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7章 农民晋升等级!
农业部花匠代表农会、农民也提出了农民的诉求,农民起的比鸡早,干的活比牛多,累死累活的可是没有晋升渠道。
“工人有福利待遇,可农民屁都没有,工人能够创造出财富,可今年大洪水过后,若是没有农民种出来的土豆,所有人都会饿肚子,饿死一帮子龟孙,怎么可能熬到南方稻米运来王城?”
这段话是农业部在报纸上放的劳骚大炮,顿时将所有人注意力吸引到农民身上,农民目前还是大秦主体人口,工人还要细分,像是钢铁厂工人、燃煤厂工人、器厂工人、纺织厂工人等等,只要再有新工厂诞生,就会有新工种、新的工人诞生。
可农民却没有这些划分,只能凭体力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苦干累干,一年干到头挣的却没有工人多,而且生活没有任何保障,福利待遇更是谈不上。
现在所有人都在变革之中,新的阶层都有代表自己的组织构,只是农民积攒财富的速度较慢,这让农会实力最弱,好在还有内务府不停不贴输血,否则连维持农会运转都成问题。
农业部提出问题,却没有解决问题的方法,把这个问题通过报纸报道出去,让全社会的大能人给农民出主意,
最后在汇集王城所有人的意见,制定了一个不上是好还是坏的农民晋升体制,这里有史以来第一次正视农民的巨大贡献作用,虽然历代都农民是立国之本,是一国的根基,可是从来没有人给农民设置晋升做官参政的通道,还是用国家力量进行保证。
报纸上的文人学者绞尽脑汁,才设计出农民的晋升渠道,让农民和工人一样享有向上晋级的道路,即使不能做官,参与国家治理,也能亨有国家的补贴和个人津贴。
让农民不至于老了干不动农活,就只能等死,成为家庭的累赘。
文人学者设想将农民分成三个大的等级,在三个等级中,再进行仔细划分。
第一级是初级农民,只要能连续两年内通过自己的劳作,能让农作物成功丰收,就可以向农会申请初级农民的资格证书。
而资格证书由民政部颁发,由帝国文档馆备案待查,有了初级农民证书,就可每月领取帝国颁发的津贴,钱相当于工人三分之一的工资,不能抵扣农业税。
等农民年纪大了,干不动农活时,还可以凭借着初级农民证书,去农场应募农业顾问和指导农技师。
这时年老的农民就有了工资,可以靠着工资养活自己一个人完全没有问题,再加上子女赡养完全可以活到老死。
第二级是中级农民,中级农民就需要识文断字,除了掌握种地这一基本天赋职能外,还要学会蒸汽械的操作使用和维护,要学会合理使用刚出现的化肥。
中级农民的要求要比初级农民高许多,要想晋级自然要付出代价,这样用实际利益激励农民向更高等级晋升。
第三级高级农民,这一级才是农民晋级旳顶点,要想成为高级农民,光会种地和操作蒸汽车可远远不够,高级农民就是农民中的农业学者,是专家。
不光是掌握前两级基本技能,还要能着书立传,把种植农作物的知识、经验总结下来,写成农书,传承后世。
高级农民的福利待遇比肩工匠里面的国匠,高级农民即使是不当官,也在生前一直享有帝国的供养。
这三级晋升休制被报纸刊登出后,又经行商的宣传,让所有农民得知道农业部新岀台的晋级律法。
农业部出台的晋升渠道不论好或不好农民都乐意,农民对农业部长花匠的支持度达到了全新的高度。
农民目前还没有想明白花匠为他们争取到了什么,只是感觉到头一次有帝国高官为他们农民,争取到了与其他人一样的优惠政策,光这一点就足以让农民对花匠当他们利益代表人深为满意。
只要农民满意,大秦内部矛盾就已经解决了一半,剩下的另一半人,再划分为商人、军人、工人,工人只占了三分之一,而罢工工人只占了工人总数的一部分。
虽然罢工工人反映的问题具有普遍性和代表性,好在内阁及时应对,没有让事态漫延和恶化,一场由上而下的变革就解决了大秦急速发展中的隐患,然后进行了自我调整。
这样政事堂每天都开会,讨论变革过程中又出现的问题,及时进行再调整,而政事堂为了表明不偏不倚的做事态度,才将政事堂的选址放在四部府区的中间位置的临安府区。
政事堂就选址在通往秦王宫的凯旋大道的起端,只为方便就近处理要去秦王宫喊冤的民众,把上访的民众先拦截下来,然后慢慢处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