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7章 鸡鸣寺

A+A-

    十狗领着孙山四人慢慢地走在金陵的街道上。

    一边走一边欣赏的金陵的烟火气。

    十狗是土著,世代居住在金陵,同样世代都是码头上的扛夫。

    太爷是扛夫,阿爷是扛夫,阿爹是扛夫,阿娘是扛夫的女儿,连大姑姑也嫁给扛夫。

    这跟孙家村差不多,世世代代都是耕田,娶的也是耕田人家的闺女,嫁的也是耕田人家的子。

    孙山能跳出耕田之家,是偶然,也难怪孙家村那么沸腾和激动。

    十狗能识字,完全是因为他家目前只有他一个男娃子,其他都是女娃子,所以全家挤一挤,就能供他读书。

    希望他读书出来能在码头谋个管事,跳出扛夫的命运。

    孙山摸了摸十狗的脑袋,笑着问:“十狗,你给我讲一讲,金陵人家是怎样过年的?我是从广南来的,不知道你们是怎样过年的。”

    十狗好奇地问:“举人老爷,广南是在哪里?”

    桂哥儿笑着:“很远很远的地方,需要坐船,需要爬山才到呢。十狗,要是有会,你到广南,我带你去玩。”

    听到玩,十狗可高兴了,兴奋地:“桂哥,好啊,你带我去玩,我也想到处玩。不过要等我长大才行,我还要上堂呢。阿爷交了束脩,可贵了,可要在学堂好好读书呢。”

    孙大力拍了拍十狗的肩膀,鼓励地:“十狗,好孩子。你可要好好读书。我们家的举人老爷从就认真读书,才考上举人,你要是好好读书,也一定能成为举人老爷。”

    其实十狗的学堂跟郑童生的学堂大差不大,都是附近穷苦人家的孩子过来读,目的也不是为了进科场,而是识几个字,将来好找工作。

    十狗阿爷虽然盼望十狗能成为状元郎,那也只是盼望,现实哪里敢肖想。

    长大能找到一份工,养家糊口就好了。

    十狗虽然出生在金陵,但抗风险能力或许比孙家村的子还不如,农民最起码还有地,而十狗家,除了祖传下来的几间房子,什么也没有。

    他们也必须每天去干活,才能勉强地活下去。

    十狗一边走一边给孙山介绍沿路的风景,有些得准,有些得不准,嘴巴倒是得快活。

    还给孙山介绍他们一家是怎样过年的。

    蒸馒头、磨豆腐、炒瓜子花生、做麦芽糖、烀猪头、祭祖、敬土地、接灶、开市、迎财神、爬城墙等等林林总总,跟孙家村的大差不差。

    或许最大差别就是吃食上。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菜式口味自然天差地别。

    孙山听得也起劲,能了解一番金陵的习俗也不错。

    孙山笑着问:“十狗,你家的馒头蒸得好吃吗?”

    孙家村就不会做馒头,所以到了金陵,孙山很少吃馒头包子,还是米饭米粥最得他的心。

    到蒸馒头,十狗眼睛亮起来,点头:“举人老爷,我阿娘蒸的馒头可好吃了,又大又白,吃了还想吃。”

    顿了顿,侧着脸看着孙山:“举人老爷,你想吃吗?我回家给你拿馒头吃。”

    孙山乐了,倒是一个大方的好子,笑着:“我不吃了。我们那边不兴吃馒头,我们喜欢吃大白米饭。”

    孙定南也笑着:“是哩,十狗,我们可不会做馒头,我们都是煮米饭吃的。”

    十狗想不明白,大白面馒头那么好吃,为什么举人老爷不喜欢吃?

    听阿爷,富贵人家顿顿吃大白面馒头,举人老爷肯定是富贵人家,为什么不吃呢?

