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9章 乘黄天才学校

A+A-

    外星动物园,职工食堂。



    折叠平板支在桌上,屏幕上播着课。



    上课的赫然是卡特琳娜,她怀孕很久了,肚子巨大,但敬业精神日月可鉴,怕自己坐月子耽误课程,提前录制了一大堆数学课,放在前科大的校园上,免费公开,谁想听都行。



    但卡特琳娜亲自讲的课程,显然不是什么人随便听懂的。



    赵依依边吃烤串边听课,脸上表情痛苦无比,仿佛吃进嘴里的不是滋滋冒油的羊肉串,而是盐焗苦瓜拌芥末。



    听着听着到了关键处,她冲着屏幕往左挥了下,进度条倒退三分钟。



    卡特琳娜的声音从平板里传出:



    “显而易见,这里的值为”



    “易得,3式的结果是”



    “我们注意到,p点的移动范围”



    赵依依又抬起,朝屏幕左侧挥动。



    “显而易见,这里的”



    “易得,3式”



    “我们注意到,p点”



    听完,她脸上痛苦表情不减,再度朝屏幕左侧挥。



    “显而易见”



    “易得”



    “我们注意到”



    挥、挥、挥



    “你是困在时间循环里了吗?光听这三分钟?脑瓜子不转了?”



    熟悉的声音从身后响起,一只伸过来,在屏幕上一戳,滔滔不绝的卡特琳娜张大嘴巴停住。



    宋河端着一盘烤串坐到对面,撸串开吃,“放弃吧,整不来的事情别硬整,何苦跟自己过不去呢?当个无忧无虑的笨蛋蛮好的!”



    “哎!宋河你这人话怎么越来越难听?不是我笨蛋好吧!”赵依依气愤,用指着屏幕上张大嘴的卡特琳娜,“这个卡特琳娜到底会不会讲课啊?什么东西就显然、易得、注意到,她注意力这么强吗?就不能把为什么得到这一步讲明白?”



    宋河不慌不忙嚼完嘴里的烤串,慢悠悠道,“易得,五乘五等于二十五,我们注意到,十乘十等于一百。”



    赵依依圆溜溜的眼睛瞪他,眨巴眼思索意思。



    “哎呀,真是笨蛋呀,你比高中那时候笨多了!我的意思是,既然卡特琳娜用了易得注意到这种略过的词汇,就明在她的学生里,这些步骤就像十乘十一样不需要解释,知道你差距有多大了吗?”宋河叹气,“人家都养宠物的人,整个人会变得越来越像自己的宠物,你这智商也逐渐大猩猩化了。”



    赵依依立刻垮起脸,凶巴巴地瞪他,半晌憋出一句,“你过来就是为了专程嘲讽我吗?”



    “给你升个职,感兴趣吗?”宋河问。



    “升职?”赵依依一秒变脸,茫然懵懂,“我都园长了还能怎么升职?”



    “乘黄天才儿童教育慈善基金会,了解吗?”宋河问。



    “我们私底下都叫乘黄儿童基金会,全名长到有些呆要让我去执掌基金会吗?”赵依依眼神亮起。



    “那么多钱交给你管,你有那才能吗?”宋河诧异,惊诧于她的异想天开。



    “少啰嗦!”赵依依凶巴巴。



    “外星动物园很长一段时期就像猩猩猴子们的学校,你最初的工作内容更像校长,所以我想你负责乘黄天才学校很合适。”宋河从兜里摸出,展开放在桌上,轻点几下,朝桌对面推了推。



    看到屏幕上的内容,赵依依吃惊挑眉。



    崭新的一座座校园照片,漂亮宏伟,背景有深山有荒漠有繁华都市,虽远远没有前科大那么顶奢,但放在中学里也算条件中上的,食堂窗口众多,双人间宿舍宽敞明亮,甚至还有游泳馆和室内羽毛球场。



