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A+A-

    朱元璋听到这话,整个人都愣住了。

    既然让他去处理这件事,自然是默认他无罪。

    若他有罪的话,朱元璋也不会让他去处理这件事。

    “葫芦里面买的什么药?”这下就连朱元璋都摸不清文启的想法了。

    “不愿意出来,难道还让咱家亲自去请他?”朱元璋道。

    “既然愿意待,那就让他待吧!”朱元璋道。

    “我看他愿意待到什么时候?”朱元璋道。

    陈路看着面前的文启,一时间也有些难以置信。

    他无论如何也不会想到文启居然又回来了。

    前些日子看到文启在刑部面前宣读圣旨,觉得文启无论如何都不会再回来了。

    但是却没想到这才过了两天,文启居然又回来了。

    “先生,怎么又回来了?”陈路问道。

    “陈大人。”文启一眼就认出了,面前的陈路。

    自从他入狱以来,监狱里的一切都是陈路安排的。

    虽然他刚进监狱的时候陈路对他态度十分不好。

    不过对他来,也是无所谓的事。

    “我的案件还在调查中,只是奉旨做些事情,事情做完了,当然就回来了。”文启道。

    “我的牢房还留着吧!”文启问道,“住了这么久,都有感情了!”

    陈路看着面前的文启,额头上满是黑线。

    不知道文启是真傻还是假傻。

    既然朱元璋将事情交给他来办,自然是默认了他无罪。

    估计连朱元璋都没想到文启居然会回监狱。

    但是文启让他做的事情,他却不敢有丝毫的怠慢。

    他连忙道:“没有!”

    他倒不是故意给文启留着,只是近日确实没有如此身份的犯人。

    “好!那走吧,陈大人!”

    文启轻车熟路的朝着牢房走去。

    陈路无奈只好跟在文启后面。

    看着文启兴高采烈,陈路的脸上却面无表情。

    仿佛要去坐牢的不是文启而是陈路。

    文启驾轻就熟的走进了监狱,立刻躺在了监狱的床上。

    “熟悉的感觉!”文启笑道,“麻烦陈大人了,记得锁门!”

    陈路点了点头,将监狱的锁了上去:“那文先生,就暂且在此休息,有事了叫我!”

    陈路恭敬道,扭头便走。

    估计是走的太急了,居然把钥匙掉了下来。

    而且没有发现,渐渐的走远了。

    文启自然明白陈路的意思,上前捡起钥匙,放在中把玩着。

    ”算算日子,也快了吧!”文启心想。

    文启躲进监狱与其是避风头,倒不如是不想被卷入政斗。

    算算日子,淮西派和浙东派第一次正面的交锋马上就开始了。

    这个时候,文启一不心就会被卷进去。

    到时候在想抽身,恐怕就没有那么容易了。

    倒不如在监狱里面躲上那么一躲。

    这里有吃有喝,还清净。

    倒是个不错的选择。

    与此同时,刘府。

    宋濂,刘伯温二人正在谈话。

    “李彬这样的人,以权谋私,死有余辜!”刘伯温道。

    “确实如此!”宋濂也点了点头,“只是刘先生,这天气真的会下雨嘛?”

    宋濂望着窗外,今日窗外的天气依然十分晴朗。

    完全看不出丝毫要下雨的迹象。

    刘伯温听到宋濂如此问,神色也有几分尴尬,一时间没有什么言语。

    宋濂也隐隐有些担心。

    刘伯温作为御史中丞兼太史令是言官的首领,负责监察百官。

    经过调查,一位叫李彬的官员贪污受贿,以权谋私。

    刘伯温就找人把他关了起来。

    然而李彬这个人的来头倒是不。

    他是李善长的亲信。

    李善长为了救他,便找到刘伯温,希望刘伯温能够从轻发落。

    然而刘伯温却执意要求杀了李彬。

    到不是想要故意和李善长唱反调,而是因为大明律法,此人确实该诛。

    并且刘基还把此事告诉了朱元璋。

    朱元璋平日里最恨贪官。

    自然不会轻饶了李彬,立刻下令刘伯温处死李彬。

    当时已经数个月没有下雨了,而朱元璋便让刘伯温求雨。

    当时刘伯温正处在求雨时期,李善长便对刘伯温:“先生真正求雨,这个时候杀人不合适吧!”

    李善长确实不愧为淮西派的首领。

    一下子就找到了朱元璋和刘伯温当时最关注的点,便是求雨。

    只要刘伯温在意此事,不杀李彬,他便可以借此会将李彬救出来。

    即使可能再也做不了官,但也总比丢了性命好。

    他倒也不是那么在乎李彬的命,而是如果李彬被浙东派的人杀了,那么以后谁还敢给他卖命。

    但是他还是低估了,刘伯温的信心,刘伯温收到消息之后,只了六个字:“杀李彬,天必雨!”

    随后,他便下令处死了李彬。

    丝毫没有顾忌李善长。

    李善长自然对此怀恨在心。

    本来浙东派和淮西派两家便不对付。

    出了这件事之后更是冲突不断。

    此时无论是淮西派还是浙东派,最关注的只有一件事情,就是天到底下不下雨?

    刘伯温既然了杀了李彬天必然会下雨。

    那么如果天真的下雨了,便是刘伯温杀的对,杀的好。

    替天行道,惩奸除恶。

    要是不下雨的话,便证明刘伯温杀错了人。

    在求雨的时候不该杀人。

    到时候淮西派只需要紧紧抓住一个点,就有办法处理掉刘伯温。

    即使不能免了他的官职,至少会让朱元璋责罚他。

    毕竟今年国家干旱能否下雨关乎着百姓的命运。

    即使人力不能胜天,但是总得有人来背锅吧。

    而刘伯温了这种大话,若天真不下雨的话,朱元璋一定会让他站出来背锅。

    刘伯温当然也深知此事。

    他从饱读诗书,对天文和地理也颇有了解。

    他杀李彬的时候夜观天象,认为至少有七成的把握会下雨。

    方才了那句话。

    结果却没想到天不遂人愿。

    老天爷偏偏就是一滴雨不下。

    “果然非人力所为之。”刘伯温轻轻叹了口气。

    “不过我并不后悔,李彬这种恶人,杀一个世间便少一个。”刘伯温道。

    宋濂听到这话也是叹一口气。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