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这么快就回来了?

A+A-

    如果是其他人这话,二虎或许还不相信,但是文启这话了,对于他来倒确实是有几分可信的空间,毕竟文启所拥有的知识就连刘伯温等人都为之惊讶不已。

    所以他相信文启是能够创造出奇迹的人。

    而且文启绝对不是那种话没有把握的人,他既然了能够通过贸易来获取大量的白银,那么二虎相信他已经有一定的把握。

    二虎已经可以想象到这些商船带着大量的白银返回大明的场景。

    有了这么多白银作为铺垫,他相信解县的发展一定会一日千里,更何况他不仅能够获得白银,还能够从其他国家获取新的商品。

    如此一来一回必然有极高的利润。

    “怎么样?大人要不要上船看一下?”文启完,还未等二虎同意,他自己就沿着旋梯爬了上去。

    二虎几人相互对视了一眼,也立刻跟随而上,毕竟这么雄伟的大船,就算文启不同意,他们也想要上船来看一看。

    站在船上更能理解到这个船的巨大,他们跟着文启站在了甲板上面,甲板的面积简直就是一个型的广场,足够容纳几百人同时站在甲板上。

    海风吹着他们的头发,让他们感觉到十分的舒适。

    他们站在甲板上,甚至都能想象出这艘巨船在海上乘风破浪的场景。

    单单是想想就觉得十分的壮观。

    “真是一个伟大的计划。”二虎也不禁沉声评价道。

    他不得不承认这个计划确实十分伟大。

    如果真如文启所,这不仅能够为大明带来大量的白银,带来极高的经济发展,甚至可以为整个大明提供了一种新的收入方式。

    对于整个大明来自然是一件再好不过的事。

    文启哈哈笑道:“既然这个计划如此伟大,那大人现在要不要考虑将抄家是钱全部都借给我?这几艘船马上就建好了,建好之后我们便出海远航,相信用不了多久就能够将所有的成本回收,很快就能够赚到很多的钱。但是如果没有金钱支持,恐怕这件事的发展就会无限延期。”

    二虎当然明白文启的想法,修建这艘巨船需要许多的资源,如果没有这些资源作为支撑,这些巨船恐怕很难起到什么作用。

    甚至就像文启的,巨船下海的时间会被无限延长。毕竟就算文启能干,但经济发展的极限还是有限的,如果仅仅依靠解县的经济,事情就不会像想象的那么容易。

    而对于这件事来,如果二虎将文启收来的财物全部借给文启,那么或许文启真的可以很快将巨船做出来,然后快速下海去。

    一想到这里,二虎不由自主地点了点头。

    虽然他依然拿不了主意,但可以先回应天面奏朱元璋。

    如果朱元璋同意,那么便按此做法,如果朱元璋不同意,大不了让文启这些金银细软再运回应天。

    这样既做了人情,也让事情能够顺利推进。

    这样也算是两全其美的办法。

    文启听到二虎同意,他立刻点点头道:“那就多谢大人了。”这会他腰板挺得更直了。

    “没有什么,这件事我依然没有办法拿主意,我只能先把抄账本拿回应天,等我回到应天询问过皇上之后再做决定。”二虎道。

    “不过在陛下定夺之前,这些金银细软就交给你保管了。”

    文启点头,他知道二虎有自己的为难之处,所以并没有继续逼问。

    另外他相信朱元璋也会支持他的想法,毕竟朱元璋既然决定让他来做县令,还给了他自主权,想来也愿意承受一定的风险。

    事情商量完之后,所有人都没有再话,只是站在甲板上一边吹着风,一边看着星星,感受到了无比的宁静。

    到了第二天,二虎便打算回应天了。

    虽然觉得解县的生活资源丰富,不想离开,但他是奉命出来的,总不能不回应天。

    所以事情完成后,他便该回到应天。

    文启和其他人前来送别,毕竟二虎可是他们的财神爷。

    二虎这一来一回不知道给他们借来了多少银子。

    有了这些银子,文启的计划也能够顺利推进下去。

    二虎和文启等人又寒暄了一会,便依依不舍地离开了解县。

    显然,走的时候并没有来时那么轻松。

    他们来的时候几乎没有带什么东西,每个人都只带了一些干粮,几乎是快马加鞭赶到解县。

    而走的时候则是满载而归。

    他要将捉拿的贪官全部押往应天,因为其中大部分官员按照大明的律法都是要问斩的,但在大明,问斩必须要经过皇帝的批准。

    所以大部分官员都需要押到应天。

    这也是朱元璋的命令,想来是要在应天处斩,能够起到一个威慑的作用。

    由于押了这么多的犯人,回去的路上走得很慢。

    尽管二虎等人都尽快想要回到应天,但碍于这些官员的因素,实在没有办法走快。

    就这样,二虎等人几乎用了来时一倍的时间才回到应天。

    他回到应天的消息很快传遍了整个城。

    应天之中尤其是胡惟庸最早收到消息。

    二虎觉得回来的速度已经很慢了,但是其他人可不如此觉得。

    “什么?二虎已经回来了,怎么会这么快?”胡惟庸有些惊讶,“他是不是并没有去解县?”

    胡惟庸的下立刻回答道:“二虎大人确实去解县回来了。”

    “你怎么知道的?”胡惟庸问道。

    “胡大人,二虎大人抓了许多贪官回来。”

    “抓了多少贪官?”

    “大概有几十人。”

    听到此话,胡惟庸愣住了。

    他虽然知道二虎是朱元璋身边的得力侍卫,但也没有想到二虎的效率居然会这么高。

    难道不需要追查?

    不需要审问?

    胡惟庸反复地来回踱步,“莫非是文启在二虎去之前已经将一切准备好了,那么二虎就只需要抓人就可以了。”

    胡惟庸脑海中闪过这样的想法,他越想越觉得这件事情有可能。

    毕竟以文启的能力,完全有可能先将这些贪官的罪状定好,只需要等到最后让二虎去抓人就可以了,这确实大大地提高了效率。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