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4章 亲人呐!
第544章亲人呐!
一炷香后,姑娘穿戴整齐的出现在王府前院。
京都来的仪仗大都停留在府外,进府来的只有两位公公和几名赤羽军。
此刻他们正在王爷的威压下瑟瑟发抖。
所以姜安出现的那一刻,他们就好像看见了亲人!
“县主!”亲人呐!
姜安后退半步,眼神有那么一点惊恐。
咱们认识吗,亲?
那位公公直接一个跪铲滑到姑娘面前,抱住她的腿。
“奴才是陛下身边的近侍,总跟在李公公身边的那个。”
“哦”不记得。
姜安抖抖腿,企图甩掉这个挂件。
她有些茫然,自己在京都的名声什么时候变得和蔼可亲了,怎么他们都不怕她了?
起这个,公公掬了一把泪,开始诉苦。
原是姑娘走了第二天开始,宋尚书和兵部那两位祖宗就跟疯了似的,追着工部的人咬啊!
在早朝上把工部上下告了个遍,还联合起言官一起告。
那几日的朝廷可谓是鸡飞狗跳、鸡犬不宁,鸡呃鸡
反正就是乱的很啊!
陛下的脾气是发了一通又一通,他们这些近身伺候的哪个不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随时就要没命啊。
听他这般,姜安圆眸是亮了又亮。
“停!”
她打断公公施法,招呼着正言赶紧去后厨让人炒一把边果拿来。
姑娘坐在她爹身边,一条腿支棱着,另一条腿晃悠晃悠。
这副样子实在是惊呆了正在抹眼泪的公公。
她这是把自己当成书的了??
“你接着吧。”
我嚓?
公公脸都憋红了,再一想如今京都的烂摊子。
拼了!
姜寂臣扫了眼姑娘没个正形的样子,也悠然品着茶。
看不见啊,看不见
“宋尚书他们是找来了自南边来的流民为证,告工部偷工减料、中饱私囊以致南地江水冲破堤坝,民不聊生。”
可作证的证人连宫门都没走到就在人来人往的大街上凭空消失。
光有画押的证词在,工部的人压根就不认。状告工部的证人是没有了,可工部上却有亲眼瞧见兵部左侍郎将流民带走的人证。
工部反咬一口宋尚书他们绑架流民,偏要江凌他们交出人来。
可人都消失了,他们去哪里找啊
就过了一天,第二日早朝时京都府尹那儿接到报案,是在城郊乱葬岗找到了人,是人还不如是尸体。
这些流民生前遭受虐待,全身的骨头都被敲碎了。
所幸当时有大将军府压着,不然江凌恐怕就要进刑部大牢。
气的江凌在早朝上发疯,直接将工部一人打成重伤,就连来拉架的他亲爹都被打成了乌眼。
可谓是乱的很啊!
陛下发了火,直接将朝上打人的江凌赶回府上,闭门思过。
定远侯府的公子也就是崔怀序,不知道怎么和宋慎谋划的,单人单马出了城。
往南地的方向去了
听定远侯夫人当时就背过气了。
陛下更是盛怒。
定远侯驻扎在南地边关,天知道二公子到底干嘛去了!
皇帝上的人质在眼皮子底下少了一个,不生气才怪。
宋尚书和言官什么都不肯放过工部的人,大大的罪名扯了一个又一个出来,偏是要闹到底。
公公掀起眼皮瞧了眼正呲牙乐的县主,低声补了一句,“证据不全,陛下无法降罪工部的人,言官已经自戕两人了。”
他们是以死谏在逼陛下。
可陛下向来是受人钳制的,就算如今丞相不在朝,这种情况也没好多少
他未离开京都的那些时日中,往后宫去的官员愈发多了。
陛下也只能在乘龙殿中无能狂怒。
这不,眼巴巴派人来请县主了
姜安面上的笑骤然落下,眼中有锐利划过。
“死的是谁。”她语气平静,回话的太监却是一抖。
“是是李大人和郭大人。”
李大人
姑娘再问,“刑部李尚书的弟弟?”
“正是。”
公公话落,厅中一片寂静。
姜安的攥紧了几边缘,生扣下来一块木屑。
姑娘从来都很骄傲
她骄傲的料定便是京都闹翻了天,宋慎三人也不会有任何的性命之忧。
他们三人背后皆有父母亲人,有的是人为他们兜底。
就算崔怀序独身一人闯南地又如何?
别忘了,他爹驻守南地边关,于他而言去南地犹如鱼入水中!
可言官
她没有算到算尽。
他们本不必为那位根本算不上帝王的帝王浪费自己的生命!
便是谏言台上再无一人,他们的陛下也还是那么懦弱无能!
“嘭”的一声,是怒极的姜安将茶盏砸落在地。
她起身,揪住那太监衣领,质问道:“谁去找的言官!”
南商公主还是宋慎,又或是什么其他人
为什么找他们!
他们不过是一群只会耍嘴皮子的文官!
太监被暴怒的县主吓到嘴都在抖,带着哭腔回道:“没人找啊”
“言官本就是为谏言而生啊!”
他们毕生的荣耀都在死谏那一刻,都在史书上留名那一刻!
姜安顿感指尖无力,是啊她早就知道的不是吗。
姑娘重新坐回到椅子上,眼神幽幽。
最近,好像一直都有人在死去
“我知道了,你们走吧。”姑娘语气带着疲累,不是很想再听了。
公公瞪大眼睛,往前爬了几步,“县主县主,你不能不管啊!”
姜寂臣蹙眉,给了观砚一个眼神,让他将人堵了嘴拖下去。
“我滚!”
姜安圆眸泛红,像是头凶兽般盯着太监。
又是一个茶盏飞过去,正中太监的脑袋,一时间血花呲出,扬在姑娘的裙摆。
王爷中只剩下个茶盏盖子,默默收到袖中。
观砚刚迈出的脚立马收了回来,充当隐形人。
他们没见过姑娘这般生气
一时间所有人都不敢作声。
王府的人已经暗中卷好了袖子,就等着一声令下将这群惹了姐不开心的东西打一顿扔出府去!
谁都没有在意过,他们是陛下派来的人,代表着陛下的脸面。
只有京都来的人熟练的把自己团成一团,看上去已经经历不少次了。
“陛下下旨让本县主年后回京,如今期限未到,姜安自然是不敢抗旨。”
“诸位要么在北地等到年后,要么滚回京都,年后再来。”
“你们觉得如何?”
如何?
他们能如何啊!
太监瘫倒在地,成了一滩烂泥。
若是他们两空空回京,难逃一死。如今之计就只能先在北地安置下,多来王府晃悠晃悠。
希望年后回京时他们这些人还能全须全尾的走。
阿弥陀佛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