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自己找上门来

A+A-

    锦衣卫是直属朱元璋管理的一个单位,没有官员能够轻易涉足。

    所以用锦衣卫来查这个案子是最合适的。

    而他现在拥有调动整个锦衣卫的资源,足见朱元璋对此事的重视。

    但现在刘伯温还是一头雾水,不知道自己该从何处着。

    既然文启和二虎二人是发现此事的,那么就先去调查一下具体的情况。

    于是他便给朱元璋写了一封信,随后便离开了应天前往知县。

    文启听刘伯温要来,自然也是十分的高兴。

    他和刘伯温的关系,虽然没有特别亲密,但在整个朝堂之中,除了刘伯温和宋濂几人,其他人他都看不上眼,大多都是一些庸碌之辈或者攀龙附凤之人。

    而刘伯温则是他颇为敬重的人,所以一听到刘伯温要来,他立刻派人出门迎接。

    刘伯温来到解县,看到解县被治理得井井有条,也是十分震惊,一路上都在感叹。

    没有想到一个的文启居然能够把这里治理的如此繁华,这实在是超出了他的认知。

    毕竟他也知道治理天下比打天下难太多了。

    许多英雄豪杰,虽然赢得了天下,但治理天下的时候,多出了大问题。

    可文启却将这一方天地治理得如此繁荣,实在是出乎他的意料。

    文启果然是一个能够创造奇迹的人。

    刘伯温很快见到了文启,文启连忙迎了上来:“刘先生,你怎么来了?”

    刘伯温叹了一口气:“听有人贩卖茶叶,且规模巨大,涉案的官员不少,所以陛下派我来调查此事。我一时间没有眉目,所以先来这里看看。”

    “对了!我此次前来,还有一件事儿。”

    刘伯温完,从自己的随身带的包袱中抽出一个黄色的卷轴。

    文启一看到这个卷轴再熟悉不过了,因为他之前来知县的时候也带了一个,所以他立刻跪了下来。

    刘伯温打开卷轴,开始宣读圣旨。

    圣旨上的内容并不多,只是文启治理有功,所以提拔他作为知府。

    文启这才接过圣旨,现场的众人都十分高兴,毕竟他们是文启的下,跟随文启有了一段时间,知道文启被提拔,他们也有很大的可能被提拔。

    只有文启却有些紧张,担任知府倒没什么,毕竟如此偏僻的地方,天高皇帝远。

    知府和县令之间看似差了三品官阶,但实际上管理的事务却并不差多少。

    但是若在知府之上再提拔,或许他都要重回应天了。

    刘伯温看出来了文启的想法:“看来文启友想要在这世外桃源中继续待下去,是吧?”

    文启也笑了笑:“刘先生,谁不愿意待在世外桃源呢?”

    刘伯温也叹了一口气,他也是想回乡养老,但朱元璋却不同意他的辞官请求。

    最初的时候,朱元璋还拿来看一看。

    后来刘伯温再递上去朱元璋连看都不看一眼。

    也不做批注。

    就是放在那里。

    “陛下还没有同意你的辞官请求嘛?”文启问道。

    刘伯温摇了摇头:“恐怕我很难安享晚年了!”

    此处没有其他人,刘伯温对于文启也十分的信任。

    这才出了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

    “唉!”文启也轻轻叹了一口气。

    历来历朝历代的开国元勋极少能够有所善终的。

    而刘伯温的结局也不好。

    或许自己可以帮刘伯温一把。

    等到恰当的时,帮助他一把,让他能够回乡养老。

    这个想法在文启脑子里一闪而过。

    当然现在还不是时候。

    必须要先将这个案子查清楚。

    如果这件事情不解决,无论如何朱元璋都不会同意他离开。

    二人又寒暄了一会互相了一下最近发生的事情。

    文启也对朝廷最近的形势有一个了解。

    仅仅是听刘伯温朝廷之中最近发生的事情。

    也让他感觉到风雨欲来。

    不过过他身处此地,想来不容易波及到他。

    “这是我这些日子收集来的资料。”文启招了招。

    他当然在刘伯温来之前就猜到了他会来。

    毕竟他猜到朱元璋一定会派刘伯温前来彻查此案。

    可待在应天之中,肯定是什么都查不出来的。

    所以他一定会来这里先进行调查。

    而这也是刘伯温求之不得的离开应天的会。

    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刘伯温都不会放弃这次离开应天的会。

    所以文启早就猜到他会来,所以提前将资料给他准备好,虽然这段时间他收集的资料也并不很多。

    但至少可以让刘伯温了解一下事情发生的全貌。

    负责收集材料的正是白月。

    听到文启话,她里拿着一沓材料,狠狠的摔在了刘伯温面前。、

    给刘伯温吓了一跳。

    立刻感受到了白月对他的恶意。

    可他怎么看都觉得自己没有在什么地方见过?

    怎么可能得罪这号人物?

    等到白月离开房间,刘伯温问道:“刚刚那个姑娘怎么对我这么大的恶意?”

    文启苦笑道:“她是我的下白月,对您有不满是因为您的徒弟杨宪。”

    “她原本是扬州居民,不满杨宪的苛政才躲到这里。”

    对于这个话题文启不愿多。

    毕竟现在大部分都没有什么证据。

    文启自然知道杨宪和刘伯温二人的关系其实并不好。

    但是白月根本就不知道。

    想来也是因此怪罪刘伯温。

    在白月的眼里,杨宪如此的道貌岸然。

    那么他的师傅也未必强到哪里去!

    所以白月对于刘伯温的恶意还是很大的。

    刘伯温也叹了一口气:“唉!是我不会识人,举荐了杨宪!”

    其实刘伯温对于杨宪的所作所为也有所耳闻。

    他不可能丝毫没有听过杨宪的事情。

    但他也没有办法。

    总不可能向朱元璋告发!

    且不现在杨宪是朱元璋面前的大红人。

    就算杨宪不是朱元璋也未必会听他的。

    如今无论是他还是李善长,徐达等人。

    越是举荐的,朱元璋反而越是不用。

    越是不举荐的,朱元璋或许反而会提拔。

    文启就是活生生的例子。

    所以刘伯温从未在朱元璋面前提起过此事。

    只希望杨宪做的事不要太过分。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