    操场照片里的旗杆相当瞩目,像联合国总部一样准备了好几排旗杆,暂时还没挂旗,但显然不会空着,一股子地球村的气息。



    “这都不是实拍照片,是很逼真的效果图,校舍正在建设,大概下个月才陆续竣工。”宋河。



    “乘黄天才学校就是从全世界罗来的天才是吧?”赵依依认真起来。



    



    “没错,目前第一轮天才筛选刚刚结束,筛了20个国家和地区,筛出智商50以上的儿童约3000个。”宋河道,“这些孩子暂时还没送来,得等学校准备好了再送来。”



    “筛了20个国家,才筛出3000个吗?这么少?”赵依依意外,“我以为得几十万人呢!”



    “人有限啊,才第一年开始筛嘛,虽然遍布20个国家,但又不是地毯式的筛,只筛了一部分,况且3000也不少了,都是些穷的没饭吃的地方,哪怕突变出个高智商基因,也八成饿的发育不良智力衰退。”宋河,“好点的地方筛一万个孩子能筛出一个50的,差点的地方筛五六万个孩子才能筛出来一个。”



    “比例也低啊”赵依依盘算,“国内每年高考几百万人,95院校收二十多万人,哪怕只有一半人智商在50以上,也是每年十万人,按比例算差不多百分之一?百分之一和万分之一差了一百倍啊!”



    “没那么多,你估的太高了,这种事儿不能一拍脑门,50是很夸张的概念。”宋河摇头,“国内天才率也就比我们筛的其他国家高个七八倍吧,因素很复杂,基因偏聪明是一方面,很大功劳还是义务教育和营养保证,大脑有可塑性,从头疼数学题和从天天看蚂蚁上树,最后会有差距,从能吃饱和天天吃不饱也有巨大差距。”



    “所以基金会打算从全球范围筛出多少天才?”赵依依问。



    “多多益善,但各方面因素干扰,不是咱们能痛痛快快随便筛的,最初我定的目标是每年从全球筛一万个神童出来,但基金会各方面给我反馈的数据来看,即便加大投入,每年能筛六千个就很不错了。”



    “每年六千个,相当于一年两所中学?”赵依依,“两所学、两所初中、两所高中总共六个学校就足够了,但你照片上明显新建了不止六个学校啊?决策失误吗?”



    “暂定是九所学校给这些天才用,但不会是固定的校址,而是每两年一换。”宋河解释,“新建的这些学校最后都要捐给各地,乘黄基金会不断建新校。”



    “等会儿”赵依依有点迷糊了。



    “拿京海七中举例,记得七中吗?”宋河问。



    “记得记得,京海市最差劲的学校!”赵依依连连点头,“七人间宿舍,高一高二宿舍没空调,一到夏天七中倒霉蛋们经常中暑,操场塑胶跑道像狗啃的一样,晚上跑步能磕掉牙,老师们在办公室里天天忙着打虫子,怎么打也打不干净,因为学校旁边就是玉米地,地里每次一喷农药,铺天盖地的虫子跑来上学。”



    “你知道的这么详细?”宋河吃惊。



    “会考的时候考场分到那边去了,我们其他学校过去考试的学生都非常震惊,什么年代了还有这么破的学校,有种穿越到五十年前的错觉。”赵依依回忆。



    “全国犄角旮旯里其实还有不少破学校,四十年前的楼,又旧又挤,原因很复杂。”宋河道,“有的是穷地方没来得及升级改造,比如一个市所中学,挨个拨钱盖新校区,成绩好生源好的学校都换新了,收低分学生的学校还得再等。”



    “有的是计划赶不上变化,本来按照正常的学生数变化,一些人口净流出的城市学生会越来越少,结果突然搬迁过来几家化工厂,乌泱泱从外地进来一大群职工,职工呼啦啦生孩子,一下子全市中学人数超负荷了,本来要关停撤掉的老破中学又临时开始接收学生。”



    “所以我打算捐一些学校,到那种破学校附近盖新校区,先作为乘黄天才学校使用两年,两年之后我们不用了,把楼直接留给当地破学校,我们再去别的地方盖新楼。”



