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奖励还是惩罚?

A+A-

    “你发现了什么?”朱元璋连忙开口问道。

    “那名杀。”是皇宫中的一位太监。

    “什么?”听完此话之后就连朱元璋都有几分震惊。

    “你是那名杀是宫中的一名太监,这怎么可能?为什么一名太监会去刺杀文正?”

    锦衣卫脸色也是十分的尴尬,他知道这种话出来别朱元璋就连他自己都有几分不信。

    但是这已经是锦衣卫全部人调查的结果,杀的身份已经确定了,正是皇宫中的一位太监。

    “哪位太监是服侍谁的?”朱元璋开口问道。

    如果知道太监到底是服侍谁的,那么恐怕这件事情就不会就能够找到一些相关的人,毕竟太监有人负责的话,恐怕与它的主人脱不了干系。

    但是锦衣卫却摇了摇头对朱元璋到:“那名太监,在皇宫之中地位低下的,根本就没有服侍什么人,只是做一些挑水,打杂的工作,所以也没有查到他这段时间到底跟谁接触过。”

    朱元璋沉思了片刻,看来这件事情远比他想象的复杂,居然和皇宫中的某些人有关。

    “这件事情和文启的身世有关吗?”朱元璋忽然想到。

    “这奴婢不知!”锦衣卫不敢在这个时候妄言。

    “好,那我就命你给我彻查此事。”朱元璋开口道。

    接下来的几日之后,文启在文家跟文正举办了葬礼。

    不少人都来参加了文正的葬礼。

    就连曾经与文家不对付的几家也纷纷的派人前来。

    毕竟虽然文正实在是并非是一个讨喜的人,他平日里在做生意的过程中过于的看重自家的利益。

    但是也不得不承认他也还算是一个好人,毕竟生意之中对于大部分人来恐怕都未必有他所做的好。

    所以这些人虽然可能和文正都有一些摩擦,但是在心里还是十分的敬重文正。

    葬礼结束之后,朱元璋便再找会。向文启提出了将自己的女儿嫁给他的这件事情,但是文启依然拒绝了。

    理由是他要为文正守孝。

    但是又过了一段时间之后,朱元璋再提,但文启又再次的拒绝了。

    这一下朱元璋十分的恼怒,毕竟他是皇帝,这种事情谁敢拒绝他这么多次。

    他的女儿又不是嫁不出去,毕竟谁不想跟皇帝攀上关系。

    文启现在有这个会居然还不知道珍惜,实在是有些不识好歹。

    “徐达,你觉得文启这人到底该怎么处置?”朱元璋私下里在跟徐达讨论起这件事情。

    徐达面色平静,内心却十分的激动,他意识到自己等待的会终于到来了。

    “文启这孩子年纪还太,又有功劳,难免有些骄横跋扈。”

    “虽确实有些聪慧,屡次三番如此,实在是有损陛下的威严。微臣倒是有一个方法。”

    “!”朱元璋淡淡的道。

    他知道徐达和文启二人之间有些矛盾。

    所以此事才到徐达来谈,若是找刘伯温,恐怕刘伯温会不惜余力的保住文启。

    但是他又不可能将这件事情交给徐达来负责,毕竟如果徐达来负责的话,那么他肯定会下狠。

    “之前陛下问他想要什么封赏的时候,他不是想要回家乡里面当县令吗?我觉得不如陛下就如此的赏赐他,让他回家乡,历练一番!”

    “毕竟这是他自己想要的奖赏!陛下也算是尽力满足了臣下的要求。”

    “等他在县城里面待了一段时间之后,如果他管理不错,有功无过,再把他招回京城里这样的话岂不是两全其美了?”徐达开口道。

    朱元璋也点了点头,他也觉得这件事情到时有几分可行性,毕竟这件事情是文启他所提的。

    既然如此的话,对于文启也算是奖赏。

    徐达看朱元璋点了点头,继续对着朱元璋道:“没错啊,陛下,这件事情这样做我觉得是很合理的。”

    当然他心里有自己的算盘。

    现在文启是朱元璋面前的红人,他不敢动文启一根汗毛。

    但是只要文启离开应天之后,那么就完全不同了。

    毕竟对于他来,只要文启离开了应天,那么他有的是会对付文启。

    当什么县令?

    他只要在文启去当县令路上埋伏几名高,然后装做山贼的模样,将文启杀在那里。

    毕竟荒郊以野外即使遇到了追查,恐怕也无人可以追究到他。

    所以对于他来,只要文启离开应天他报仇的会就多了。

    朱元璋点了点头。

    而且文启最近的事情闹得如此的沸沸扬扬,或许让他在县城里面待一阵也是能够暂避一些风头。

    对于文启来,也可以当做是一种历练,毕竟在之前的时候,文启也是在殿试的时候就提出了税制改革的方案。

    当然改革不可能就如此顺利。

    毕竟当时朱元璋也在后续讨论的过程中提到过几次,但是整个过程讨论的过程并不顺利。

    存在有人赞成,有人反对的这样一个状态。

    毕竟虽然他在整个朝堂之中享有最终的决定权,但是许多事情就算是他也不能够一意孤行。

    倒不如给文启一些自觉权,让他在县城里面当一个试点,这样的话如果能够做出成绩,那么恐怕想要服其他人之后,他也有了更直观的依据。

    而且证明了文启所言是可信的。

    朱元璋点点头算是默许的此事。

    徐达没有想到朱元璋会如此爽快的同意。

    等到徐达离开之后,朱元璋便叫来了文启。

    “你这屁孩儿到底为什么不愿意同意这门亲事?”朱元璋在文启面前倒是放松了许多。

    “陛下实在是我不能同意此事,毕竟我要守孝三年!”

    “而且我年龄还很,婚约这种事情对我来是不是还是有点太早了?”

    他还是在不断的找理由搪塞,虽然他也不知道为什么文正不让他同意此事,但是文正为了这个秘密付出了自己的生命,那么自然是有他的理由。

    而且他在文启的上写下朱元璋三个字,恐怕他的身世跟朱元璋有很大的关系。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