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不要忘了国内的读者

A+A-

    “骚瑞,迈英格丽是颇尔。”

    徐谨言见势不妙,马上丢下一句话,钻进了留学生的人堆里。

    “什么鬼?

    一个北美畅销榜榜首的作家,他不会英语?

    是我的耳朵出了问题吗?”

    “你没听错,他确实他的英语不好。。。”

    另外一名记者看着已经消失在人群里的徐谨言,叹了口气。

    “真见鬼,刚才差点信了他的鬼话。。。”

    “我也是,刚才那群留学生英语就不好,没几个能的清楚的,徐刚才他英语不好,我居然信了!”

    “我也是,要不是马上想起他是畅销榜的着名作家,我就被他骗了!”

    “的好像没被骗一样。。。”

    “你不也被骗了吗?”

    “我那是反应慢。。。你们才被骗呢。。。”

    此时,原地只剩下一堆记者在面面相觑。

    “等等,你去哪儿呢?”

    就在徐谨言准备溜之大吉的时候。

    余处长突然出现在了他的面前。

    “还有什么事儿吗?”

    徐谨言诧异的看了看面前的余处长,又看了看刚才俩人的位置,差了几十米,他怎么秒过来的?

    “别着急走,先生一会儿估计要跟你聊聊。”

    余处长吐出最后一口烟,白色的烟气和寒冷的空气马上混合在一起,久久不愿消散。

    “那?去哪儿?”

    徐谨言跺了跺脚,d的温度没有到零下,身上倒是特意穿了临时买的羊毛大衣,不算冷。

    可脚下却是普通的皮鞋,就算裹了两双袜子,也有些受不住寒气从脚底板往上钻。

    “走,去房子里喝点热茶。”

    余处长指了指白屋子。

    “茶还是咖啡?”

    很快,徐谨言跟着余处长走进了白宫。

    虽然不是被主人邀请进来的,但好歹也算是进来了不是?

    就在一个用来待客的书房里,一位精干的白人女士,也许是管家,也许是工作人员。走到两人面前问了一句。

    “茶,不加糖,谢谢。”

    余处长笑着对工作人员点了点头,便毫不客气的坐在了沙发上。

    “你看起来很有经验。”

    徐谨言接过泡好的红茶抿了一口,熟悉的味道伴随着热流顺着口腔一直流淌到肚子里。

    再加上屋子里温暖的空调,让刚才差点冻掉的脚,终于舒服了起来。

    “没办法,待久了就知道老米的口味跟咱们的差很多。

    就这个,还是碎茶。

    回头去办事处,我给你拿点好茶。”

    余处长也是双抱着茶杯在暖。

    听到徐谨言的话,笑眯眯地解释了一句。

    “那感情好,来米国别的都还好,就是没有茶,可太难受了。”

    徐谨言也不客气,当即就点点头。

    “吃的还习惯吧?”

    余处长也不见外,继续聊着天。

    “还好,刚来的时候天天吃肉,好好过足了瘾。

    到现在天天啃沙拉。”

    徐谨言走到窗户前,看着外面正在散场的记者和打扫场地的工作人员,一口一口的抿着热茶。

    “哈哈哈哈,看来你日子过的还不错,老米就是这样,肉比蔬菜多、还贵。

    我们刚来的时候,也是吃不惯,不少人都瘦了十几斤呢。

    后来还是从唐人街找了厨子,才好起来的,对了,会自己做饭吗?”

    余处长顿时哈哈大笑了起来。

    “还好,我现在有个管家,做的菜不错。

    前阵子我去三藩市的唐人街买了不少国内才有的调味料什么的。

    现在偶尔也能吃上一顿熟悉的味道。

    就是没想到一瓶酱油居然要两刀!

    要知道一张电影票才四刀而已。”

    徐谨言一起买油盐酱醋,顿时就想起了上个月。

    当时自己实在是嘴馋的不得了,跑去唐人街过了一把嘴瘾。

    哪里想到随便点的鱼香肉丝和宫保鸡丁,难吃的要死的同时,价格还死贵!

    一份三刀!

    徐谨言哪里受过这种气?

    贵也就算了,你起码把味道做好啊?

    没想到跟人家老板娘一聊,才知道他没提前打招呼,人家是按照b和白人的口味给他做的菜。

    等知道他是刚从国内来的时候,又让老板重新给炒了两个菜。

    一个简单的西红柿炒鸡蛋,一个青椒肉丝。

    这次的味道是正了,但价格嘛。。。也是一份三刀。。。

    算上刚才味道不好的菜,一顿中餐吃了他3刀。

    没错,米饭还收了他一刀。

    就这样,来自闽省的老板娘还,这是看徐谨言是自己人才做的菜,一般人压根就吃不到正宗的中餐,全是改良过的菜。

    听得徐谨言几乎是泪流满面。

    最后老板娘听他是学生,便送了一碗紫菜虾米汤。看的旁边的几个白人哇啦哇啦乱叫,非要也来一份。

    不过他们就没徐谨言免费的福利了,一碗一刀!