    当阿爷阿奶、阿爹阿娘、二叔三叔看到大力叔和桂哥送来的年礼,眼睛都亮了。

    听到他们住在秦淮河的锦绣坊更带上敬畏。

    二婶悄悄地锦绣坊那边住的都是贵人,他们没人带着可不敢过去。

    十狗走入锦绣坊,只觉得街道很干净,房屋很威严,等走入举人老爷住的房子,又另一种感觉。

    他看到举人老爷穿着锦衣,躺在躺椅上,握着书,一眼看过去就像举人老爷,像饱读诗书的读书人。

    举人老爷的家不算大,但也比他们家大。

    举人老爷的家非常漂亮。的院子种满不少花草,连大缸都种上腊梅,还闻到花香。

    举人老爷的院子还挖了一个池子,里面竟然养着几条不同颜色的鱼。

    十狗觉得举人老爷就是举人老爷,家里的摆设跟他见过的完全不一样。

    让十狗受宠若惊的是举人老爷非常和善,话温温吞吞,总带着笑,即使笑得不好看,十狗也觉得非常难得。

    当然最让十狗欢喜的是举人老爷给他喂糕点,喂糖果,他可没遇到过这么好的举人老爷呢。

    孙山完全不知道十狗想什么,走累了就停下来吃茶,吃完茶了便继续走。

    别看十狗只有0岁,但对金陵的熟悉度可为深了,从哪条路走,从哪个转弯拐,都一清二楚。

    孙山四人由十狗带路,终于来到了鸡鸣寺。

    dvdt-fye=

    "ge

    "re=

    "er

    "=

    "tre

    "gr-d=

    "

    "gr=

    "tt:

    3-redg-gnfqnvel

    vel--r

    24e62e32de35055fffe34054tlv-5rknn-gejeg?rk3=0246922&p;-ere=25939906&p;-gntre=z0vdn9y3fjbefnp0%3d

    "wdt=

    "9

    "egt=

    "65

    "lt=

    "

    "

    =

    "trede

    "gr-d=

    "

    "

    dvdvdt-fye=

    "ge

    "re=

    "er

    "=

    "tre

    "gr-d=

    "2

    "gr=

    "tt:

    3-redg-gnfqnvel

    vel--r

    9fdf29ee424ff256fd90tlv-5rknn-gejeg?rk3=0246922&p;-ere=25939906&p;-g53lvrbwdf50%3d

    "wdt=

    "640

    "egt=

    "426

    "lt=

    "

    "

    =

    "trede

    "gr-d=

    "2

    "南京第一古刹-

    dv上辈子孙山来过南京,不过是走马观花地跟着团队旅游。

    也曾到鸡鸣寺参观过,但他也只参观,不跪拜,不捐香油钱。

    此时此刻站在鸡鸣寺的门外,恍如隔世,有种不真实的感觉。

    孙大力和孙定南中拿着在外面买的香烛,找到祭拜的地方可以祭拜。

    桂哥儿喊着:“山哥,快给佛祖上香,让他保佑你以后顺顺利利,衰运走开。”

    别桂哥儿,连孙山也搞不清楚寺庙里供奉的哪尊佛。

    不过见佛就拜,这是孙家村的准则,拜一拜,总不会拜错。

    十狗也在一边拿着香拜,嘴里着:“佛祖保佑举人老爷霉运滚蛋,保佑举人老爷平平安安。”

    孙山倒是一乐了,看十狗的样子,没少到鸡鸣寺祭拜了。

    轻车熟路,应该从就混在老头老太婆堆里了。

    鸡鸣寺不要门票,捐赠香油钱也全靠自愿。

    孙山让桂哥儿捐了心意的2两。不过这也让十狗眼睛亮起来的。

    十狗脆生生地:“举人老爷,你捐的真多,我阿奶每次只捐5文钱。”

    孙山摸了摸十狗的脑袋,笑着:“心意虽轻,祈愿深重。不管多少,量力而为即可。十狗,你奶的心意佛祖已经收到,不会嫌少。”

    孙山表面得云淡风轻,其实内心在流血。

    他也想像十狗阿奶那样,只捐5文。

    只可惜身份摆在这,捐太少容易上“热搜”,他可不想见光死。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