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7章 认亲?(两章合一章)

A+A-

    第55章认亲?(2章合一章)

    就连长公主和太后的神情都凝滞半刻。

    整个大殿死一样的寂静

    姜安就好像没感觉到一样,嘴叭叭淬了毒一般,“不过我瞧着长公主家这位公子长得倒是和您不像。”

    姑娘仔细端详了一番,再次肯定,“真的不像。”

    端坐在长公主身边的少年郎低垂下头,面色惨白一片。

    他这副鹌鹑样子,姜安怎么也不相信长公主会将夺皇位这种事情交到他上。

    就在姑娘目光审视时,长公主轻飘飘扫了一眼姑娘,勾起唇角笑道:“确实与本宫不像,但倒是很像他父亲。”

    “起来,这孩子与县主还有几分亲戚关系在呢。”

    她的搭在少年郎肩头,目光慈爱,“本宫瞧着他倒是与县主有几分相像呢。”

    “呵”姜安冷笑,姜安不屑。

    什么狗东西都敢和她攀扯了!

    是她最近脾气太好了吗?

    “长公主慎言!”

    同为公主,同是天家勋贵,南商公主可不怕她。

    她目光逼人,气场全开,“县主是我南商皇室子弟,你身边的少年郎是东离人,二者又怎能相提并论!”

    “长公主怕不是吃酒吃醉了吧!”

    姑娘抱着爪,疯狂点脑袋瓜,“就是就是!”

    瞧瞧她这人得志、有人撑腰的嘴脸,啧啧啧

    江凌以遮脸,没眼看没眼看。

    大将军白了儿子一眼,怼道:“想当初你在早朝上揍人的时候,提起你老子来比她现在可讨打多了!”

    “谁不能相提并论?”长公主永远唇角带笑,似乎一切都在她的掌控之中。

    “他的父亲是已故的雍王,当年本宫与雍王两情相悦,奈何两国起战,这才不得不生生分离。”

    “再之后更是生离死别”

    提起从前的爱人,东离长公主险些落泪。

    美人心伤,我见犹怜,总是惹人怜惜的。

    当然,如果这个瓜没有这么炸裂的话!

    不明真相的各国师团和南商百官皆震惊于雍王居然与东离长公主还有一段往事。

    可与姑娘从一起长大的祈善渊和星桑则是醍醐灌顶。

    多年来,为什么东离长公主一直纠缠北地不放,为什么两次南地之行,他们都会被东离的人埋伏

    还有,姜安真的与长公主有几分相像。

    特别是姑娘瞧着你笑起来时,眉目间那抹惊艳之色骗不得人,做不了假。

    祈善渊思绪混乱之际,失打翻了边酒杯。

    他睫毛轻颤

    如果姑娘与长公主有割舍不开的关系,当年与长公主有情的雍王

    是当年差点成了太子的雍王。

    那姜安才是雍王之后,才是南商境内最有资格坐上皇位的人!

    电光石火间,他与星桑同时抬头,去看高位之上坐着的人。

    不出所料,全是猜忌和杀

    李星桑转而看向姑娘,眼中有心疼。

    他向来心思细腻,理智之下是掩饰不住的愤怒。

    如果一切如他们所想,那现在对姑娘咄咄逼人甚至数次将她逼上死路的是她的母亲,亲生母亲。

    现在她还将一个冒牌货就这么堂而皇之的带到姜安身边,对着那个赝品将姑娘从未得到过的母爱全给了他!

    这世间当真是有如此丑陋之人!

    什么倾国倾城的美人,分明就是披着美人皮的蛇蝎!

    细如蚊声的碎裂声响起,祈善渊搁在膝盖上的心晕出血色,染了官袍。

    “大人”他身边倒酒的宫女低声轻呼。

    “无碍,莫声张。”祈善渊松了,掌心的酒杯瓷片掉落。

    他语气平稳,好像方才的失态压根就不存在一般。

    不同于他们二人的心疼,殿中旁人却是生了不一样的心思。

    特别是对当年事情一清二楚的老臣们,看向姜安和东离长公主的眼神都变了。

    当年大战,姜寂臣中兵马不少,若是顽抗拼上最后的兵卒和生命,南商与东离只会两败俱伤。

    届时他们在与东离谈判,便会有更多的底气!

