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6章 打造芯片之城

A+A-

    还有一条路?



    向洋一时之间也想不到还能怎么做。



    那些股东根本不会卖给国内的企业,甚至国内企业参股的肯定都不行,又怎么得到最顶尖的技术授权?



    张恪清也没有卖关子,继续道:“向书记,那个企业的股东绝对不会卖给我们,但新的老板呢?”



    “只要等他们将公司卖掉,我们再找新老板谈就行了。”



    “也不需要入股这家公司,只要能让他们来国内投资一家新的合资公司,愿意开放所有的专利给我们购买即可。”



    “新的老板买下这家公司肯定是想赚钱的,那些顶尖的公司都有了相关的专利技术长期授权,也就不再为这个企业提供利润,那新老板为了开拓市场,增加利润,就只能选择开拓我们国内市场,这也是全球潜力最大,规模最大的市场。”



    “只需要再给一些相关的优惠政策,对方答应的可能性很大,也就让我们在芯片设计方面不再被卡脖子,可以跟其他大公司站在差不多的起跑线上。”



    “当然那些传统的芯片设计大公司肯定更有经验,也有许多积累的技术,但已经不再是不可追赶和超越的了。”



    这相当于告诉你怎么盖房子,原本只能设计盖平房,就可以通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出更高的楼。



    虽然能否盖成,还要看晶圆厂的工艺,但就像盖房子一样,设计、施工都很重要,先搞定设计,再搞定施工就行了,至少可以前进一大步。



    向洋盯着张恪清:“你是不是已经知道了哪家公司准备收购这家企业?你从哪儿得到的消息?”



    张恪清虽然有钱,也不可能知道这种消息吧?



    涉及到大公司的收购,按都应该是保密的,避免价格波动太大。



    张恪清含糊的解释道:“向书记,您也知道我是喜欢买股票的,之前为了避免有人觉得我在国内市场买股票,可能是得到了一些政策消息,所以我现在都是买的漂亮国的股票,挣那边的钱。”



    “上市公司都要公布财报,一些重大消息也都会披露,我偶尔也关注一些,发现了那家公司的几个股东公司都有了技术的重点方向,那家芯片架构方案公司对股东们来已经是鸡肋,卖掉换钱是最划算的。”



    “我还发现有人频繁的去跟那些股东企业的高层们接触,应该是有这个想法,当然这些也都只是我的猜测。”



    前世在明年的时候,阿立的股东孙政议就会去收购ar公司,为此还卖掉了不少阿立集团的股票。



    孙政议一直是软件大亨,投资了数不清的软件公司,也发现了软件公司的局限性,所以想要进入硬件领域。



    为了防止被其他硬件巨头制裁,也需要拉一个盟友,还有比国内市场更适合兜底的吗?



    而且全资了ar公司之后,孙政议也不必在乎其他国家的暗示,至少他的商业行为是完全合法的。



    甚至可以用国内市场,反过来逼迫漂亮国给他更多的优惠条件。



    当然前世最终国内的芯片企业还是被卡脖子了,也逼迫着国内给与了更多的政策扶持,某企业用了三年才缓过来,却也主要是靠着国内市场的支持。



    



    向洋恍然大悟,原来是通过那些企业的公告分析出来的。



    他倒是听有许多专业的人,就是靠着分析各种企业的公告、财务数据等,从而能得出一些企业的发展情况,在股市获利。



    原本以为张恪清炒股挣钱,只是因为运气好,原来还这么专业。



    “恪清,按照你这么,那几个人的愿望,恐怕是要落空了。”向洋打趣道。



    那些企业代表为了利益,没有去支持张恪清,最终也得不到这块蛋糕,却又让张恪清厌恶了,走了一步臭棋啊。



    张恪清笑着道:“其实也没什么,他们想去买也是正常的,企业本来就是以盈利为第一目的,尤其是民企。”



    “等到他们失败了,就知道有些事情还是要靠国家。”



    目前国内的综合国力还是不够强大,等到十年后,国内就会变成许多国家公认的第二强国了,在国际上的话语权也会越来越重。



    而现在的丝绸之路计划,也是扩大国内影响力,增加未来收益的办法之一。



    向洋忽然问道:“恪清,那既然这一步你预料到了,或许也是我们的会,未来这个合资的公司,是否可以落户我们郑城?”



    一家芯片架构设计公司,不需要什么工厂,只需要一个良好的环境,需要更多相关的人才,这些郑城并不比其他城市条件差多少,未必没有会。



    张恪清也在思考,好像确实有一定的可行性,至少郑城也有自身的优势,生活成本低,环境也不错,交通便利。



    可最终能否成功,还要看上头怎么选,如果要合资,肯定是有国资背景的企业参与其中。



    “向书记,我不敢保证,但到时候真有会,我们确实可以争取一下。”



    向洋笑着道:“你也觉得可行?那我就先去跟领导汇报一下,让领导知道我们提前做好了准备,比其他省市看的都更加长远,到时候对我们的倾向性就更高。”



    向洋也希望能够成功,那不只是将来可以帮助郑城更快的发展成真正的科技之城,也可以让他得到更多的政绩。



    越往上位置越少,他政绩越多,会越大,成功之后,位置也能更好。



    同样是更进一步,不同的位置,权力也大不相同。



    “如果除了芯片设计,还有一家真正的芯片制造工厂,那就更完美了。”向洋感叹道。



    从设计到制造,整个产业链都包括在内,郑城就能成为国内第一个芯片之城,不只是对郑城,对整个南河都能带来极大的正面影响。



    不过他也只是畅想,这个难度更高,毕竟对方要投入的资金会更多。



    张恪清捏着下巴:“向书记这倒是提醒我了,或许我们还真有会,让我们郑城出现一家晶圆厂!”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