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章 大明翻译官

A+A-

    吃完饭,这些代表就和穆里尼奥一起回去开会了。

    朱吾适则是将他早就培训好的几个翻译叫了过来,又安慰了他们几句,让他们不要紧张。

    自从确定要和欧洲人做贸易后,

    朱吾适就弄了个平板,下载了很多葡萄牙语的教学视频。

    然后让朱元璋找了一些比较灵的年轻人,开始让他们学习葡萄牙语。

    至于其他的语言,以后再吧,先把葡萄牙语学会就行。

    毕竟不能一直让穆里尼奥当翻译吧。

    这些人虽然已经学了快一年了。

    但是毕竟没有实战过,多少还是有些紧张的。

    朱吾适只是提醒他们,这里是大明,该紧张的,是他们这些外人,而不是咱们。

    礼仪之邦可以,但是不能让人觉得咱是软弱了。

    该强硬的时候就要硬起来。

    大明未来的翻译官们,此时还只是一些雏鸡。

    朱吾适上午带他们去码头的时候,明显看到这些人紧张的不行。

    这些人大部分都是四夷馆里找来的。

    四夷馆就是负责翻译事务的部门。

    他们一直以来被灌输的思想就是。

    咱们大明是天朝上国,华夏是礼仪之邦。

    一定要伺候好那些外宾,要让人家感受到如沐春风的热情。

    不能瞎乱,免得惹怒了外宾。

    礼仪之邦,天朝上国。

    这八个字很多时候已经成了华夏外交的掣肘。

    中国第一代外交家陆征详曾经过一句话。

    弱国无公义,弱国无外交。

    外交看的不是谁更加彬彬有礼,是看谁的拳头更硬。

    朱吾适就是要告诉他们这个道理。

    明明是世界第一大国,干嘛总是畏首畏尾的。

    开完会后,这些年轻的翻译官们明显信心更足了。

    主要是,他们其实已经不归四夷馆了,现在直接对接朱吾适。

    年轻人毕竟还是有血性的,不像那些老帮菜,已经定型了。

    你的再多,屁用没有的。

    朱吾适打完鸡血后,这些人的精神米面貌确实是不一样了。

    另一边,所有船只的船长和二把都已经在穆里尼奥的船上集合了。

    经过这么久的航行,目的地到了,接下来重头戏了,由不得这些人不重视。

    穆里尼奥将朱吾适上午跟他的那些交易细则复述了一遍。

    跟着他一起去的另外五人纷纷点头,表示穆里尼奥没有瞎。

    实际他们根本听不懂朱吾适的啥。

    穆里尼奥实时翻译的时候,他们也觉得挺有道理的。

    船上们一番琢磨后,也都接受了这个交易请求。

    他们沿途搜刮的财富不少。

    直接带回葡萄牙也能让他们发财。

    但是吧,能够利益最大化,谁愿意少赚呢。

    跟大明做生意,就是利益最大化的唯一方法了。

    沿途搜刮十两黄金,运回葡萄牙,就值十两黄金。

    但是这十两黄金如果在大明换成瓷器,运到葡萄牙反就能卖二十两黄金,甚至更多。

    这就是他们来大明的目的。

    今天上午那个阵仗他们都见到了。

    士兵们不管从数量,武器装备,还是精气神儿,都完美碾压葡萄牙。

    他们也没啥办法,只能遵守朱吾适制定的游戏规则。

    至于住宿,这个就要看船员们自已的意思了。

    葡萄牙过来的这些船上,船长和水之间其实更像是合伙人关系。

    船长提供船只,航海经验。

    水出力气。

    收获大家分,船长拿大头。

    水们沿途也有自已的收获,并不会全部上交。

    所以水们是否要上岸消费,船长还真的管不住,反正那是人家自已的钱。

    只要不影响集体利益就行。

    经过一下午的讨论,他们终于制定好了下一步的行动方案。

    会展中心的展位非常多,他们每条船租一个,反正是免费的。

    然后每条船各自推销自已的产品,能卖多少钱,全凭本事。

    当然了,这些船长也不是傻子,他们让穆里尼奥去跟朱吾适沟通,不能把价格压得太低。

    穆里尼奥一口答应了。

    朱吾适过,他要做的是长期生意,不是一锤子买卖,自然不会涸泽而渔。

    这点儿其实不用他们,朱吾适也告诫过那些商人了。

    砍价不能往死里砍。

    朱吾适的面子,商人们还是不敢不给的。

    另外各自船上的货物,自已保管,愿意放仓库的,自已去找翻译。

    不愿意的,就放在船上,自已找人看着。

    在会展中心商量好价格后,再一交钱一交货。

    最后是关于住宿的。

    岸上有负责接待的,想干嘛直接去就行。

    但是穆里尼奥还是提出了几点建议。

    第一,最好组团去,不要单独行动,避免出意外。

    第二,态度一定要友好,得罪了大明,自已掉脑袋是事儿,万一牵连到所有人就不好了。

    穆里尼奥的提议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同,都是来发财的,又不是来打仗的,没必要嚣张。

    最关键是,打不过啊。

    商量好一切后,已经是傍晚时分了。

    码头上的大锅饭又做起来了。

    鉴于这些葡萄牙人没有明币,大明皇家银行专门在码头上设立了一个办公点儿。

    可以拿着黄金白银去兑换明币。

    不换也行,吃饭问题自已解决。

    船长们自然要去的,他们需要多了解一下大明。

    于是大明皇家银行的办公处排起了长长的队伍,都是葡萄牙人。

    几个负责翻译的年轻人,一开始还磕磕巴巴的。

    等到过了心里的那关,不再紧张后,也就能准确翻译了。

    葡萄牙人在万里之外的陌生地方,听到了熟悉的乡音,对大明都有了一丝莫名的亲切。

    眼看着天色渐晚,后面排队的葡萄牙人开始骚动。

    天要是黑了,可就看不见了,拿自已还怎么换钱。

    不换钱咋吃饭啊。

    船上的猪食谁爱吃谁吃,他们反正是吃得够够的了。

    大明皇家银行的工作人员却是没有任何要收摊儿的意思。

    因为已经有人在扯线了。

    一个蓄电池,一个led灯。

    开关一开,码头上瞬间亮如白昼。

    一群葡萄牙人下巴都差点儿掉在地上。

    “大人,这是什么东西啊,明明不是火把,为什么能发光呢?”

    葡萄牙人顾不得换钱了,他们迫切地想要知道这是什么宝贝。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