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1章 杨木春

A+A-

    杨族老听到孙山要把属于虎鸣的田地交给族里保管,还把七成的收入归族里。



    也就是族里无端端多了不少粮食。



    这么着数的事,想也不想就答应了。



    杨大郎听到孙山把虎鸣的田地收入七成分给族里,只剩三成给他,气得吐血。



    杨大郎想提反对意见,可他没有理由提。



    这是虎鸣的家产,又不是他的。



    当初杨地主在世,把族老们请来,不仅一字一句地清楚,还白纸黑字地签字画押,怎么扯也没办法扯田地依旧归在自己上。



    何况孙山也没有做绝,还给三成收入,这是白白得的收入,再不赞同,恐怕别人都会他贪得无厌。



    杨大郎悄默默地打量着孙山。



    瘦瘦弱弱,一点也不伟岸,可穿上一身长衫,总有股不怒自威的能量。



    孙进士怪不得能考上进士,人称漳州府第一进士,果然聪明。



    这样的安排杨家宗亲满意,他也不得不满意。



    孙山又:“我这里还有一些免税的名额,如果你们愿意,可以把虎鸣的田地放到我这里。如果不愿意,也没关系。这事由杨族老你们决定。”



    如果虎鸣的田地免试,也就是种多少得多少,无论杨家宗亲那边也好,杨大郎也好,也只有收益。



    当然他们害怕孙山“土地兼并”,不愿意登记孙山名下也没关系。



    反正孙山的态度就是不会贪虎鸣的一分一毫,不会过问虎鸣的财产。



    杨族老肯定想把田地登记在孙山名下,这样他们的收成会更多。



    只不过得要矜持一下,于是到:“孙进士,虎鸣的田地这事等不登记,我们得回去好好商量。”



    孙山连连点头:“杨族老,应该的,你们商量好,直接找汪管家就好。”



    由于孙伯民大字不识一个,所以云姐儿的陪房汪管事在没有竞争对的情况下成为孙家老宅的管家。



    当然关于田税的事,还是村长作为主力帮忙盯着。



    十里八乡,也就村长有能耐让大家都听话。



    杨大郎想话,但又不知道什么,只好默默站在一边不吭声。



    此时此刻他根本没有拒绝的权利。



    孙山做的每一件事都合情合理合族法。



    虽然他家在杨家村家大业大,是杨家村的首富,可要在权利上,杨家村哪里会服他这个年轻人。



    要是杨地主在,还能服众。



    孙山笑着:“杨族老,虎鸣大伯,你们放心,虎鸣虽然是我的义子,但我会把他当亲生儿子培养,虎鸣留在我身边,一切花费都由我这边承担。要是虎鸣喜欢读书,有造化,我会一直供他读书,培养他成才。”



    杨族老连连到:“孙进士,我们相信你。虎鸣在你身边,将来肯定能成才。”



    转过身对着虎鸣:“虎鸣,你要乖乖听义父的话,好好读书,不要辜负义父对你的期望。”



    虎鸣应承道:“阿爷,我知道。我会好好读书,不辜负义父的期望,将来光宗耀祖,报答乡亲。”



    看着这么懂礼的杨族老满意地摸了摸胡子。



    孙家的确是厚道之人,虎鸣只不过在孙家生活了一年,还未被认为义子,就开始让他上学了。



    这上学的束缚不低,虎鸣能有会上学,已经很好命了。



    



    听闻虎鸣在孙家吃穿用度跟孙家人一样。



    不别的,就今天这一身绸布的长衫,已经看得出孙家对他的重视。



    哎,虎鸣年纪就能穿上绫罗绸缎,



    他这个杨家族老一辈子还有穿过呢。



    虎鸣这孩子,有大运道。



    杨大郎也连忙:“孙进士,虎鸣能留在你身边我们都很放心,以后虎鸣就多多拜托你了。”



    杨大郎眼神复杂地看了看虎鸣,这是自家弟弟唯一的血脉,如今找到一个好归宿,他应该高兴的。



    弟弟从就喜欢读书,如今虎鸣留在孙家村,只要能读就肯定有会读,这算完成弟弟的愿望。



    杨大郎想了想,等会回去还是早早把属于弟弟的那一份田地拿出来,交给族里。



    留在自己中,真害怕自己会忍不住贪掉。



    长痛不如短痛,还是早一点交出来好,这样自己的声誉也好听不少。



    孙山问杨大郎:“虎鸣是名,杨伯父有没有给虎鸣取大名?”



    这是明知故问,虎鸣有没有大名,一问虎鸣就知道了。



    也不知道什么缘故,虎鸣一直都没有取大名,也没有上族谱。



    为了以防后面的争吵,孙山趁着还在家里,所以干脆把所有的事情弄规范,不想留下“悬念”,不让后面扯皮。



    杨大郎摇了摇头:“虎鸣还没取大名。”



    或许杨家发生太多事情了,所以虎鸣的大名一直被耽搁。



    孙山含笑地:“杨族老,虎鸣大伯,不如由我这个义父取,可行?”



    行,怎么不行!



    就算孙山不是虎鸣的义父,凭“孙进士”这个身份,就算虎鸣有大名都可以改。



    一个进士老爷给取名,多少人求之不得。



    杨族老乐呵呵地:“义父也是父,虎鸣的名字当然由孙进士取。”



    孙山想了想:“不如叫木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希望虎鸣能凤凰涅槃、焕发新生。”



    杨族老和杨大郎根本听不懂孙山的什么,倒是最后那句“凤凰涅槃,焕发新生”听懂了。



    也就是让虎鸣忘记过去,重新开始,着眼未来,努力生活。



    杨族老奉承地:“孙进士,这名字起的好,杨木春,杨木春,以后虎鸣就叫杨木春了。”



    杨大郎也出来刷存在感:“虎鸣,以后你就叫杨木春,还不多谢孙进士赐名。”



    虎鸣立即下跪磕头:“义父,我以后就叫杨木春。”



    孙山给虎鸣取了大名,又跟杨家族老商量等过年了时,就给虎鸣上杨家族谱。



    孙山又补充道:“虎鸣身为我的义子,虽然不跟我姓孙,但我会视如己出。”



    杨族老和杨大郎听话,眼睛都定住了。



    孙山这举动比他们想象中的还看重虎鸣,这是做虎鸣强而有力的靠山。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虎鸣真是走大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