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7章 涌浪城

A+A-

    自方诺宴请了四大家主后又过了五天。一辆毫不起眼的马车赶在城门落锁前不紧不慢的离开了庐阳城。



    随着这辆马车的离开,整个庐阳城高层的气氛的便为之一松。



    无他,因为驾驶这辆马车的人乃是老吴无疑。



    老吴现在已经算是方诺身边的一张名片了。基本上有老吴在的地方必定就有方诺。这已经成为了所有人心目中的一个共识。



    再加上许幼翎在车厢中惊鸿一瞥,车中还坐着何人已经无需赘述了。



    可就在所有人都以为方诺离开了乐国时,车厢里的七却是一脸局促的看着对面安坐的许幼翎。



    此时的七早已经改头换面一番,不但穿上了方诺衣服,就连发型也捯饬的和方诺大差不差,再加上两人身形相仿的缘故,若不是近距离观察还真不一定能发现原主早就被掉包了。



    许幼翎似乎看出了七的不安,不由温声提醒道:“一切按你少主吩咐的去做便是了。你如此局促不安难免会被人看出破绽。”



    罢她从包袱里掏出一本书朝他递了过去:“要是觉得无聊就看看话本打发打发时间吧。”



    七恭敬的接过话本谢道:“多谢少主母。属下这还是第一次接到这种任务心中实在是惶恐的紧。毕竟属下对少主的一言一行都不太了解。生怕一不心就坏了少主的大事。可越是担心就越是紧张,届时还请少主母多多提点属下两句。”



    许幼翎摆了摆道:“别想太多。保持一颗平常心即可。”



    “多谢少主母提醒,属下知道该怎么做了。”罢他就低头看向了书页。上面俨然写着白蛇传几个大字。



    枫林晚的表演他自然也是看过的,断章后的痛苦谁看谁知道。如今看到白蛇传全文在此,他自然也来了兴趣。



    “属下放肆了。”七告罪一声后便迫不及待的翻开了书本。



    许幼翎微笑着点了点头,思绪却已回到了几日之前。



    “你先和吴爷回华城。”



    “先?那你呢?”



    “我要去趟柔国。”



    “是有什么特殊安排吗?”



    “我需要你和吴爷引开所有人投在我身上的目光。那个七你记得吧,届时我会让他扮成我的装扮和你们一起回华城。”



    “我一定要回去吗?”



    “只有你和老吴都在,才会让人相信我也回去了。更何况正阳还在华城,我们两个不能就这么一走了之对他们不管不顾了。华城不是我一个人的,你才是华城之主不是吗?”



    “什么时候出发?”



    



    “后天城门落锁前出发。”



    “好,后天我准时到。”



    就这样一招简单的李代桃僵就让方诺彻底隐入了暗中。



    虽方诺和童天元还有霍坤都不认为柔国会做出这种事来,可要是不亲自去查一下他还是不怎么甘心。不管怎么那八艘大船是从柔国出发的总没错。无论事后那八艘大船去了哪里,这都已经是目前所留下的唯一线索了。



    就在老吴他们大摇大摆的从城门口离开之时,一个满脸络腮胡的中年人却踏上了去往柔国的客船。



    这次柔国之行方诺没让任何人跟着。在没有人刻意针对的情况下方诺是不惧任何危险的。哪怕客船在海中间沉了,他都靠着仓库里的那些物资回到岸上。



    霍坤这两天跟在老吴身边也对这位爷的段有了个初步的了解,因此也没有执着的要跟在方诺身边保护。毕竟他脸上那道疤实在太明显了。再怎么化妆也很难掩饰他这个缺陷。



    于是他便先方诺一步离开了乐国去往了柔国,届时两人再想办法在柔国碰头,顺便还能提前在柔国做些布置。



    至于五和六两人在吴安离开后两人就悄悄跟了上去。毕竟六有灰貂在,跟踪个吴安简直是轻而易举的事情。



    若是吴安和那个暗碟一路都没整什么幺蛾子朝华城赶去,那他们也就留在华城待命了。



    可要是中途那个暗碟想要逃跑或是其他,那两人自然就要料理后事了。



    从这里就看出人多的好处了。至少他再也不用像之前那样什么事都亲力亲为了。



    上船后一路都是波澜不惊。在充满酸臭味的大通铺里和一帮商贩挤了两天两夜终于靠近了柔国海岸。



    低调行事才能掩人耳目,要是他真的傻啦吧唧的选择了船上的雅间,那自然少不了多余的目光。毕竟这船可是乐国来的。船上自然也少不了窑姐助兴。而这些窑姐的眼光一个比一个毒辣,虽他自信伪装的不容易被人看穿,可万一呢?



    涌浪城。一座坐落在柔国南部海岸边的一座大城。此城不但肩负了柔国绝大多数商贸货运的转载,还是柔国人士通往他国的一个重要港口。



    毕竟柔国两面环山一面临海,唯有与昊国方向有一个出口。因此柔国中人想要去往他国选择水路往往要比选择陆路更加快捷。



    随着水的一声吆喝过后。船上的客人也都纷纷拎起自己的行李踏上甲板准备上岸。



    方诺跟着队伍缓步走出闷热的船舱,迎面吹来的海风不但没有让他感到任何凉爽反而有一种粘稠的湿热感。



    如今季节已经到了深秋时节了。记得他从大恒出来的时候都还穿着棉衣。可如今抬眼望去,只见码头上那些忙碌的水和工人不是穿着半袖的开襟短打就干脆光着膀子。完全没有深秋已至的那种寒意。



    也正是因为柔国的这种温润气候,才造就了八国中质量最好,品质最高的丝绸锦缎。



    他国若是养蚕采桑每年最多一次。而且原丝的品质还得不到保障。



    而柔国的桑户每年采丝两次只是基操。如有必要的话三次也能做到,只是三次的话就有点伤蚕了。产出的原丝数量多还不,质量还远远超出了其他国家。这就导致柔国的丝绸精缎在八国都属于硬通货。也让丝绸贸易毫无争议的成为了柔国的最大收入来源。



    一年的两次采丝被来往的客商分别称做春丝和秋丝。而现在这时节正好就是柔国秋丝上市的时候。故而整个码头随处可见八国来此求丝的客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