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1章 送礼

A+A-

    虎鸣接着低声:“义母,阿奶给的饭太多了,我吃不下,就分了一些给同窗吃。”



    孙山领会过苏氏装饭装得那一个实在,当初自己也吃不下,最后便宜了德哥儿。



    摸了摸虎鸣的脑袋:“好虎鸣,你要是吃不下,就不要吃,知道不?要是吃坏肚子,就要喝苦苦的药了。”



    随后又:“如果吃不下,你也要告诉阿奶,知道不?”



    跟虎鸣短暂的相处,大概知道这娃子的性子,活得谨慎,不敢不,不敢拒绝。害怕一拒绝,别人不高兴。



    孙山希望虎鸣能放开活,太拘谨会很累。不过这要慢慢来,不能拔苗助长。



    云姐儿也道:“虎鸣,你要是有什么不喜欢的,要出来。你不出来,别人不知道的,明白吗?”



    虎鸣眼睛怯怯地看了看孙山,又看了看云姐儿,最后鼓起勇气嗯了一声:“义父,义母,我知道了,明天我跟阿奶不要弄那么饭,我吃不完。”



    孙山欣慰地笑了笑:“好孩子,就应该这样。”



    转眼间就到年了,大家吃了一顿丰盛的年饭。



    一年最忙碌的那几天就要开始了。



    孙山,云姐儿这次从府城买了不少年货回来,也该时候送礼了。



    苏氏找上云姐儿问道:“笑笑她娘,送什么礼给什么人,你已经准备好了吧?”



    乡里乡亲送礼,苏氏自己能搞定,但送给一些富贵人家,苏氏就不知道该怎么送了。



    孙山高中又当官,身份不一样了,送礼也不一样了。



    这些天,不少陌生人上门来拜见孙山,还带上不少礼物。



    哎呀,苏氏看得眼睛发绿,恨不得把这些礼搬入仓库。



    只是苏氏害怕里面出现不该出现的东西,要是收了,会不会山子就有把柄呢?



    这些事好难,有些人看不得你好,故意陷害你也有。何况她家山子是官老爷,收礼和送礼都有一套规矩,不能行差踏错。



    苏大姑和何姑丈已经跟苏氏,孙伯民过:孙山当官了,要注意一言一行,收礼更要注意哪些能收,哪些不能收。万一有些人送来了些价值太高的礼,就会有行贿的嫌疑,这可是重罪。



    稍微有出错,孙山的官职不定被撸下来。



    孙伯民和苏氏不懂的就问孙山和云姐儿。



    毕竟现在家里不缺吃不缺喝,没必贪失大,得不偿失。



    这不,有些陌生人来送礼,苏氏就不懂怎么回礼了,便找上云姐儿了。



    云姐儿应了一声:“阿娘,已经弄好了,让汪管家给送过去。”



    孙山如今当官了,身份不一样了。很少亲力亲为去送礼的。



    除了像郑童生,洪秀才这种老师外,就连县丞,主薄也是安排下人去送。



    怎么孙山现在的官职也比他们大。



    要送礼,其实他们送过来更合适。



    只不过孙山想到自己要离开黄阳县,老家却在黄阳县,总会麻烦到衙门那边,所以先礼后兵,先跟他们交好,好让衙门那边不看憎面看佛面,照顾照顾孙家村。



    苏氏听到云姐儿已经准备好了,便不再理会了。



    



    家里的事交给儿媳算了,主要是她懂,自己不懂,免得出错丢了山子的脸。



    哎呀,想到这里,苏氏又郁闷了。



    这些事肯定婆婆做主了,怎么现在是儿媳做主呢?



    以前黄氏在前面,苏氏按照黄氏的做。好不容黄氏“退休”了,以为自己能上位,最后自己成为“退休”的那个,儿媳跑在前面了。



    苏氏抱着肥妹,越想越不得劲,看肥妹也不顺眼了。



    唠唠叨叨地:“哼,大胖丫头,你阿娘现在厉害了,跑在阿奶跟前。哼,娶个大家闺秀回来就是受气,当初就不应该娶高门。最好娶个身份差不多的。哎呀,你阿奶命苦啊,里外不得劲,两边都受气。”



    着着又回归最初的话题:“还有你啊,怎么就是大胖闺女,不是大胖子。丫头片子就丫头片子了,还整日吃那么多,刚磨好的米糊没几下就吃完。吃,吃,吃,就知道吃,你是个吃白饭了。”



    又想到家里还有一个吃白饭的,更不得劲了。



    抱怨道:“你阿爹命苦啊,养那么多吃白饭的。你们这些吃白饭的,吃得白白胖胖,你阿爹却累得又黑又瘦。哎呀,我的山子真辛苦。



    一天到晚忙活,忙来忙去,全给你们这些吃白饭的吃光光。哼,你,还有你那个义兄,长大后,得要好好孝顺阿爹,知道不?要是不孝顺,看阿奶怎么打死你们!”



    苏氏一边抱怨,一边想着怎么帮扶孙山。



    山子那么矮,担子太重,不定最后驼背。



    这时候,外面的孙二婶和孙三婶走进来。



    孙三婶笑呵呵地看了看苏氏怀里的肥妹,讨好地:“大嫂,你家的丫头,养得好。”



    哎呀,莫非富贵人家养出来的娃子就不一样?



    大嫂的孙女养得又白又胖,一看就好福气。



    哎呀,抱出去,村里人谁不一声肥妹可爱。



    看到就心痒痒,恨不得是自家的娃子。



    苏氏跟孙三婶没什么感情,淡淡地:“哦,找我什么事?”



    孙三婶也不介意苏氏的态度,有个进士儿子就是不一样,态度非常串都可以。



    孙三婶舔着脸:“这不,前两天不是笑笑的米糊快吃完了吗?我家的也吃完了,呵呵,今日有空,一起磨米糊。”



    孙二婶也道:“是啊,大嫂,你去不去磨,我家的也吃完了。”



    两个妯娌这么一问,苏氏就屁颠屁颠地跟着去做米糊了。



    心想着这次要做多些,家里大胖孙女很大吃,一个娃子顶三个娃子的份量。



    也幸好家里能赚钱,要是别人。



    哼,别米糊了,米汤有的吃就知足了。



    背在苏氏后背上的肥妹完全不知道阿奶的嫌弃。



    正乐呵呵地盯着阿奶发髻上的金发簪。



    伸去够,可短怎么也够不到。



    肥妹也不着急,一直够,相信自己总有一天能够着。



    老式米糊,时候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