    谁知道几个老外喝的直伸大拇指,问这个汤叫什么名字,下次还要。

    吃饱喝足后,徐谨言多掏了两刀,给了十五刀,问了一下买油盐酱醋的地方。

    然后也不管牌子什么的,但凡是熟悉的调料,瓶瓶罐罐什么的,一下子买了上百刀。

    在国内几毛钱一瓶的酱油,这边两刀一瓶。

    不过幸好味道还算正,不然徐谨言非得气死不行。

    “哟,混的不错嘛,管家都有了。

    看来你写书挺赚钱啊?”

    余处长愣了一下,话的时候明显有些羡慕了。

    “还好,还好。

    也就是赚点钱。

    咱们晚上都什么安排啊?”

    徐谨言嘿嘿一笑,打了个马虎眼,当即就转移了话题。

    “吃吃喝喝呗,还能有什么。

    然后就是去肯尼迪中心,那里晚上会有晚会,表演什么的。”

    余处长深深地看了徐谨言一眼后,也没多问,跟着聊到了别的地方。

    不知不觉,时间走到了六点。

    “徐你这个燕大的高材生,不错、不错。看起来很精神嘛!”

    会谈结束后的希贤先生,刚从白宫出来就看到了站在门口的徐谨言,招了招。

    “是我。”

    徐谨言当即一路跑走到了先生跟前。

    “原先在国内的时候,看过你写的几本书,写的很好嘛。

    现在出了国,做了留学生,还有没有在写书啊?”

    此时车队已经再次停在了白宫前面的草坪上。

    希贤先生直接让徐谨言坐在了自己身旁的位置上。

    当车队开出白宫的时候,徐谨言透过车窗看到,外面不少华裔和华侨举起红旗在道路边上呼喊着。

    也幸亏此次安保人员数量够多,甚至骑警都来了,在路旁建立起了隔离带,不然怕不是要被人群围起来了。

    “也有写,不过写的都是英文书,侥幸有两本登上了纽约时报的畅销榜。”

    虽然不知道此次见自己是有什么原因,可徐谨言自然不会隐瞒,反而骄傲的挺起了胸膛。

    “诶哟,伙子不错嘛。

    看起来是个文人的料子,那你出了国后,还有没有给国内投稿啊?”

    希贤先生听到这句话,上下打量了一下徐谨言,笑了笑。

    “没有。。。”

    徐谨言坐在位置上刚稳下心神,闻言下意识摸了摸鼻子。

    最近几个月都忙着赚美刀,国内自然就没怎么关注。

    “要我,该写还是要写的嘛。

    你有这么好的条件,国人也都很喜欢你的书,不要忘了国内的读者才是。”

    希贤先生笑了笑,从口袋里摸出了两支烟,还给徐谨言递了一支。

    在国内的时候,徐谨言也是发表过好几篇的,有当幸福来敲门、潜伏、亮剑、活着。

    没错,也都是前世穿越后带来的福利,在年凭借如同bg一般的记忆力,考上了燕大,成为了国内火热的着名作家。后来还被文联和作协吸纳,并拿到了副科级待遇。

    也正是因为如此,才获得了公派留学的会。

    “没问题,既然先生您开口了,那我肯定要继续写。

    就是不知道先生有没有喜欢的题材?”

    徐谨言心中一阵激荡,没想到,自己写个,居然让希贤先生都知道。

    这穿越的福利,真的是没话。

    也不敢自己不抽烟,老老实实接过,然后拿在里。

    “我看你之前写的那本亮剑就很不错嘛。

    抗日战争虽然不够写实,可精神却格外的鼓舞人心,尤其是后半段。

    敢于揭露黑暗,直指人心的那部分,我看就很好。

    如果可以的话,类似的题材,也不是不可以嘛。”

    希贤先生点燃香烟,抽了一口后,笑着道。

    是的,虽然徐谨言写的那部亮剑最后删改了不少,可在编辑的要求下,又多少提及了一些。

    亮剑这本书在国内一经发布,迅速就造成了巨大的轰动,销量一个月就过了百万,甚至还登上了诸多报纸。

    “没问题,那就再写一本战争题材的,更深刻一些,更鼓舞人心一点。”

    徐谨言点点头,马上就想到了那一部曾经火遍全国,甚至到了2世纪,还经常被人拿出来当梗的那部影片。

    “听你现在在米国也非常受欢迎,成为了北美着名作家,怎么样,有没有考虑以后怎么安排啊?

    是回国呢?还是想留在美利坚,继续发光发热啊?”

    这次先生的来访,影响巨大,车队经过的路边,全都是熙熙攘攘的人群。

    为了保障安全,每个路口都有大量的骑警和警察守卫,道路两边也都拉起了警戒线。

    就在徐谨言感慨自己居然也能蹭到礼宾车队坐的时候,希贤先生突然来了一句。

    p:没状态,码出不出来字,再请假一天,只有一更,明天恢复正常更新。

    实在没想到这次感冒来的如此猛烈,实在抱歉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