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文启的决定

A+A-

    而这对于解县来,当然是又有一次会。

    毕竟无论朱元璋想做什么,总是得围绕着解县的海运体系来做。

    而如今的解县有钱有人有技术,朱元璋实际根本就没得选。

    “两个姑娘真是巾帼不让须眉,咱家敬两位姑娘一杯。”

    朱元璋端起中的酒杯一饮而尽,白月和钱玉瑶二人也是端起酒杯一饮而尽。

    二人的酒力都是不错的,看得宋程好一阵羡慕。

    “那不如有劳二位再建立一支海军为大明所用。”朱元璋开口道。

    听到这话,白月和钱玉瑶也是一愣。

    一时间觉得不太明白朱元璋的意思。

    而文启则听的很明白。

    毕竟现在海监局已经快要建立起来了,海洋贸易公司建立起来了,但是还是需要由海军来作为最后的支撑。

    毕竟有些事情能够通过海监局的立法来管,而有些事情就只能通过军队来完成。

    毕竟这关乎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很多事情可不是仅仅依靠谈判就能够解决问题的。

    大明的海军虽然也有,但是因为一般来大部分都是内陆作战,所以海军普遍来都不强。

    所以很难符合带兵的标准。

    所以想要为海运准备海军,肯定还需要另外的训练。

    可是听朱元璋的意思,这是直接把训练海军的事情,交给了钱玉瑶和白月。

    而且这种事情对于二人来也是十分的简单。

    之前文启便设立过相关的自卫队。

    这些人几乎拿过来就可以用。

    而对于钱玉瑶白月来也是难得的遇。

    要知道能够成功带领一队海军的恐怕至少是一个六品或者七品的武官

    “遵命。”

    钱玉瑶和白月都不是扭捏的性格立刻答应了下来。

    这临时的提拔却让文启慌了神。

    平日里哪里会有提拔这么快的道理?本来吃饭的时候只有他和宋程二人是有官面身份的,如今除了文迎荷,其他几人全部都有了官面上的身份。

    不过这倒不是朱元璋的对文迎荷有什么意见,而是因为文迎荷的身份特殊,她是大明海洋贸易有限公司的董事长自然是不能担任有官面上的身份。

    而且文迎荷并不擅长这些。

    让她当官远远没有让他做大明海洋贸易集团的董事长更加的能够发挥她的才能。

    这下文启知道朱元璋到底是要干什么,这是要收买人心。

    他们现在全都得了朱元璋的恩惠,估计朱元璋现在就算要绑了自已,他们几个也未必会出阻拦。

    “现在海监局现在已经开始筹备了,海军也开始筹备了,公司已经开业。文爱卿还有什么担忧的地方?”朱元璋转向文启。

    开口问道。

    文启也没有想到朱元璋居然会如此问。

    原本想要插科打诨过去,但是无论如何却也想不到该开什么玩笑?

    毕竟现在开玩笑确实是有些不太合时宜了。

    “微臣没有什么担忧的。”文启开口道,“有陛下坐镇可保百姓安居乐业,国泰民安。”

    朱元璋听了此话缓缓开口道:“文启你是一个天才,有你这样的官员可以是大明之幸运,咱家真的不希望你只是偏居一隅,希望你能够为大明做出更大的贡献。而这对于整个大明的百姓来,极为重要。”

    “现在整个封郡的百姓都能够吃得饱饭,但是整个大明还有无数的百姓吃不饱饭。”

    “我们一路走来,还有不少人因为饥饿而死,我希望你能够辅佐咱家真正的开创一个属于大明的盛世。”

    “昨天晚上是咱家不对,今天不应该绑你,今日咱家不绑你只希望你能够认真考虑一下。”朱元璋开口道。

    听到此话,文启陷入了沉默,他又何尝不知道大明的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很多人连饭都吃不饱。

    尤其是在朱元璋重农抑商的大环境之下。

    自已虽然帮助解县和封郡的百姓脱了贫,但是这对于这个大明来也不过是杯水车薪罢了。

    想要拯救更多的黎明百姓,那就必须利用皇权才能够做到。

    文启自知自已不是活菩萨,也不是圣母,但是他一想到这些,想到自已的母亲和解县其他的人因为贫穷而受的苦,心里就有些不是滋味。

    毕竟想要依靠自已来摆脱贫穷实在太难了,就算这些人大部分人想要努力,恐怕也没有努力的会,大部分也只能挣扎在温饱线上做一个普通的人。

    而其他人这个时候都没有给文启压力。

    只是听完朱元璋的话有些震惊。

    他们完全还不知道发生的事情,没有想到昨天晚上朱元璋居然绑了文启,不仅如此,还被文启逃了出来。

    这一幕实在是有些过于的匪夷所思。

    毕竟朱元璋是皇帝,居然直接搞绑架实在是有些有失身份,而如今朱元璋不仅当着这些人的面承认了这件事情。而且还给文启道了歉。

    可以是给出了文启面子。

    而且他们也在心里其实也有些为文启惋惜,他们也知道朱元璋的不错,文启是绝无仅有的天才。

    不应该仅仅待在解县,这里根本就发挥不出他的才能,他真正应该去的地方是应天,应天才是真正属于他的地方。

    只有在应天才能够发挥出他的全部才能拯救大明的百姓于水火之中。

    但是他们都知道文启的想法,文启并不想回应天,不想参与到应天官员的尔虞我诈。所以他们这个时候并没有给文启压力。

    就算朱元璋要收回刚刚给他们的赐予,他们也没有什么所谓,反正对在他们的心里面文启肯定要比这些朱元璋赐予他们的这些岗位更加的重要。

    文启在他们的心中更加的重要,不管文启做了什么决定,他们都支持文启。

    这个时候全场都沉默了,所有人都在等着文启的回答。

    没有人话,没有人想干预文启的决定,毕竟朱元璋也是想清楚了,就算他真的绑文启回去,可文启是一个大活人。他如果想要回解县,随时都可以回来,而且如果他不想辅佐自已的话,就算他把文启绑回去又有何用呢?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