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带领钱氏三兄弟,确定种植计划

A+A-

    “妙啊妙啊,俺怎么就没想到呢,多亏二柱兄弟指点,那俺以后就正式改名为钱袋子!”

    可惜,钱串子刚完,就被他旁边的一个同村男人给推了一下。

    “串子哥,你怎么能叫钱袋子呢?你难道忘了,俺大名叫钱袋,名就叫钱袋子,你怎么能抢俺的名字呢?”

    旁边的的另一名同村男人也道:“按照你们那样,俺还叫钱罐子呢?不还是一样穷得铃铛响?”

    “所以起再好的名字都没用,还是找准挣钱的方向,跟对人才能挣大钱!”

    李二柱在旁边都听傻眼了。

    他们三人的名字,竟然依次是钱串子、钱袋子、钱罐子!

    三个“财气四溢”的名字,围绕在他身边,这是预示着他李二柱真的要赚大钱吗?

    可忽而一想,他反而是有些泄气地道:“唉,果然还是钱罐子你的很对,名字真的不重要,找准挣钱的方向,跟对人才重要!”

    “毕竟,钱串子容易断,钱袋子容易烂,钱罐子容易碎,这世上真的就没有十全十美的名字!”

    李二柱忽而极其巧妙的总结道。

    这也让对面的钱家村来的三人,瞬间兴奋起来,盯着他,齐声道:

    “所以,二柱兄弟,你既然看出我们三人的问题,这是愿意给俺们三人指明方向,做俺们三个能誓死追随的那个人吗?”

    三人完,眼神齐刷刷的看向李二柱。

    这瞬间给李二柱带来了很大的压力。

    既然金线莲很难在山上挖到了。

    一时间他也想不到什么别的可挖的药材。

    再了,人家夏朝阳医师目前以收金线莲为主,虽然也过收其他的药材。

    可这这个“其他”,所包含的药材种类就多了。

    万一费尽心思挖来的药材,人家夏朝阳医师根本不收。

    那他们可就等于白干了。

    目前,李二柱看似是在帮钱串子他们想对策。

    实则反过来也是帮他自己。

    想来想去,李二柱忽而想出了一个不是办法的办法。

    那就是带领三人研究一下金线莲的种植方法。

    反正他那两亩田地,因为大豆收割,早已空了出来。

    刚好用来当研究金线莲如何种植的试验田。

    按照金线莲目前那高昂的价格。

    如果这项研究成功了,给几人所带来的回报,绝对是很可观的!

    并且,李二柱还从夏朝阳那里得知,金线莲属于濒危药材,如果他能研究种植成功。

    就等于拯救了这一药材品种。

    到那时,除了收益,造成的轰动效应,不仅是镇上,就是城里的药材专家,也会争相参观了解。

    一想及此,李二柱便把三人召集到窑洞里,很是神秘的声道:“既然挖不到金线莲,那我们就种植金线莲,你们觉得怎么样?”

    “什么?种植金线莲?那可是珍贵稀少的药材?俺连种地都种不好?又怎么去种植金线莲呢?”

    “是啊,金线莲都藏在深山里,可见它对环境的要求还是很高的,咱们真的能种活吗?”

    “再了,俺们三人试过了,山上就连金线莲的影子都找不到,这种植也需要药材苗子啊,想种也没得种呀!”

    钱家村三兄弟一听李二柱要种金线莲。

    挨个的给李二柱泼起了冷水。

    “我你们哥几个能不能点声,你们生怕别人不知道咱们的秘密计划吗?”

    “这金线莲可是珍贵药材,就算种植也得秘密的进行,不然十里八村的村民知道了,都冲过来偷抢,那我还们还不是白种了?”

    李二柱忽而严肃起来,教训了他们三人几句。

    这让三人在钱串子的带领之下,立刻向李二柱解释起来。

    “二柱兄弟,俺们那不是替你着急吗?”

    “谁不是呢?毕竟种金线莲那也是二柱兄弟,你这种专业人士做的事情,俺们也是帮你干个活,具体主意还是要您来定夺!”

    “至于我刚刚的金线莲苗株的问题,俺们三人找不到,并不代表二柱兄弟您就找不到呀,相信你肯定有我们所不知道的法子!”

    三人解释完之后,李二柱这才平静一些。

    “行了,你们三个的想法我知道了,眼下我的计划也只是处于初级阶段!”

    “具体的我还要等哪天见了夏老爷子,打听一些金线莲的种植方法之后,我们才能一块合计!”

    “至于种植的地点,初步定为我刚完成收割的那两亩地。”

    “你们这次回去可以继续寻找金线莲,同时也可以尝试挖一些简单常见的药材,我争取帮你们卖给夏老爷子,也足以让你们先赚一些了!”

    “嗯嗯,那就先感谢二柱兄弟了,俺们仨就先走了。”

    听李二柱一五一十的安排完。

    钱串子三人也就骑着电瓶车开路了。

    他们这次的石头村之旅,虽然没有立马创造收益。

    但对于一直怀揣发财梦的钱家村三组,至少收获了一份希望!

    三人走后,李二柱也暂时的将种植金线莲的事情放在了脑后。

    夏朝阳老爷子是这方面的专家,在没有见到他之前。

    任李二柱无论怎么去琢磨,都属于浪费时间。

    既然如此,他还不如想想眼前的东西。

    他看了一眼眼前堆积在一起的大豆秧,想要收获大豆,必须要经过最后一道程序。

    那就是给大豆脱粒!

    虽然农村流传着最简单的脱粒的方法,那就是用棍棒捶打大豆的豆荚。

    但那样也太浪费人力了,被李二柱给排除在外了。

    他决定还是去村长家,借他的拖拉,打算借助械的力量来脱粒。

    俗称打场。

    正是用拖拉一遍遍的碾压大豆秧,从而强行起到脱粒的的效果。

    而开拖拉,在石头村除了石大昌,几乎没有第二个会开。

    那是因为,除了他别人根本没有会接触这个大家伙。

    因为石大昌还得忙于联系打井队,无暇顾及这边。

    所以,李二柱决定趁此会,学会驾驶拖拉。

    自己家的活自己干,不至于欠别人的人情。

    再加上,他后面还要带领村民大力发展农业。

    作为带头人,他不可能连一辆拖拉都不会开吧?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