    两国停战不,作为不是起战一方的南商不定还能得些赔付。

    这些都是当年京都朝堂中大臣们商量出来的。

    他们准备牺牲在外奋战的将士和荒芜的北地,来保全皇室和京都的富贵生活。

    可事态并没有按照他们想的那般发展

    外忧尚在,先皇又突然病重,本来雍王不在京都,只要先皇一死,身为嫡长子的大皇子也就是现在的陛下便能名正言顺登基称帝。

    可偏偏先皇送出宫一份圣诏,一份立当年雍王为太子的圣诏。

    送诏的队伍半路被拦,圣诏丢失

    谢家忧心中有军队的姜寂臣护卫兄长杀来京都讨皇位,便联合世家将先皇送圣诏一事瞒下,消息困在京都传不出去。

    便是这样谢家犹觉不够,联系了敌国长公主,以布防图为诱想要杀雍王。

    只要他死,一切都会烟消云散!

    可毒还没下,雍王却先一步死了

    姜安神情莫名,不上生气,反倒觉得悲凉。

    恐怕此间天下,除了他父亲和北地军中老人儿以外,没有人知道为什么雍王会突然在前线暴毙。

    他受够了战争,受够了每天都有人死去,承受不住母亲的期待也承受不住天下这重担。

    他以为他能打破四大国相互制衡的僵局,可亲临战场后姜屿川才发现战争太残酷。

    他是个善良、温柔甚至懦弱的人

    他不是那个国师口中的明君,就连身侧爱人是人是鬼他都看不出、瞧不透。

    万念俱灰之下,只能以身入局

    以他之死来平息一切。

    战前主帅身死,他们追随的未来君主死去,这仗肯定是不会再打了。

    东离本是起战一方,有其他两大国坐镇,南商并不会损失太多,总比拼尽最后一兵一卒要好。

    而且没有了他,谢家可以扶持傀儡称帝,母亲也不用再斗了,甚至他还想放弟弟自由。

    他留下那棵公孙树,希望弟弟以后远离京都,子孙绕膝乘乐

    显然他成功了。

    原本两国战前僵持的僵局因为他的死有了松动。

    姜寂臣趁敌军懈怠之时带兵直挑敌军大营,为南商赢了些谈判的资本,战事到此结束。

    京都中,先帝薨逝,皇长子登基。虽皇室受制于世家,但也好过太妃、太后两相争斗,让本就破败不堪的南商再受重创。

    至于她爹

    也立下不再离开北地半步的誓言。

    这便是当年事情的真相

    一个完完整整的真相。

    姑娘怕她查此事,她爹会多想

    毕竟她爹气的很,时候还让自己对着雍王的坟包喊伯伯来着

    所以她没用暗组的情报,反倒是找上了吴鹤亭,拼凑出故事的前半部分,又通过豪客楼去南商与东离边境打听得知故事的后半部分。

    姜安想,或许他真的不适合做皇帝,也没有国师口中的明君之相。

    可他的功绩不能因此被抵消,更不该背上污名。

    思绪回笼,耳边是南商公主的讥讽,是众人低声的猜测。

    他们,当年雍王之死不定就是因为与敌国公主有了不清不楚的关系,将军报给了她之后畏罪自杀。

    甚至有人义正言辞的什么当年镇国王没有拼尽全力保护边关。

    他拥兵自重,贪生怕死

    当真是不堪入耳啊!

    姑娘低垂着头,把玩着上酒杯,唇角的笑从始至终就没有落下。

    看来还真是最近脾气太好,让他们忘了午门前血流不断的场景。

    人啊记吃不记打。

    “嘭!”的一声,姜安放下杯盏。

    去而复返的酿酿跪坐在姑娘身边,亲眼瞧着酒盏嵌入实木桌案,紧接着桌案发出令人牙酸的吱呀声,一道道裂纹展开

    她眼皮一跳,给了后面守着的正言一个眼神。

    祖宗这回是真生气了!

    大殿上不准带武器,可姑娘的下属是个例外。

    因为根本没人敢管她!

    侍卫黑着张脸,攥紧了中的刀。

    打就打,不过是一群怂包,他一个能打一百个!

    “怎么,诸位这是准备空口白牙污蔑一个已死之人?”姑娘声音发冷,一双圆眸笑意不再。

    她扫视过大殿,突地就笑了。

    笑容桀骜又张扬,“诸位大人看见当年战场之上的情形了?”

    “你们上战场真刀真枪的和敌军拼杀了?”

    “还是诸位靠着三寸不烂之舌为南商争来什么好处了?!”

    “旁人不过挑拨一两句,尔等便往坑里跳,你们圣贤书都踏马读狗肚子里了!”

