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6章 物是人非

A+A-

    现在路蓁蓁他们要回来了,想到路蓁蓁那张让人爱也不是,气也不是的嘴,肖贵妃也忍不住期待起来。



    宁平侯府。



    听了傅知易和路蓁蓁要回来。



    本来如同一潭死水的侯府,如同被投入了一颗石子一样,泛起了波澜。



    傅知简这几年,因着皇帝一直让闭门自省,自省了两年,才得了赦免。



    这两年的功夫,除了必要的人情交际,侯府一直是关着大门的。



    胡氏也十分低调起来,很少出现在京城勋贵的贵妇圈里。



    就是宴会什么的,除了平国公府和蜀王府还有金家这样的姻亲府上偶尔出现一次,别人家的宴会,也是很少出现了。



    加上前两年圣上态度不明,好些故交也见风使舵不来往了。



    胡氏和傅知简这几年,也歇了心思,就安心在家带孩子。



    因着闭门自省,胡氏趁还发卖了一批下人出去,也算是节省了些开支。



    老侯爷从那以后,要么就在自己的院子里清修,要么就出城在城外庄子上静养,也少出现在人前了。



    老太太白氏更是一心只念佛,不问外事了。



    到是大太太和大老爷。



    大老爷被送到庄子上,和郭姨娘相爱相杀,彼此折磨了半年。



    因着有伺候的人看着,郭姨娘也不敢下毒,只能背地里细碎的磋磨大老爷。



    没曾想大老爷后来慢慢生出了力气,一次郭姨娘又拿绣花针来扎大老爷的时候,大老爷反抗。



    失将郭姨娘推倒,额角撞在了桌角上。



    当时就血流如注,昏死了过去。



    等到外头人发现,已经过去半了。



    上前一摸,人早就断了气了。



    庄子上的人吓得不行,忙让人回来禀告了老侯爷和傅知简。



    老侯爷亲自去了庄子上一趟,没多久就宣布郭姨娘得了急病,没几日就去了。



    而大老爷,虽然恢复了一点力气,也只能支撑在院子里走两步,就没了力气。



    嗓子仍旧不怎么能发出声音来。



    因此还让在庄子上住着,不过待遇倒是比之前好了许多。



    金氏听了,主动请缨来照顾大老爷。



    到底是原配夫妻,照顾了没几个月,再有人来看到大老爷,就觉得他白了也胖了,一看就是被照姑很好。



    就是偶尔庄子里会有几声低哑难听惨叫声。



    听大太太教训不听话的下人呢。



    对于大太太这般照顾大老爷,老侯爷和傅知简两夫妻自然是知情的。



    只是傅知简能如何?一个是亲爹,一个是亲娘。



    他只能装聋作哑不知道了。



    老侯爷倒是派人去跟金氏了什么,金氏当面答应的好好的,回去后,不过是段更隐蔽了些。



    如今知道傅知易要回来,不几个主子高兴,就是下人们也觉得有了盼头。



    胡氏先将之前三房住过的院子收拾了出来,虽然知道可能性不大,不过想着万一回府住上两日呢?



    又派人去收拾三房的宅子。



    去了才知道,蜀王妃这边已经派人早就收拾停当了。



    老太太白氏知道老三一家子要回来,喜得又多给菩萨念了一会子经,多敬了两柱香。



    倒是老侯爷,这几年精神肉眼可见的短了下去,虽然人是清闲了,可头发却越发白了。



    经常一坐就是半不话。



    



    或者发上半日的呆。



    听闻三房要回来,先是一喜,然后就是长叹。



    都好事成双。



    二房那边也送信回来,是不日即将回京。



    傅知着这几年在外,办事也算勤勉谨慎,每年的吏部考核都是优良。



    今年任期已满,托了蜀王这边的路子,重新调回京城了。



    虽然是平调,可能回京,那就是晋升了。



    这下子,满府上下越发高兴了。



    胡氏派人去收拾了二房的宅子,回来也吩咐把二房之前住的院子也给收拾了出来。



    每日里就盼着人回京。



    二房是先回来的。



    回京第一件事,自然是回宁平侯府拜见老侯爷和老太太。



    几年不见,老侯爷和老太太更显老态。



    尤其是老太太,看到二老爷,眼泪就下来了,抓着二老爷的就不放。



    “你这个没良心的,跟老三一样,一跑就好几年不回来。我还以为只怕是我死了,你们才能回来呢——”



    二老爷的眼圈也红了,跪在老侯爷和老太太面前:“是儿子不孝,让爹娘担心了。”



    女眷们都拿帕子擦眼泪。



    好容易劝开了,分开坐下,男人们到前头去话,女眷在老太太这边话。



    孙氏跟着外放了五年,又生了一个儿子,如今看着比之前丰腴了一些,脸上的清高傲气也被磨平了大半,眉眼间都是母亲的慈和和温柔。



    跟胡氏两妯娌缩在一旁话,比起之前更接地气了些。



    维哥儿已经是十来岁了,斯斯文文的,已经是个半大的孩子了。



    玥姐儿也十多岁了,两人堂姐弟,五年未见,也已经有些陌生了。



    了几句话,才勉强找回了一点往日相处的感觉。



    不知道谁到了伦哥儿和杰哥儿,两人都沉默了。



    伦哥儿如今跟着赵氏住在她陪嫁的院子里,前几年傅知明死在路上的消息传回京城,伦哥儿和瑜姐儿结结实实的给他守了三年的孝。



    出了孝后,也没出门,由胡氏暗中托人,给在附近寻了个私塾,每日里闭门苦读呢。



    至于杰哥儿,是大家都不敢去碰的不敢去提的名字。



    倒是孙氏这边,也正好到赵氏几个人如今的情况。



    赵氏虽然是一个女人带着两个孩子,可有宁平侯府在后头,倒也无人敢欺负。



    前几年傅知明死了,赵氏还让两个孩子给他守了孝,倒是将她当初出首自家男饶不好名声给洗刷了一二。



    也不出来做妖了,每日里只和几个丫头做针线。



    嫁妆里的铺子,庄子虽然不算多,可好歹有进项,日子就能过得去。



    老侯爷后来还私下给了两个庄子,虽然日子不如在侯府,可也算平稳。



    至于伦哥儿,经历了这么多事情后,也长大了。



    将往日那脾气竟然都改了十之七八。



    正发奋苦读,发誓要给赵氏争光呢。



    完赵氏,妯娌俩都交换了一个眼神,叹了一口气。



    胡氏看了看周围,声的道:“只可惜的杰哥儿,实在是——”



    孙氏也眼圈红了,咬牙道:“都是那老三不做人,真是害人害己。”



    看上头老太太她们看过来,妯娌俩不敢再,只得换了个话题,起三房也要回京一事。



    孙氏忍不住就感慨:“当初我们妯娌四人,一起去庄子上游玩,一起去望月楼,似乎还在昨日呢,如今才几年功夫,竟然已经物是人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