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2章 为村集体购粮?我不行

A+A-

    “五倍这价格,是不是太贵了?”



    老支书有话堵在嗓子眼,有话不出,苏宇明白他想什麽。



    无非就是找苏宇买粮,洪家村他都帮了,没道理不帮村里人,老支书这才找来。



    心中早就想好了,苏宇没道理会拒绝,毕竟你外村人都帮了,一个村的,你没理由拒绝吧?



    可万万没想到,被价格拦住了,人家倒是没拒绝,但这个价格,他接受不了。



    三水湾村跟洪家村不一样,洪家村是大村,村民几千人,所以集体上有存款一千五百元,但三水湾村一共才二百多人,四十口子人,村集体账上有二三百就顶破天了。



    毕竟村集体账上的钱,多数来自於村集体组织打围卖的钱,如遇到洪灾打捞鱼,卖的钱,如村里组织编制箩筐卖的钱等。



    像是冬天,没有农活,可老百姓没有工分,怎麽吃饭?这就需要村里找活给村里人干,也叫创收,共同富裕。



    如编制箩筐,拿出去卖,就是一项收益,村民免费开帮忙,给你开工分,你有饭吃,村集体创收,赚了钱,如打一口井,买一头毛驴,都是在为村里添砖加瓦。



    有的村子甚至可以买拖拉,靠的就是村集体账上有钱,这就叫共同富裕。



    但你村子,没什麽可创收的项目,那当然不如大村长有钱了。



    三百元,八分钱的五倍价格,只能买七百斤粮食,即便按最少的人数,二百人算,每个人平均三斤粮食,够干嘛的?



    这点粮食都不够吃一周的,别压仓保本粮食了,就是应急都不够。



    其实洪家村别看多出来了六千斤粮食,同样不够因为他人多,但甭管够不够,他们已经拿出所有钱来购粮了,不够也没办法了。



    “嗯,是贵了点,但您老也知道,现如今粮食价格疯涨,你想买到粮食,起码需要三倍价格,否则就去粮食局乖乖排队。”



    “听其他村已经有人打地铺去排队购粮了,唉,世道就是如此,没办法。”



    “老支书,您的意思,我明白,但我这边和粮食贩子有些矛盾,怕是要让您失望了,我这边是买不到低价粮的。”



    “唉。”



    苏宇既然开口了,那就是真的没办法了,苏宇自掏腰包补贴洪家村一千四百元,那不是白补贴的,人家半价转让他猎物,苏宇迟早能赚回来,相当於一次豪赌。



    这跟农村给树估价一个道理,农村卖树,不可能让你把树砍了上秤,然後再价格。



    都是一棵树,活的,立在那里,你找个有眼力看看,根据树木的价格估算一个总价。



    合适就卖,不合适你也不用砍树了,它还是活的,我也能继续找下一个买家。



    估错了价,低了你就赚了,高了,你就赔了,但双方需要达成一致,砍了树,自己拉回去上秤,农村是没有磅秤的,只有收木材的地方才有。



    所以全凭眼力,而苏宇和洪家村的合作,更像是在买卖木材,苏宇垫付一千四百元,五个月,每个月平均二百八十元,也就是,只有超出这个价,苏宇才不亏,否则他收不回成本。



    而超过二百八十元,那麽猎物的总重量,按一般的价格计算,需要超过六百斤,否则半价他也收不回成本。



    这就是在豪赌,而且能不能赌赢还不知道,毕竟对方只要懈怠着狩猎,你就收不回成本,何况他们还只是新人,打不了那麽多,谁也不能什麽。



    可人家苏宇敢赌,并且垫付了一千四百元,解决了狩猎队三个多月的後顾之忧,起码两三月内不缺粮食,也就不用解散了。



    



    所以苏宇并不是平白无故补齐差价的,而是可以赚回来的,所以人家才给补齐了,而三水湾的老支书可就抓瞎啦。



    他也想要三倍价的粮食,但苏宇都明言了,他目前买不到便宜粮食。



    想要买可以,五倍价格的,反正他没理由补贴,老支书也不可能逼着人家补贴吧?



    “唉,我在想想办法。”



    “哦,对了,你们是怎麽交易的?如何联系的?不然我换个人去试试?”



    老支书这是打算让开苏宇,直接自己去联系,你们觉得苏宇坑了你,卖他高价,但我们可不认识,不至於连一个村的,你们也坑吧?何况大不了晚上蒙面交易,你也不知道我是哪个村的。



    “啊,可以,不过这事你得问虎子,我却是不知道如何联系。”



    这是实话,如何约定,如何找到粮食贩子,都是事後狩猎队成员自己跟进的,苏宇并未参与。



    “那行,我去问问。”



    告别了苏宇,老支书去了虎子家,一般来,虎子也不知道如何联系,因为这事都是交给狩猎队里的人自己联系的。



    不过上次苏宇购粮,那时候队员放假了,就是虎子去找到那个队员,陪他一起去联系的粮食贩子,所以他还真的记得。



    虎子也没有隐瞒,只如果去的话,最好让秦哥带几个人,带上枪,躲在暗处,以防不测。



    这是经验之谈,因为上次去联系他们,购买一万斤粮食时,虎子听人,那帮人态度大变,相当恶劣,要不是大白天,他都很怀疑对方会对他们下。



    这明苏宇之前购粮确实得罪死了人家,导致报了名号后,对方故意针对。



    他们换了三家,三家态度都不是很好,甚至大门都没进去,传话都是弟传的,态度还极其嚣张。



    压根不像是做生意的,之前合作可不是这样的,那对待大客户,不态度温和,起码不会恶劣。



    他怕不提醒老支书,一旦透露了哪个村的,对方会吓死,毕竟老支书都一把年纪了,可经不起他们折腾。



    “放心,我交给秦向阳亲自去办,他办事,稳妥,我放心。”



    秦向阳是当兵的出身,还是侦察兵,那就是兵王啊,是杀过人的,何况他底下除了虎子他爹,清一色的年轻壮伙,二十多人,足够应付了。



    苏宇没有陪着去虎子家,村支书换个人去购粮,看看能不能以三倍价格购粮,苏宇并不抱有太大希望。



    市面上,确实有三倍价格的,但那都是分给他们下的粮食贩子,属於贩,而苏宇给老支书的这三家,属於粮食贩子的东家,没有几万斤,人家都不带搭理你的。



    这帮人最会压价,抬价,几百,几千斤,他们肯定是五倍价格出,只有过万斤,才会考虑三倍价,如此操作,才能尽快出货。



    贩们三倍,便宜,但货不多,每次交易也就几十斤,多的也就一百斤,都是类似於去黑市买粮,多了你也弄不走。



    这叫风险平摊,而你想购买过万斤,和他们贩合作,压根不行,没那麽多货,只能找他们,这就形成一个共识,买过万斤的,找他们,买几百斤的,找贩。



    像是三水湾村这种,几百斤,不足千斤的,能给你按四倍算就不错了。



    人家压根不想卖给他们,因为要的太少,风险还大,只有一口气几万斤的,他们才愿意搭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