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弹劾

A+A-

    “啪!”朱元璋听了这话,脸上立刻露出了愤怒的表情。

    狠狠的拍了一下桌子。

    “混账,用自己的权势愚弄百姓,来赚钱,你就不感觉到羞耻吗?”朱元璋怒道。

    他原本以为文启如此有才华,在培养日后必然能够成为大明的栋梁之才。

    却没想到文启这般投倒把之徒。

    居然连百姓都敢糊弄。

    这样的人他必然是不会重用的。

    无论他多么有才,毕竟这样的人爬的越高,对百姓就越不是一件好事。

    越是会鱼肉百姓。

    不仅不会重用,他还欲除之而后快。

    给天下的贪官来看一看。

    鱼肉百姓到底是个什么结果?

    所以他此时心里既悲伤又愤怒。

    朱元璋见文启不话,又问道。

    “你可知罪?”

    “微臣不知!”文启开口道。

    “什么?”朱元璋瞪大了双眼,他万万想不到文启居然如此有胆量。

    在他面前如此蛮横。

    “如今人证物证聚在,你居然还不认罪?”朱元璋怒道。

    “别以为你是太子的老师,咱家就不敢杀你了。”

    “微臣不知!”文启继续道。

    他知道这个时候不是认怂的时候。

    若是这个时候认怂,朱元璋恐怕立刻会把人把他抓进大牢。

    此时文武百官还都在朝堂。

    看着文启的表现,不少人都有几人得意,更多的人是震惊。

    得意的自然是徐达一派的人。

    可以是他们一策划的此事。

    想要通过这件事情直接扳倒文启。

    原本在他们看来这件事情还是有几分难度的,毕竟文启终究不是钱家之人。

    而且他们找了许久也没有找到二人之间有什么经济往来。

    文启自从当上太傅之后,并没有收过钱家一分钱,所以怎么样也算不上贿赂。

    如果文启一口咬定这件事情和他没有关系。

    那么即使是朱元璋在这里也很难定罪。

    但是他们没有想到文启居然承认了。

    而且承认的如此干脆。

    在他们看来只要文启承认了,那么这件事情就已经结束了。

    勾结商人,鱼肉百姓,这是朱元璋最愤怒的事情。

    朱元璋一定会狠狠的处罚文启,甚至有可能直接将他斩首示众。

    可他们就连他们也没有想到这件事情居然还没有完,文启居然承认了此事,但是在朱元璋面前拒不认罪。

    如今连他自己都承认了,更何况还有他们提交的人证和物证。

    他们实在想不到问题怎么的意义,只是觉得文启有些傻。

    如果此时他跪下来求情的话,朱元璋不定会将他关进牢狱之中。

    他是太子的老师,如果太子出面求情的话,不定会留他一条命。

    而他现在居然当着满朝文武的面概不认罪,这可是触碰到了朱元璋的逆鳞。

    恐怕这下子文启必死无疑了。

    对于其他人他们也惊讶于文启的勇气。

    在这个朝堂上除了言官,还没有几人敢于反驳朱元璋。

    不过他鱼肉百姓实在也算不得什么好官。

    “好好好!”朱元璋道,“你倒是有几分胆识。”

    “那咱家就问你,你为何不认罪。”

    “不知陛下可有注意掺了糟糠粮食的价格?”文启立刻开口道。

    “价格?”朱元璋看向满朝文武。

    却没有一人敢于直视他的眼神。

    朱元璋这才意识到,这些人并非是没有注意到价格,而是在上奏的时候都有意的把价格给抹去了。

    “这和价格有什么关系?即使价格低也不能卖给百姓才有糟糠的粮食。”朱元璋道。

    “我们卖给百姓粮食的价格是平时粮食价格一半。”文启道。

    “而那些粮食里面大部分只掺了一把糟糠。”

    “而且大多都是我们自己添的。”文启站在朝堂上,不卑不亢的解释道。

    “自己添的?这不是糟蹋粮食吗?”朱元璋的眼神充满的愤怒。

    几位官员对视了一眼,眼神中都是讥笑,他们没有想到文启居然是直接往枪口上面撞。

    “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名正言顺的将粮食的价格降下来。”

    “才会有更多的百姓能够吃得上粮食。”文启解释道。

    “啪!”

    没有想到朱元璋听完文启的话更加的愤怒。

    “你这是什么意思?难道我大明的首都还有百姓吃不起好的粮食?”

    此时在场的所有官员都沉默了,他们有不少人都知道应天有不少的流民。

    但是朱元璋却根本不知道此事。

    “是!陛下,你可知这城中有多少流民?”文启直言不讳。

    “不过有二三十耳。”朱元璋自然是不知道城中流民的数量的,但是自然不能自己不知道。

    于是便按照自己的想法,随口道。

    “陛下,城中的流民恐怕两三千都不止。”文启继续道。

    听到文启所的数字,朱元璋也震惊了。

    他扭头看向文武百官。

    文武百官全部都低头没有人敢话。

    “文启所言是否属实?这城中真有两三千流民吗?”朱元璋问道。

    见无人应答,朱元璋直接喊到:“刘基,你来告诉咱家。”

    他知道刘基和文启之间并没有什么牵连。

    二人既没有仇,也没有交际。

    自然不会偏袒文启。

    “回禀陛下,近日许多地方都有大旱,城中流民确实如文启所言,不止两三千。”

    “什么!”朱元璋现在已经出离愤怒了。

    他没有想到这一个应天居然有两三千的流民。

    而他对此居然丝毫不知。

    他的眼线遍布应天的各个角落。

    他自以为自己无事不知,无事不晓,整个应天都在他的掌握之中。

    却根本不知道应天还有这么多的流民,连饭都吃不起。

    如果不是今天文启将此事告诉了他。

    不定他一辈子都会被蒙在鼓里。

    “咱家轻徭役赋税,为何还是有这么多百姓吃不起饭?”

    “为何还有那么多百姓流离失所?”朱元璋问道。

    他像是在问诸位大臣,又像是在问自己。

    “陛下,恕微臣直言,陛下所谓的轻赋税,根本对于普通百姓没有丝毫的帮助。”

    现场鸦雀无声之时,只有文启开口了。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