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宾客尽欢

A+A-

    没有想到文启之前承诺的事情居然真得办到了。

    这可是开创了整个大明的先河。

    而且为大明找到了一条新的出路。

    尤其是听到文启出海赚了这么多钱,在场的不少官员都有些蠢蠢欲动。

    利润是看得见的,而且十分可观。

    自然会有人愿意去加大投入。

    而这些人在事情没有发展起来之前是绝对不可能去做这件事情的。

    他们可不愿意为此承担风险,所以只有等文启赚到钱之后,他们才愿意为此付出代价。

    所以这件事情估计也只有文启能够将航线开出来。

    交给其他官员的话,恐怕事情不会如此顺利。

    毕竟真的愿意放弃眼前的蝇头利去博一个不确定的人又有多少?

    在这点上就连朱元璋都有些佩服文启的魄力,毕竟文启可是花费了这么多的资源去施行他的计划,如果他的计划失败了。

    风险可都是要由他一个人来承担。

    所以朱元璋也不得不佩服文启的魄力。

    好像文启一直都是这样。

    总是走着一条并不轻松的路,步履却非常的坚定。

    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够真正的成就大事。

    朱元璋也觉得文启在这件事情上很像自已。

    不知道是不是自已有点往自已脸上贴金了。

    “陛下,这是娘娘托奴婢送来的信。”白月轻声道,把马皇后的信呈了上去。

    现在毕竟马皇后身份还是隐秘的,所以她也并没有直接叫破,就称呼她为娘娘。

    朱元璋连忙把信拆开来看,他还以为马皇后把他生日的事情给忘了,原来是托人送来了信。

    朱元璋看到这封信之后一改往日的生气,居然是十分高兴的点点头。

    马皇后在信上也是介绍了这次的行情,将所有的细节全部都讲介绍了一遍。

    毕竟虽然他没有参与过这种行情,但是她身在解县也是通过了其他人将整个事情了解了一遍。

    这也是一个相当有力的证据,毕竟三方的口供都是一样的,那么大概率证明文启没有,就这件事情撒谎。

    然后马皇后接着就到了文启的各项政策制度。

    至少现在来看所有的制度都是很正确的,至少要比其他城市原本的政策都需要正确一些,所以才能够有如此好的发展。

    之前朱元璋也是听过解县的的经济发展不错,但是一直以来都没有直接证据,所以不是很相信,更没有听过文启具体的经济政策。

    而这一次马皇后也是把所有的经济政策全部都告知了朱元璋。

    例如取消徭役,全部改为税赋。

    随后这样乱七八糟的事也全部都取消掉,只留下来一些基本的税赋。

    例如经营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和一些流转税。

    通过这样方式就不需要繁杂的进行税负的计算。

    更不需要像之前那样,每次受罪的时候都是会收上来许多的粮食,棉花之类的。

    许多税赋收起来都并没有太多的价值。

    除了一些用来给官员发工资之外,其他的都只能放在国库里面等待着东西的腐烂。

    而文启的这个做法显然是彻底将这件事情解决掉了。

    朱元璋明白了为什么这次马皇后并没有选择飞鸽传书,而是等待着钱玉瑶把信带回来。

    如果这封信在钱玉瑶之前到了,估计朱元璋会对这些政策嗤之以鼻。

    但是现在就不会了,毕竟现在真金白银可是摆在他面前。

    毫无疑问,真金白银对于朱元璋来是最有服力的。

    所以马皇后则要将这封信送了过来。

    这一次的三王子拜访再加上有这么多的白银,就足以证明了文启的这些策略是极其成功的。

    朱元璋也不得不开始研究文启的方法。

    他本身派文启去解县的目的便是想要让文启做一个试点来验证文启的想法。

    而现在这个试点可以是异常的成功。

    简直就是为大明开辟了一条新的道路。

    这对于朱元璋来自然是大大的好事。

    从此刻开始,历史开始悄悄的转向了。

    虽然在朱元璋心里面简直就是波涛汹涌,不过他表现的依然是非常平和。

    好像这件事情不过是寿宴上面出现了一个插曲。

    插曲过去之后,寿宴继续。

    而朱元璋的心情明显好了许多。

    原本紧张的氛围也开始好了起来。

    那些送贵重礼物的,现在心里面甚至有些感谢文启,如果不是文启直接送了这么多银子过来,恐怕朱元璋也未必会放过他们,可是现在朱元璋好像根本就不在乎这些了,毕竟文启贡献了几万两的白银。

    恐怕在场的所有人加起来也不如他的十分之一。

    自然就感觉算不得什么了。

    所以朱院长直到寿宴结束也没有提过这件事情,这才让他们的心里全部都放下心来。

    经过这件事情之后,寿宴感觉更加的欢乐。

    虽然不少人还是有些心有余悸。也有些人不愿意文启出这么大的风头。

    但不管心中什么仇什么怨,在这个时候都压了下来。

    毕竟可没有人傻到在朱元璋寿宴上惹麻烦。

    而三王子的性格外向,虽然刚刚加入了这个寿宴,但是也是十分的活跃。

    单独给朱元璋敬了几杯酒之后便开始向其他的官员示好。

    其他的官员也是很乐意结交这个占城的三王子。

    毕竟合作是对双方都有益的事情,三王子想要借助他们的位置在国家立威,而且在大明也有不少人想要通过他的身份掌握更多的话语权。自然愿意和三王子搞好关系。

    所以很快,三王子也和在场的所有人都打成了一片。

    整个寿宴就在这样的欢声笑语之中结束了。

    等到散场的时候,各个官员相继退下。

    李善长的位置最高自然走的也是最后几人,然后这个时候朱元璋忽然快走几步来到了李善长的面前。

    装作不经意的问道:“先生也快六十大寿了吧。”

    听了此话李善长也是一愣:“陛下!微臣刚过完五十八岁的诞辰啊!”

    “哦哦!”朱元璋一拍脑袋,“看来是我记错了。”

    随后便并没有再多什么,离开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