    “嘭”的一声,是姜安一脚踹翻了身前的桌案。

    她这一脚没收敛力气,桌案朝着东离长公主的席面飞去。

    若是打中了,还不得鼻青脸肿啊!

    当然,打中是不可能的。

    长公主身边伺候的侍女突然挡在前面,一掌将桌案拍飞,与此同时她也被裹挟的内力所伤,一丝血迹渗出唇角。

    一阵如同雷鸣般的声响,桌案撞上殿中大柱,碎的不能再碎了。

    瞧得是大柱下坐着的便是谢丞相。

    也正是他趁乱的那句‘镇国王府贪生怕死’

    谢丞相抱着头,木屑掉了一身,就连衣袍都被划开几个口子,整个人狼狈至极!

    报复!

    这是赤裸裸的报复!

    他脸色漆黑,指着姜安,“你!”

    “啧!”

    姜安比他更快,当即指责抵抗的东离侍女,“瞧瞧你给我们丞相伤的,还不赶紧道歉!”

    东离人:你脸皮还能再厚点吗!

    有使臣拍桌而起,指着姜安,“分明就是你意图刺杀长公主,侍女不过护主抵抗,此事你们南商要给我们个法!”

    “对”

    “对?”

    姑娘冷笑一声,“对你大爷!”

    “你见过我这么光明正大刺杀的?”

    “爷这叫正常的情绪宣泄,我在我南商大殿砸桌案关你屁事,就算老子把承福殿拆了,自有我南商律法等着,用得着你个外邦臣子在我南商地界上蹦跶!”

    你还怪有理的嘞!

    准备帮忙的星桑和善渊相视一眼,又无奈坐下。

    姑娘好像不太需要

    “你你”

    方才回击的那侍女眼中闪过杀意,扬声质问姜安,“县主有功夫在身若不是奴婢全力抵挡,我家公主可还有命在!”

    “你们南商便是如此对待使臣?!”

    姜安危险的眯缝起圆眼,直接示意酿酿上前。

    酿酿原本正替姑娘清理衣摆酒渍,下一秒直接掠到那侍女眼前,只一掌将人拍到大柱上。

    吐着血的侍女成功砸在了准备离场更衣的丞相身上。

    谢斯:我真特么服了!

    “一个奴才,你主子都没发话,你就敢朝本县主吠叫?”

    “谁给你的胆子!”

    姜安直视东离长公主,出口的话毫不客气,“怎么,你东离一贯都是这般没礼数吗?”

    “主子在他国胡乱攀扯已故皇室亲王,奴才就摆不清自己的位置,居然敢直视本县主,还如此大言不惭?”

    “长公主若是不知道怎么管好自己的狗,本县主倒是不介意代劳!”

    “县主此话未免刻薄了些”

    长公主眼神发冷,“本宫既然如此,便是事实如此,我身为长公主还不至于自降身份攀扯一国亲王。”

    “而且,若是本宫中有证据呢,那县主是准备让本宫的孩子认祖归宗?”

    这是给她下套,激她?

    真是有意思。

    姑娘嗤笑一声,她是不是还以为自己是那三四岁的奶娃子呢。

    “长公主有什么证据?”

    “是想拿些雍王生前的字画、墨宝还是贴身物件来充作证据?”

    她语气不屑,三言两语就挑开了长公主接下来的意图。

    “长公主当我南商皇室是什么?”南商公主接过姑娘的话来。

    “皇室血脉容不得他人混淆!”

    “没错”姑娘轻笑着点头,“除非长公主能让雍王活过来,亲口承认这孩子是他的血脉!”

    这简直就是胡搅蛮缠!

    长公主脸上的淡然不再,早就准备好的东西也拿不出来。

    她面色阴沉,“县主此言此举,便是要与我东离对着干了?”

    “我东离不是养不起一个少年郎!”

    “本宫本是想着这孩子既有两国血脉,不妨亲上加亲,让他认祖归宗,你我两国交好,百年之内两国贸易互通,岂不是乐事一桩。”

    “可看县主如今模样,并不是很在乎国事。”

    “长公主殿下这话的就有些没头没脑了”

    宋慎悠然起身,怼道:“东离与南商本就交好,两国自十多年前就已经签了停战协议,百年之内不会再有战事发生。”

    “听长公主的意思是,若是南商皇室不认这来路不明的孩子,你们东离便要大军压境了?”

    他抓住长公主话中漏洞,将东离使臣怼的哑口无言。

    毕竟东离不能再做起战方,他们也担不起挑起战争的万年骂名!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