有大军为倚仗。”



    “如今,没有消息就是最好的消息。”



    秦明眸光微闪,想了想道:



    “婶母,放心,临行前,侄不仅赠了程伯伯他们每人一副内甲,而且还将银甲军的甲胄借给了他们。”



    “程伯伯他们有此双重保障,定可凯旋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