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神仙日子

A+A-

    “你刚刚,这东西不值钱,家家户户都有种的?”马皇后开口问道。

    “对啊!”大姐道,“红薯最开始的时候都是从我们这里开始种的。”

    “这旁边几个县的红薯苗都是我们卖给他们的。”大姐骄傲的。

    “当时我们家赚了不少钱,才买了几头母猪,现在母猪长大了,生了几十只猪娃子一个比一个壮。”

    “红薯是你们这里最开始种的?”马皇后这下明白了为什么在应天,红薯这么贵,在这里这么便宜。

    想来应天的红薯都是从这里运出去的。

    爬山涉水这么久,自然价格要高许多。

    “对啊!这都多亏了文大人,要不是他,我们也不知道这东西。”

    “而且这东西还十分的抗旱,前几年的旱灾,十里八村都死了不少人,我们也都是靠着红薯挺过来的。”

    听到文大人,马皇后兴趣盎然。

    “你见过文大人嘛?”

    “当然见过了!文大人可了也就才这么高。”大姐拿比划了一下。

    “噗嗤!”旁边的翠立刻笑出声了。

    “你还别笑,别看他年纪,但可能干了。你们来的时候看见那条马路没有,那就是文大人修的。”大姐指了指城外的那条马路。

    刚好是他们来的方向。

    “你们现在来是赶上好时候了,之前啊这附近全部都是些山贼,土匪,我们都不敢出门的。”

    “文大人一来,反倒是山贼土匪不敢出门了。”大姐一提到文大人,话匣子就收不住了,不停的在文启的好话。

    要不是翠是随便在街上找了一个人,他们估计都以为是文启的托呢。

    就在他们谈话之际,一个官员敲了敲门。

    “是吕梁才家吧!”

    “是是是!”大姐连忙前去开门。

    只见那人一拿着一个包裹,一拿着一张纸。

    “你们家的猪娃子我看过了,确实长得挺壮。”官员开玩笑道。

    “借的钱通过了,让你们当家的在这里签个字画个押就行了。”

    这个时候大哥刚好喂猪回来,拿起纸走到了院子里。

    在纸上签了字画了押。

    马皇后看去,正看见大哥在纸上写上吕梁才三个字。

    而且字写的十分的工整。

    完全挑不出来什么毛病。

    这让马皇后更加的惊讶。

    这两个人明显就是普通的人家。

    估计也是平日里做一些生意,养养猪,种种庄稼什么的。

    可他居然认字,不仅认字,而且字写的这么漂亮。

    这让马皇后不禁有些好奇:“大哥这个字写的还挺好看的。”

    旁边大姐道:“名字写的多了,自然也就练出来了。”

    “这已经不是我们第一次去借钱了。”

    “之前也借了好几次。”

    “这个字是谁教的?”马皇后好奇问道。

    “你这个啊?城外旁边有一个私塾,专门给我们这种种庄稼的开了一个班儿。”

    “而且是免费的,谁想去都可以去。”

    “不过教的东西倒也不多,只是教我们认识一些简单的字学会写自已的名字,还有一些简单的算术。”

    “当然这对于我们这种庄稼的也够用了,平日里也写不了几个字。”

    “要是再想深造的也有其他的班,不过就是要和孩子们一起上课了。”大姐哈哈笑道。

    马皇后心想怪不得这里如此发达,原来是大部分人都能够认字,算数。

    虽然看起来影响不大,但是实际上会给整个的经济带来很好的帮助。

    尤其是大家都会算账了,才更加的敢于买卖东西。

    对于整个经济的发展自然是一件极好的事情。

    三个人谈话的时候,大哥已经拿着一袋银子走了过来。

    “你们这是借了多少钱?”

    “不多,借了三十两。我们也用不到多少。”大姐开口道。

    “三十两!”马皇后又是一愣。

    三十两在应天也是一个三口之家一年的伙食了。

    可在他们的嘴里面就好像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而且官员也好像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步骤,只是过来看了一眼,确定一下他们没有谎,资金用作正常用途便直接把钱拿给了他们。

    “这些钱要多少利息?”马皇后开口问道。

    她看文启往外面借了这么多钱。

    心想这子会不会是在搞高利贷?

    要是他靠着高利贷赚银子,那他就得好好的教育一下文启了。

    “利息?不要利息。”大姐道,好像很惊讶一样。

    “只有十几文钱的续费,只要当月能够还上就没有利息。”

    马皇后听完之后也是一阵苦笑。

    看来自已是以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他没有想到文启居然连利息都不要,只是收十几文钱的续费。

    “连利息都不要,你们这衙门怎么这么有钱?”翠实在忍不住好奇的问道。

    “当然是要交税了。”

    “交税?”马皇后听完之后也是一惊。

    她没有想到就连这种普通百姓都要交税吗?

    难道文启又是下一个杨宪。

    “挣得多了就要交!如果一个月能够挣够五十两超出来的部分就要交一定的税。”

    “五十两?”马皇后听着这个词都有些陌生了。

    他甚至开始有些怀疑这里的计量方式是不是和应天的不同。

    大明的官员是出了名的俸禄比较少。

    当然即使俸禄比较少,也肯定要比普通的百姓要好上一些。

    而在应天,很多官员的俸禄一年都没有五十两。

    “那你们平日里交的多吗?”

    “可能有时候一年能够交个三四次吧。”大姐道。

    “我们家里也比较穷,能为衙门做的贡献有限。”大姐甚至还有些不好意思的到。

    马皇后在心中盘算了一下。

    就算一年有三个月能够收入五十两,那一年至少也得有一百五十两。

    一百五十两,就算是许多达官显贵一年也未必能够赚得到这个钱。

    而这不过是一个解县一个普通百姓的收入。

    而且听他的意思,他的收入在解县之中根本算不得什么,还算是比较穷的穷苦人家。

    这解县的日子过得也太好了吧。

    就在他们闲聊之际,饭菜也被端了上来。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