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2章 发大财了

A+A-

    皇帝脸上的笑容一下子僵硬了起来,他缓缓地扭头,看向张景之。



    内帑啊十五万两。



    皇帝仿佛能感觉得到自己的心在滴血。



    张景之忙开口解释道:“是这样的父皇,如今京中有一份好买卖。”



    皇帝听着,微微皱眉。



    无论是什么买卖,也不能这样挥霍啊。



    除非是稳赚不赔的。



    皇帝没有话,虎目注视着张景之,等着他接下来的话。



    张景之却是喜滋滋地道:“京都里出了一个大型的钱庄,名曰聚宝钱庄,这个钱庄颇有意思,如今生意做得很大,只要往里头存入银子,那么每月便可分红吃利息。”



    皇帝的脸顿时垮了下来。



    看向张景之的目光不再慈祥和蔼,反而像是在关爱智障一般。



    朕才刚刚夸完你,你就开始犯浑了?



    聚宝钱庄?



    这与朝廷的钱庄有什么区别的?



    朝廷的钱庄将银子存了进去,难道会不给你利息?



    朕还不如将银子放入朝廷的钱庄之内呢。



    至少,这样一来,银子受自己监控。



    放在别人那里始终不安哪。



    “父皇可知百两纹银进去,一个月可拿多少利息吗?”张景之神秘兮兮地问道。



    “多少?”皇帝下意识地问道。



    “一百两存入每月可分得十两银子啊,且本金不动,随时可以支取。”



    嘶



    皇帝顿时倒吸一口凉气。



    朝廷的钱庄一百两是多少利息来着?



    不,先不管那个。



    一百两每月十两,一千两每月就是一百两,十五万两每月是稍多来着。



    皇帝的算学其实还不错。



    可此刻,皇帝的脑子似乎卡顿了。



    等他算清楚十五万两一个月是多少银子的时候。



    整个人都惊呆了。



    卧槽



    这样一算,一个月岂不是能白白拿一万五千两,这一年就是十八万两啊。



    皇帝感觉自己的脑袋有点发懵。



    天底下还有这样的好事?



    如今,朝廷的钱庄几乎在京都是处于垄断式的。



    可是,坊间还是有一些钱庄涌现出来。



    他们直接套用朝廷钱庄的模式,提供一些额的放贷。



    皇帝对于这些也是知晓,可没想到,突然出来这么一个大型的钱庄。



    这得是什么样的体量,才能承载这样的业务啊。



    若是江河在此,他定然会大惊失色。



    这可不就是后世的传销段嘛。



    百两银子进去,不仅本钱分文不动,且每个月还能领到分红,这种套路,后世太多太多了。



    什么刷单,什么投资,乱七八糟的,五花八门。



    显然,皇帝以及张景之是没有经历过社会的毒打,也没有经历过这种套路。



    皇帝不禁担忧地问道:“可让人查过了?”



    张景之泰然自若地答道:“父皇放心,起初儿臣也是有些担忧的,认为天底下哪有这样的好事。”



    皇帝不禁点头,是啊。



    天底下哪有这样做买卖的。



    张景之继续道:“儿臣让暗羽卫去查过了,东家是宝安府的商贾,听朝廷在大力建设边关,听他们有一个大的投资计划。



    不过父皇放心,聚宝钱庄信用极好,起初儿臣投入不多,只有一万两,到了月底,分红便奉上了,儿臣方才加大了投入,追加到了十五万两,每月的分红都是按时支付的,想要银票就给银票,想要真金白银,就给真金白银,一分不少。



    



    而且儿臣还听,这利息是逐年上涨的。



    现如今,京都里,甚至别的州府,不少的商贾士绅闻风而来,许多的人将自己的身家投入了进去,且到目前为止,聚宝钱庄没有拖欠过任何人的分红。



    儿臣也找人试探过了,几百两万的本金,取,人家二话不,直接兑现,因为这事,儿臣还欠下一个人情,因为这取出来,再存进去,就要重新计算天数了。”



    到此处,张景之已经激动的面色有点潮红了。



    皇帝起先感觉不可思议,可听着听着,他也就放下了心。



    “如今,几个月的时间,内帑去掉本金,已经赚了六万两了。”



    张景之又添了一把火。



    皇帝的心情顿时愉悦了起来。



    哎呀呀不得了啊,这要不了几个月,就赚回了本了,且本金还在。



    一想到内帑里还有不少的银子,皇帝热切地道:“明日,让人将内帑的银子取出来,存至聚宝钱庄去,内帑里只要留下一些备用即可。”



    此时,皇帝与张景之两人,心情大好。



    当天下午,宫中便传出旨意,皇帝明日早朝。



    一下子,朝中百官恍惚了一下。



    几个月时间不见陛下,陛下突然要早朝,这是身体康复了?



    还是身体更差,要传位给太子了?



    一时间,众纷纭。



    



    次日早朝。



    当群臣看到金銮殿上龙精虎猛的皇帝,简直要惊掉了下巴。



    陛下满面红光,哪有一点病态的模样。



    接着,皇帝让萧洪宣读旨意。



    这些旨意,都是皇帝根据自己这一路以来所见所闻,做出的改革。



    尤其是针对修路的事,以及边关的建设。



    一封封的旨意不断地颁布,最后一篇,则是张景之针对商贾的一些变革。



    群臣站在殿下静静地聆听着。



    可他们的心里头,早已是翻江倒海。



    陛下这些日子,到底在做什么?



    为什么一上朝,就颁布了那么多的旨意。



    且个个直指要害。



    好不容易等萧洪念完了旨意。



    皇帝笑盈盈地看着群臣。



    这时候,要勉励一下群臣了。



    毕竟,这么多日子不在,总要安抚一下人心。



    “众卿家,朕前些日子身体欠佳,太子监国,有劳众位爱卿辅佐了。”



    群臣忙是高呼不敢。



    皇帝继续道:“朕修养身子的这段时间里,发生了不少的事,朕都知道,如今朕的身子,已是大不如从前了,众卿家有些也是垂垂老矣。”



    着,皇帝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朕经过深思熟虑,日后每日一朝,便改为三日一朝吧。”



    瞬间,殿内群臣哗然。



    实话,他们已经习惯了皇帝每日一朝的日子。



    太子监国的这几个月的时间,他们最开始是不习惯的,认为太子懒惰,可慢慢的,他们也习惯了三日一朝。



    不过,这样的话,从皇帝的口中出,他们还是感到震惊的。



    有御史想要站出来两句,认为此举不可之类的话。



    好彰显自己的存在感。



    可刚准备迈腿,身边的同僚个个怒目而视。



    他一下明白过来,这种话不得了。



    出来,不得罪了在场所有的官员,至少有一半,是要看自己不顺眼了。



    自己是清流不假,可这个清流,不是皇帝了算了。



    而是自己的同僚啊,是广大的士林同胞啊。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