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1章 可别给他省做了嫁衣

A+A-

    第二天开始,各代表团对一些议案进行分组讨论。



    讨论这些议案的可行性和必要性,也讨论真要是实施,该怎么投入相关的资源。



    南河的关于看病上挂号的议案,被许多人赞同,也得到了部委领导的赞许,这跟他们的想法不谋而合。



    医疗卫生一直都是百姓最关心的事情,也是政府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这个上挂号的事情,之前也有人提出来过,但各医院都弄自己的app,弄页,还有一些假的,百姓看病还是很麻烦。



    现在用公众号就容易多了,平台会对医院进行认证,告诉挂号的患者是公立还是私立,地址在哪儿,甚至公众号平台上还可以有看病导引图,十分方便。



    专家哪天出诊也都清清楚楚,不会让患者白跑一趟。



    患者也不必大半夜的就赶到医院,天一亮就去排队挂号,也不会再有专家号源都卖出去了,结果一天一个患者都没看到,甚至还有的在下班前将号源都推掉的情况。



    如此也能有效的打击黄牛,让更多有需要的人能够挂上号,看上病,还能避免了医院排长队的现象。



    甚至以后就连缴费,都可以直接在平台缴纳,现在的络支付也很方便,也不会再有那么多的医药费在医院丢失的情况。



    整个南河,也获得了部里给的试点政策,后续会有相关的补贴下来,用一年时间来看看效果,是否推广全国。



    向洋对此很高兴,南河的议案能通过,就一定会让领导记住他们,没想到还拿到了部里的试点政策和资金,南河的卫生工作肯定能更进一步了。



    晚上在酒店的时候,他还可以召集大家在一起开了个会,重点表扬了张恪清。



    “大家都要跟恪清同志学习,以后提出议案的时候,要考虑通过之后对我们南河有什么帮助,也要考虑到一些部委领导的想法。”



    张恪清这个医疗改革的提案,就是一个成功的范例。



    “向书记,您这么夸我可是要骄傲的。这个提案能成功,也多亏了您的领导和同志们的帮助。”



    将功劳分给大家,才会让大家对他印象更好,将来会更愿意配合他的工作。



    反正他也不差这一点功劳,到是对向洋来现在功劳是越多越好,一些功劳积累的多了,一样能够让领导印象深刻,愿意推荐他走到更高的岗位上。



    夏正东也在感叹,难怪之前苏立业和现在的向洋都如此倚重张恪清,张恪清是既能帮他们得到政绩,又能帮他们弄到钱。



    这样的干部,哪个领导不喜欢?



    夏正东也想有个这样的省长助理,可惜他看了一下那些省直关的厅长,没有谁的能力能够跟张恪清相提并论,甚至那些副省长都比不上张恪清。



    也就是陈栋邦能力还不错,还不是他阵营的人。



    刘根生却不咸不淡的道:“不是还有几条议案被否了吗?我早就过,这些不可能通过,完全是浪费会,多提一些对我们南河发展有利的不好吗?”



    刘根生可看不惯张恪清出风头,也因为如此,他也是旗帜鲜明的倒向了夏正东。



    



    反正还有不到三年他就退二线了,张恪清也变不成他的领导,他也不在乎张恪清高不高兴。



    向洋微微皱眉:“根生同志,你的那些议案,在省里都无法通过,难道递交上来了就能通过?”



    “以后这种影响团结的话,不要出来。”



    这些提案确实要为南河谋利,可也不能太明显,其他地方的代表能答应吗?



    就得是这种有些难度,且南河已经做出了一些成绩的,才可能被通过,才能真正惠及南河。



    向洋也知道自从上次张恪清硬顶了刘根生之后,刘根生就记恨上了,这种已经无法继续往上走,且又没犯什么错的干部,最是难管。



    他也不求两人能够一笑泯恩仇,只希望刘根生还记得自己是党员干部,不要为了私怨影响了南河领导班子的团结和发展。



    张恪清也没有在意刘根生的话,大家不是一个圈子的,也没必要硬融。



    刘根生那些提案,张恪清是坚决反对的。



    什么降低对外籍人士的入籍难度,吸引更多的人才进入国内,帮助国内更快的发展。



    可刘根生对入籍难度的限制太了,而且漏洞很多,到时候吸引过来的恐怕不是洋人才,而是一些洋垃圾。



    还有对什么香江等地方的投资,给予更多的优惠,这些在张恪清看来完全没必要。



    当初香江经济发达,国内给与优惠,也是为了留住那些香江的富豪,用国人的钱来帮助国家更快发展,且允许那些富豪赚取合理的利润。



    现在谁都知道国内是全球最顶尖的消费市场,多少外资企业都抢着来投资呢,国内也涌现了不少的资本,何必还给出那么多的优惠条件?



    那些人不来投资,反而是那些人的损失。



    张恪清只是没想到他当时否定了刘根生的提案,这些刘根生现在还记着呢,看来刘根生的心胸也不大。



    向洋批评了刘根生,但很显然刘根生还是不服气,只不过没有当面继续顶撞向洋这个一把。



    夏正东也开口打着圆场:“同志们想法有不同的地方也正常,我们一起求同存异即可。”



    “恪清同志,明天那些讨论的议案,你有信心服其他代表团的同志吗,还能给我们南河再带回来一些政策和资金吗?”



    张恪清谨慎的道:“资金不敢保证,这个要看领导的想法,但如果提案能够通过,政策应该是一定有的。”



    “哪怕我们南河拿不到试点,也可以帮助一些行业更快的发展,这几个行业我们南河虽然那不是走在全国的前列,但也有不少相关的企业,潜力还是极大的。”



    刘根生看了眼张恪清:“我只希望不要给其他省份做嫁衣,最后影响了我们南河未来的gdp排名,这个可是很重要的。”



    人工智能和硬件基础,这些南河可比不上沿海那些省份,北河那边更是有许多京城搬出来的企业,一旦被那边抓住会,到时候向洋的梦想可就要落空了。



    向洋听到这句话,也是眉头紧锁,心里也有些纠结。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