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9章 鼓励王季钧好好读书

A+A-

    孙山之所以让王季钧上学,无非因为这种纨绔子弟,不上学去哪里?



    难道在城里遛狗逗鸟,惹事生非,给治安带来不确定因素吗?



    不仅王季钧要读书,稍微有点闲钱的人,孙山都会想办法赶他们去学堂。



    一来读书人,总会讲道理,碍于情面不好太顽劣。



    二来有钱人的成材率比较高,基础大,出材率就高。



    三来万一有纨绔子弟虽然人纨绔,脑瓜子还真能读书,增加点沅陆县的高中率也好。



    这样孙山在教化上取得好成绩,对他的官途也有帮助。



    孙山倒是想把全县的适龄娃子进行九年教育,只不过理想是美好的,现实却是残酷的。



    整个县只有500两的财政,怎么掰开也没办法让娃子去读书。



    于是孙山毫不吝啬地夸起王季钧,鼓励他好好进学。



    家长嘛,总喜欢听别人夸孩子。



    孙山这么夸,甭管王季钧读不读书,但王老太爷和王老爷听到后,心里总会高兴,也间接地示好。



    孙山深情地:“王老太爷,当初我刚上任,第一站就到县学。我跟你们实话,我这个人最重视读书人。王少爷不仅不笨,相反还很聪明。



    如果认真读书,不定像他哥那样读个出息出来。我跟王少爷非常有缘分,是我第一个见到和认识的沅陆人。



    短暂的相处,我就知道王少爷是个纯真质朴的好子,我不希望王少爷退学,我希望王少爷继续收拾书本,后知后勇,好好读书,将来不定大有出息。”



    孙山得那么情真意切,把王老太爷和王老爷感动得不要不要的。



    孙山得对,跟自家孩子还真有缘分。



    见到有缘分的人,难免多多教几句。



    特别孙山身为一方父母官,更希望管治下的百姓好。



    王老太爷和王老爷不由地佩服孙山看人真准。



    没错,他们家季钧就是这样淳朴至善的好孩子,除了读书不行,样样都行。



    刚才孙山自家孩子脑瓜子不笨,看来搏一搏,不定会像大郎那样搏个功名回来。



    王老太爷感动地:“大人,你对钧儿真好,你的肺腑之言,我们深深地感受到。”



    随后转过身对着王季钧:“钧儿,听到没有?大人都你聪明,脑瓜子不笨,就是不努力。我看你还是按照大人的那样,重新回学堂,好好苦读,将来不定我们王家又有读书人能考取功名了。”



    王老爷连连附和:“大人得对,才岁,不读书去哪里呢?等你的腿好了,就给我回学堂,好好苦读,争取考取功名。”



    孙大人得太对了,自家儿子一点也不笨,读书最适合了。



    之前就不支持钧儿退学,现在孙大人也不支持,那必须乖乖回学堂才行。



    王县丞搞不明孙山为什么让自家侄儿上学。



    要聪明,王县丞一点也不信,如果自家侄儿真聪明,从就表现出来,哪里用得着被夫子辞退。



    王县丞怎么也是在官场浸淫许久,孙山的话一个字都不信。



    但让自家侄儿回学堂读书这件事王县丞是赞成的。



    



    钧儿生性顽劣,做事不着调,与其让他在外面晃荡,还不如赶回学堂,让夫子约束一下性子,等年纪大些,不定变得成熟稳重。



    王县丞赞同地:“大人的建议非常好,钧儿还,本来就该在学堂读书。”



    王季钧傻眼了,怎么个个都让他回学堂读书的?



    孙山夸他聪明,他是高兴的,但不代表喜欢到学堂啊。



    读书简直不是人做得事,好不容易被夫子“炒鱿鱼”,他哪里会想再次回到学堂。



    正想拒绝时,猛然地对上孙山高高吊起的三角眼,不由地哆哆嗦嗦。



    只要见到孙山的双眼,王少爷就回忆起孙山砸土匪的狠劲,一想到孙山狠劲,王少爷整个人就不行了,害怕下一秒被孙山当做土匪砸。



    如果,是如果得罪孙山,会不会背地里被那个孙大力套麻袋,被孙山狠狠地砸死?



    王少爷可不想死。



    大好的人生摆在跟前,哪里舍得死。



    在沅陆县,只有王家得罪人,没有人敢得罪王家,吃香喝辣更是快乐。



    王少爷打算让阿爷阿爹多多赚钱,让大哥好好读取功名,自己在他们身后快活地过日子。



    为了保住命,王少爷只好硬着头皮,畏畏缩缩地:“大人,那个,那个我会好好读书,请,请你放心。”



    孙山满意地看了看王季钧,满意地点了点头:“孺子可教也!不错,不错。浪子回头金不换,好子,好好读书!”



    王老太爷和王老爷不由地相视一眼,想不到自家孩子竟然那么听孙山的话,让他读书就读书,太阳是从西边升起吗?



    王老太爷和王老人让王季钧读书,并不是征求他的意见,只是通知他而已。



    想不到王季钧也这么配合,竟然答应好好读书。



    怪哉也,怪哉也!



    王县丞也看不懂自家侄儿在搞什么东西,壶里卖什么药。



    疑惑地看了一眼王季钧,又看了一眼孙山,怎么感觉自家侄儿好似很听孙山的话?



    孙山和王老太爷几人东扯西扯,最后实在没什么话题扯了,王老爷一家人便提出告辞了。



    孙山看了一眼一堆礼物,温润如玉地笑着:“你们送的东西我就笑纳了,你们的一番心意,我不好拒绝。”



    顿了顿,继续:“往后阿钧好好读书,就不枉我救了他一命。”



    孙山一边深情地看着王季钧,一边拍他的肩膀,像极一个长辈鼓励辈的模样。



    王家人见孙山收下礼物,不由地长长松了一口气。



    收下礼物,代表有意交往。有意交往,代表有会和平相处。



    王家人要的就是得到这个信息,如今孙山传递出来,他们自然高兴了。



    王老太爷推了推王季钧,语气欢快地:“钧儿,听到没有?莫要辜负孙大人对你的期待。你的命是孙大人救回来的,得要好好报答孙大人的厚望,好好读书,知道不?”



    王季钧能什么?



    在一双双的眼睛注视下,只好硬着头皮地:“大人,阿爷,我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