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9章 孙钊招供

A+A-

    易欢的段,孙钊根本就遭不住。



    都没用易欢出全力。



    孙钊就已经竹筒倒豆子,全都招了,甚至连一些闺房秘事都一字不落。



    很快,易欢就拿着厚厚的招供书,去找了顾沉。



    顾沉正和顾时在一处商议要事。



    便一起看了招供书,还听易欢从头到尾的细细讲了一遍。z



    书房内,沉默可闻落针。



    三人谁也不话。



    良久后,顾沉这才摩挲着招供书,眉头微微蹙着:“又是二皇兄”



    顾时眉头也蹙着:“皇兄此番南行,所遇事情良多,但兜兜转转,最终都扣到了二皇兄头上。”



    “不是我瞧不起二皇兄,我觉得他根本没这么大的能耐。”



    “禁药有他,私矿有他,走私有他,苗蛊有他,操控整个江南,也有他”



    “他要真有这么大的能耐,早就是太子了。”



    “何至于不温不火到现在?”



    顾沉点点头:“你的有道理,但是眼下所有证据,都指向了二皇兄。”



    “我们没有半点儿证据,能为他开脱一二。”



    “也没有证据指向其他人。”



    “如果这一切并非是二皇兄所为,那幕后之人,实在是太谨慎,也太狡猾了。”



    顾时的指,轻轻敲着桌面:“是啊,太狡猾了。”



    随即又抬眸:“要写奏折吗?”



    顾沉放下里的招供书,道:“肯定是要写奏折上报的。”



    “江都发生的事情,我若敢隐瞒,日后父皇知道了,你我都讨不了好的。”



    “至于过程”



    “就如实写,这本招供书也如实递上去。”



    “到时候,父皇要如何处置,做何种论断,都与我们无关。”



    顾时点点头:“好,一切都听皇兄的。”



    很快,顾沉写好了奏折,然后命人快马加鞭的送了出去。



    与顾沉的奏折,一起到京城的,还有顾烬的奏报。



    养心殿内,明德帝先看了顾沉的奏折,又脸色阴沉的看完了顾烬的奏报。



    大怒。



    无论是顾沉的奏折,还是顾烬的奏报,都明晃晃的直指顾暄。明德帝虽然大怒,但也有脑子。



    他的这个二儿子虽然有野心,最近也折腾了不少事情。



    但并不是个厉害的。



    若是只沾一点儿,他是信的。



    可若这全部都是他干的,他还真不信。



    不信归不信。



    但眼下证据确凿,人证物证俱在,他必须要好好审问一番才行。



    很快,到了第二日上朝之时。



    明德帝脸色阴沉。



    朝堂之上,所有臣子都感受到了明德帝那阴沉的气息,谁都不敢开口话。



    一个个,都低头不语。



    明德帝目光沉沉的扫过众人,最后目光落在顾暄身上。



    顾暄心头一跳,不由自主的吞咽了一口唾沫。



    脑子里飞快的回想起自己最近的所作所为来。



    确实是张扬了一些。



    但,并未干什么特别出格的事情啊。



    “顾暄,你可认罪?”明德帝终于开口,声音冷冽如冰。



    顾暄腿一软,扑通一声跪下,声音颤抖:“儿臣不知犯了什么过错,还请父皇明示。”



    同时,一颗心不受控制的怦怦乱跳。



    明德帝冷哼一声:“你与顾燃狼狈为奸,在江南胡作非为,你可认罪?”



    



    顾暄闻言,顿时懵了。



    和谁?



    顾燃?



    他和凌王叔可不熟,平时见面都不了两句话的。



    怎么可能狼狈为奸?



    而且,还在江南胡作非为?



    他京城都还没玩转儿呢,哪有空去什么江南?



    自己确实干了一些不好的事情,但都和凌王没关系,更和江南没关系。



    认什么罪?



    父皇这是睡懵了?脑子也不好使了?



    顾暄心里这样想,嘴上可不敢这么,忙叩头道:“父皇明鉴,儿臣没有啊。”



    “儿臣与凌王叔,平日里并没有什么交集。”



    “怎么可能狼狈为奸?”



    “而且儿臣自幼就待在京城,除了跟随父皇外出走过一圈儿,其他时候从未离开过。”



    “又怎么可能去江南胡作非为?”



    “儿臣冤枉啊。”



    顾暄砰砰磕头,连声喊冤。



    其他臣子则是面面相觑,一时间没闹明白,这位二皇子到底是怎么触怒龙颜的。



    戴着面具的顾景上前一步:“父皇,您先息怒。”



    顾暄见到顾景站出来,感激的一笑。



    顾景根本没看顾暄,而是自顾自的道:“您二皇兄与凌王叔狼狈为奸,是怎么回事儿?”



    “凌王叔不是已经伏法了吗?”



    “而且事情已经过去了那么久,怎么又扯到二皇兄头上了?”



    “会不会是底下的人弄错了?”



    顾暄闻言,也拼命点头:“父皇,这是谁给您嚼舌根的?儿臣绝对没有和凌王叔狼狈为奸。”



    “儿臣也绝对没有在江南为非作歹。”



    “儿臣对天发誓。”



    着,顾暄举起三根指,然后又看向明德帝:“父皇,这是不是九弟胡的?”



    他也是突然想起来,九弟不是奉命南下的吗?



    如今父皇又提及江南的种种。



    定然是九弟使的段。



    对,一定是他。



    想到这里,顾暄的表情变得愤愤的:“父皇,九弟定是怨恨儿臣之前抢了他的功劳,所以特地在父皇面前抹黑儿臣的。”



    “他的话,不可信啊,父皇。”



    明德帝蹙起眉头:“你什么?你抢过老九的功劳?”



    “什么功劳?”



    顾暄猛地捂住嘴,眼睛滴溜溜的转着:“没,没有,儿臣,儿臣糊涂了。”



    “刚刚,刚刚都是胡言乱语的。”



    “儿臣绝没有勾结凌王叔,更没有在江南犯事儿。”



    “还请父亲明鉴。”



    “不要听信九弟的胡言乱语。”



    “儿臣一向老实本分的,绝不敢惹是生非。”



    明德帝眉头蹙的更紧了:“朕在问你最后一次,你抢了老九的什么功劳?”



    顾暄抿着唇,低垂着头,半晌没敢话。



    明德帝语气越发冷了:“你是想让朕自己去调查清楚吗?”



    “到时候”



    顾暄忙的砰砰磕头:“都是儿臣的错。”



    “是儿臣当时年少无知,并不是故意而为,那年北疆战乱,那封情报是九弟拼命送去的。”



    “送出去后,九弟受伤昏迷,儿臣,儿臣只是一时糊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