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葡萄牙人买买买

A+A-

    展销会结束,接下来就该朱吾适收割了。

    葡萄牙人不是没有想过把赚到的明币都换成黄金,然后带回葡萄牙。

    穆里尼奥服了他们。

    还是那句话,出来一趟不容易,为什么不利益最大化呢。

    带着黄金回去,就只是黄金。

    带着货物回去,那就是加倍的黄金,甚至是好几倍。

    就这一趟,有些野心不大的船长,后半辈子都可以直接躺平了。

    穆里尼奥成功服了他们。

    没办法,这时候华夏的货物并没有远销海外,葡萄牙人也担心带一船货回去,卖不出去咋办。

    当他们见到朱吾适准备的货物后,卖不出去的想法就抛到脑后了。

    这能卖不出去?

    茶叶不懂。

    但是你看看这布匹,这颜色,这花纹,这质量。

    整个欧洲,找不到比这个更加好的布了。

    贵族老爷们不喜欢就怪了。

    还有这个瓷器,难以置信,怎么做到如此精美的。

    简直就是艺术品啊。

    与这些瓷器相比,什么银盘子,太没有内涵了。

    这要是情人吃饭的时候,掏出这么一套精美的瓷器餐具。

    逼格满满啊。

    就算舍不得用,放在家里欣赏也行啊。

    这是来自古老神秘东方大国的艺术品,漂洋过海才来到这里的。

    这是啥,身份的象征。

    还有丝绸,摸起来光滑又舒适,而且还抗皱,不会轻易褶皱。

    听长期穿着还能辅助治疗皮肤病,使皮肤更加光滑细腻有光泽。

    买,必须要买。

    至于茶叶。

    朱吾适找了几个茶道大师,现场给这些葡萄牙人表演了一下。

    懵逼了,真是太优雅了。

    就这一套法下来,就算泡的是草根,那也是甜的。

    卖它。

    尽管朱吾适对这些商品的定价都不低,依然阻挡不了葡萄牙人购物的热情。

    这买的是商品吗,买的是钱啊,是未来的富裕生活啊。

    为了欢迎他们的到来。

    朱吾适慷慨大方地以八折的价格,每艘船卖给了他们一些玻璃珠子,一颗夜明珠和一个表。

    成本加起来不到五十块钱人民币吧。

    换来的,不黄金万两吧,也有千两了。

    葡萄牙人觉得自已赚翻了。

    朱元璋则是笑翻了。

    五十块换黄金千两。

    那以他家蔡蔡的身家,能换多少黄金。

    算不明白,根本算不明白啊。

    另外朱吾适还高价卖给了葡萄牙人几个太阳能灯。

    就是那种农村挂在院子里的。

    太阳能板放在房顶,灯挂在屋檐下。

    一到晚上,就可以照亮整个院子的那种灯。

    拼夕夕二十块钱一个吧。

    又折腾了几天后。

    葡萄牙人一分钱都没了,全都换成了商品。

    如果不是朱吾适提醒,他们甚至忘了要留点儿钱买补给。

    朱吾适热心地给他们推荐了一些好东西。

    华夏的腌咸菜和腊肉。

    耐放,好吃,还有营养。

    当葡萄牙人知道还有这些东西的时候。

    大脑宕了。

    总感觉他们欧洲人白活了,咋就啥都不会呢。

    腊肉倒还好,欧洲也有类似的处理肉类的方法。

    没有大明的好吃而已。

    腌咸菜可就没有了。

    辣白菜真好吃。

    萝卜干儿也好吃。

    买,多买点儿放船上慢慢吃。

    这下真的没钱了,一分钱都没有了。

    想去粉红泡泡街找姐姐叙叙旧的钱都没了。

    大意了,还没到出发的时候,钱就花完了。

    把刚买的货物再退回去?舍不得啊,万一以后不卖了咋办。

    就在葡萄牙人为钱发愁的时候。

    有人找上了朱吾适。

    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王德发。

    他过来,也不仅仅是为了他自已。

    王德发是带着几个人来到的。最年轻的也得有四十了。

    “大人,这些都是江南的商人,他们想要见您。”

    朱吾适点点头,这个他知道,如果没有他同意,这些人也到不了他面前。

    “你们都是出过海的?”

    这个时间来找他,基本就是跟大海有关系了。

    几人互相对视一眼,最后还是老老实实点头了。

    他们来找朱吾适,还真是跟大海有关。

    这些人私底下都有做走私生意。

    一般都是把大明的商品,走私到日本,东南亚。

    这次过来,第一是探探朱吾适的口风,看看这个海禁到底啥时候能开。

    第二也是想跟葡萄牙人做生意。

    葡萄牙人能来大明,大明人自然也能去葡萄牙了。

    看他们这一趟赚的盆满钵满的,自然也羡慕了。

    如果他们能到葡萄牙去,那不就少了中间商赚差价了嘛。

    而且沿途的收获也是非常丰富的。

    这个时候,从欧洲到华夏,这一路上要经过的地方,才刚刚被搜刮,还是很有油水儿的。

    这帮葡萄牙人之所以收获如此的丰厚,也是因为喝到了头汤。

    土著搜集黄金也是需要时间的啊。

    可能人家积累个几十年的黄金,一天就被抢走了。

    下一批来的人还抢个屁啊。

    江南这几个走私的商人也是想到了这一层,才这么着急,不顾风险地来找朱吾适。

    虽然王德发一再强调,朱吾适并没有要打击走私的意思,相反还有点儿默许的感觉。

    这些人还是有些忐忑的。

    但是最后还是架不住利益的驱使,过来了。

    他们想要的,就是让朱吾适牵线搭桥,让他们跟着穆里尼奥的船队后面,打通欧洲的航线。

    只要航线通了,就算不抢劫,只是把大明的货物运到欧洲卖,再把欧洲的货物运回大明。

    这一来一回,就能赚得盆满钵满。

    朱吾适坐在椅子上,眯着眼,看着眼前的几人。

    几人见朱吾适不话,也不敢吭声。

    气氛一时之间有些僵住了。

    朱吾适还真没有生气,他是在思考。

    大航海时代肯定要到来的。

    大明肯定要把握住这次会的。

    朱吾适本来想的是,像郑和下西洋一样,组建一支属于朝廷的船队。

    但是吧,宝船才刚开始建造。

    更牛逼的海船还在研究。

    朱吾适还好发展大明本土。

    还要对付北元,棒子和日子。

    事儿太多了,一时真顾不上海上的事儿。

    现在这些人既然提出来了。

    朱吾适发现,这未尝不是一个好办法啊。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