    “同时,接受捐赠的破学校,也得借来点师资力量帮忙教两年书,乘黄天才学校要雇佣自己的老师,但也要引入各地的老师,有点变化,避免万一招来的固定老师水平不行,容易耽误好几批神童,外来教师算是个保险。”



    赵依依听懂了,眨眨眼突发奇想,“正好外来神童们在新学校里吸两年甲醛,甲醛吸干净了再给当地学生用。”



    宋河差点喷桌子上,“这都啥跟啥啊!我盖的学校哪有甲醛超标的?赵依依你变得邪恶了!”



    赵依依哈哈笑,“开个玩笑,你这工程果然大笔啊,全国巡回捐学校,打算捐多少?”



    “也没多少,每两年捐九所嘛!”宋河道,“上世纪有名的电影大王捐逸夫楼,好像是一个人捐了六千多栋楼?一所学校按十栋楼算,乘黄基金会得照现有速度捐33年才能打平纪录,乘黄天才学校能不能办33年还很难。”



    “不能那么比啊,当年多穷,普通人都还一家十口人挤一间土房子,平时吃饭连点肉腥都见不到,各地压根没钱盖什么好楼,所以能捐一大堆楼。现在各地八九成的学校都很豪华了,多捐也是浪费。”赵依依道。



    “也对扯远了!”宋河摆摆,“总之就是这么个模式,不断盖新楼,不断搬校址,每年从全世界收六千个神童来念书,你负责当乘黄天才学校的校长,学校的大事务都是你负责,愿不愿意做?”



    “没问题!”赵依依表情兴奋跃跃欲试,“天才学校蛮有意思,不过动物园这边怎么办?”



    “你觉得谁适合接你班?”宋河问。



    “张芷蕾和宁默吧,他俩都行,丁阳泽白搭。”



    “那你和张芷蕾对调一下动物园职务,她当园长,你挂名个副园长,没事儿也可以回来看看。”宋河道,“我回头让我秘书给你对接,大概下周你就得忙起来了,我希望过年前第一批神童能住进乘黄天才学校。”



    “过年前?”赵依依吃惊,“开学不得秋季吗?”



    “有的孩子早接来能活,再等几个月命在哪不知道了。”宋河语气唏嘘,“毕竟不是去发达国家筛的神童,是去贫穷战乱国家筛的,基金会派去的人天天遇到军阀土匪杀人,太多地方饥荒饿死人,基金会工作人员都不敢给筛出来的神童发太多食物,会被抢,整个村整个部落发也不行,邻村邻部落会抢。”



    “懂了!”赵依依表情复杂,“那这些孩子的父母家人会跟来吗?”



    “语言不通,来了也很难生存,尤其很多家庭生十几个孩子,难道我们都接来养着吗?”宋河摇头,“也不会不管他们父母,一般是帮忙在附近的国资企业找个工作,配个联络人,让他们父母能在当地解决温饱,平时有空给孩子打打视频电话什么的,就很好了。”



    “你放心,各种细节我们基金会早就安排好了,我秘书会详细告诉你。”宋河压低声音,“但有件事,只能我和你单独聊。”



    “你,我守口如瓶。”赵依依严肃。



    “我这基金会不是真做慈善的,要的是天才。”宋河道,“天才比什么都稀有,越多越好,最好是能给我们做贡献。”



    “明白!”赵依依压低声音,“培养他们的忠诚是吗?让他们学成之后别归乡,待在这里搞研发?”



    “没错,真有想归乡的也不拦着,但肯定大部分会留下来,条件差距太大。”宋河点头,“此外,我还需要一些最忠诚的,愿意隐姓埋名跟着我干至少大半辈子的天才,这种死忠我才能放心让他们进我项目组。”



    “理解。”赵依依点头,“我会重点筛出这种孩子,肯定会有愿意留下来追随你的。”



    “靠你了!”宋河起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