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章 不是儿子,是敌人!

A+A-

    好半日皇帝才开口:“可都认罪了?”



    刑部尚书点头,从怀里掏出两张认罪书双举过头顶,立刻就有内侍上前接过去,呈给了皇帝。



    皇帝看着两张认罪书,上面三皇子和德清大***对勾结水匪,劫掠过路百姓和商船,还有豢养私兵,私下开采矿产,勾结驻军等事都供认不讳,还签了字画了押。



    这些东西,都是意料之中的事情,毕竟卫勇可是把全套证据链都给带回来了。



    若是三司连饭喂到嘴边了,都不知道张嘴吃下去,那就可以都去死一死了。



    皇帝将两张认罪书往旁边一推,神色莫名的看着下方的文武百官:“既然证据确凿,那三皇子和德清大***该如何处置?”



    此言一出,本来还安静得可怕的朝堂,立刻嗡嗡嗡如同蜜蜂炸了窝一般。



    大家顾不得形象,纷纷交头接耳起来。



    有义愤填膺,觉得三皇子和德清大***罪无可赦,要重重严惩的。



    也有觉得到底三皇子是皇帝的亲儿子,德清大***也是皇室血脉,他们认罪态度这么好,这么爽快,是不是可以从轻发落。



    御史们纷纷跳出来,扬言一定要重罚,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三皇子和德清大***这行为无异于谋逆,其罪当诛。



    也有勋贵宗室的,都劝皇帝以德服人,都是骨肉血脉,皇室目前还没有杀子的传统,就算是犯下这样的滔天大罪,送到皇陵圈禁一辈子也就是了。



    也有昔日跟三皇子和德清大***有过来往的官员,此刻都夹紧了尾巴,大气都不敢出,更不敢发言。



    生怕一个不慎,就被抓住了辫子,打成了三皇子和德清大***一系。



    三皇子和德清大***是皇室血脉,他们能留得命在。



    可三皇子和德清大***的那些人脉和下,想来就没这个好运气了。



    这个时候被裹胁进里头,那可真是九死无生了。



    当然也有几个老臣,都冷静的站在人群外,一言不发。



    吵吵嚷嚷了半日,也没吵出个名堂来。



    皇帝也不着急,让明日早朝再议,然后宣布了退朝。



    才退朝,就宣了刑部尚书,户部尚书,还有大理寺卿和都察院左都御史,还有其他几位心腹大臣去御书房。



    御书房里,温暖如春。



    一进去就看了座,还让内侍奉上茶来。



    一人端着一盏茶,都低头吃茶不作声。



    皇帝批完了基本奏折后,才开口:“诸位卿家,对三皇子和德清大***谋逆一案,有何看法?”



    大家不由自主的翻了个白眼,你开口就给定成谋逆了,我们还能有什么其他看法不成?



    不过在座的这些大臣们,跟三皇子素日并无太多交情,跟德清大***更是关系不睦。



    毕竟之前德清大***下势力可不,也抢了不少他们给自己人谋的好处,自然是看大***不顺眼的。



    只不过之前德清大***有皇帝护着,他们只能自认倒霉。



    如今德清大***谋逆之罪铁板钉钉,趁踩上两脚,那自然无可厚非。



    三皇子毕竟是皇帝的亲儿子,别看如今这喊打喊杀什么谋逆,可人家毕竟是亲父子,不得哪天又回转过来了呢?



    他们若此刻对三皇子太严苛,焉知以后三皇子会不会卷土重来?到时候他记仇怎么办?



    因此大家不用对视,就都心里有了数。



    开口都是对德清大***的处罚,比如贬为庶民,比如抄了德清大***的公主府,比如德清大***的驸马,儿子,还有孙子辈,是流放还是处斩?



    反正绝口不提如何处置三皇子。



    大家相处这么多年,都是千年的老狐狸。



    



    这些人心里怎么想的,皇帝心里清楚的很。



    暗骂了一声都是老滑头。



    先定下了德清大***的下场。



    德清大***贬为庶民,公主府抄没归于皇帝私库。



    德清大***驸马,大***的三个儿子全部处斩。



    全家老包括德清大***,流放千里之外的西北。



    德清大***一系的官员,让德清大***供出名单来,按照名单来清查,贬官的贬官,流放的流放,抄家的抄家,夺去功名的夺去功名。



    主打宁杀错,勿放过。



    至此,赫赫扬扬两朝的德清大***一系,土崩瓦解,烟消云散的结局已经注定。



    讨论完德清大***一些的处置,大家就又装死了。



    仿佛刚才神采奕奕口沫横飞,争论德清大***的孙儿辈是流放还是十岁以上全部处斩的不是他们一样。



    皇帝摆摆,示意众人退下。



    偏生将兰大尚书给留了下来。



    得赦的众人同情的看了一眼兰大尚书,脚底抹油快溜了。



    等到人都走了,皇帝才开口:“兰卿,对三皇子,你觉得该如何处置?”



    兰尚书心中无语,那是你儿子,你问我?



    想了想,认真的道:“先前朝堂上,周大人三皇子喊冤,豢养私兵并不是为了谋逆,而是为了有一条退路。臣以为,陛下和三皇下殿下终究是多年父子,不得就是有人挑唆才走到今天这个局面。”



    “陛下不若亲自去见见三皇子,听听他的法,再做区处也不迟。不然若这里头真有误会或者别的缘故,冤枉了三皇子殿下,也正好能分个清楚明白。”



    “再者,父子天性,血脉相承,陛下为父为君,都要仔细慎重才是。”



    兰尚书故意撇开了三皇子原话里,夺取位置失败那一句,只提前面不是为了谋逆。



    虽然他心知肚明,这不过是三皇子最后为了博取皇帝一点怜悯的法,也知道皇帝心里也清楚的很。



    都豢养私兵,私采矿场了,谋逆的事情你是一件不落,最后你你不是为了谋逆?



    你当大家都是傻子呢!



    只是看皇帝这意思,又想处置三皇子,给其他儿子一个警告,又还想在史书上留下一个慈和的名声,不想背上杀子的名声。



    身为臣子,自然要给皇帝梯子下才是。



    去见了三皇子,若是皇帝对三皇子起了杀心,那自然是三皇子被软禁在府中,还不思悔改。



    若是有那么一点怜悯之心,那就是三皇子被软禁在府中,悔不该当初。



    是死是活,不都是皇帝一句话?只不过他这番话,算是给了皇帝一块遮羞布罢了。



    这话果然到了皇帝的心坎上。



    他是老三的父皇,先是皇帝,才是父亲。



    身为一个皇帝,是断断不允许有人觊觎他的宝座和权力的。



    身为一个父亲,实话,他对一个觊觎他的宝座和权力,年轻力壮充满威胁的儿子,并无多少慈父之心,更多的则是防备和警惕。



    就如同狼群里的狼王一般,已经逐渐老去,而狼群里出现了年轻的,身体更强壮,虎视眈眈他的位置的公狼一样。



    不想面对自己的衰老和迟暮,更是嫉妒儿子年轻的体魄和精力。



    在皇帝现在的心中,这些儿子,此刻都不是儿子,而是要夺取自己宝座的掠夺者。



    是敌人!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