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5章 腥风血雨应天城

A+A-

    很快整个应天都陷入了腥风血雨之中。

    胡惟庸的案子牵扯的人实在是太多了。

    今天之中不少的官员都和胡惟庸关系十分的密切。

    虽然他们未必都想谋反,但是其中也有不少人,希望能够讨好胡惟庸。

    这些人也无一例外全都被诛杀了。

    即使是朱标也觉得有些过于触目惊心了。

    “文先生。”朱标轻轻敲了敲文启的房门。

    文启回到应天之后,朱元璋赐了文启一个房子,就在皇宫附近。

    这样对于文启来,毫无疑问更加方便。

    而朱标现在也比之前自由多了。

    之前出皇宫还需要偷偷的跑出来,但是现在想出就出。

    所以朱标自然是常常来找文启。

    “殿下。”文启打开了房门,立刻跪地行礼。

    朱标连忙上前扶住了文启。

    “先生有病在身,不必行此大礼。”朱标开口道。

    此时的文启,浑身上下全部被绷带包裹在一起。

    看起来重病在身。

    实际上这都是文启装出来的。

    上次在胡府,他确实是受了点伤。

    不过只是上的伤比较严重。

    其他地方都安然无恙。

    朱元璋吩咐了太医去给文启看病。

    文启便直接把自已裹了起来。

    这几日以养伤为由,甚至连自已的房门都没有出。

    更不要上早朝了。

    文启之所以装病自然是希望自已能够避开应天的腥风血雨。

    这段时间,应天的官员可以是处死无数。

    就连早就有心理准备的文启也是悚然。

    几乎每一天都有无数的官员被押走,之后便再也没有回来。

    整个应天可以是人人自卫。

    大家在上早朝之前都会提前写好遗书。

    而文启则告病躲过了这场危。

    “谢殿下。”文启见朱标如此的关心自已,也不好再次推脱。

    立刻起身,坐在了朱标对面。

    “这几日应天发生的事情,先生应该都知道吧。”

    “嗯。”文启点了点头,如果不知道恐怕朱标也不会信。

    而且面对朱标,文启也觉得也没有隐瞒的必要。

    “父皇如此杀戮,这应天又是一场腥风血雨。”朱标的语气带着几分不忍。

    听闻此话,文启也点了点头。

    他知道朱标仁慈,不愿意死这么多人。

    但是又劝不动朱元璋,毕竟朱元璋所杀大部分确实是有谋反之嫌的。

    “文先生,父皇,为何要如此?”

    朱标疑惑的问道,实在不明白朱元璋为何如此残暴。

    分明只要将乱党的头子全杀了就可以解决问题。

    文启能够看得出来朱标的痛苦。

    也知道自已有必要开导一下朱标,于是便开口道:“殿下,你要理解陛下的良苦用心!”

    “陛下,如此做都是为了殿下将来能够更好的把持朝政啊!”

    文启开口道。

    听闻此话,朱标一愣,显然没明白启海话中的意思。

    “先生是?父皇担心我难以把持朝政!所以在位的时候,要把这些乱臣贼子全部都清除掉。”

    朱标不可思议的问道。

    文启听闻此话,点了点头,随后又补充道:“不过,陛下并非不信任殿下,而是为自已所有的子孙后代考虑。”

    “陛下,深谋远虑希望自已的子孙后代都能够牢牢的把持住朝政,不让皇权旁落。”

    文启对朱元璋的想法可以是了如指掌。

    朱元璋可以做的每一步都是为了自已的子孙后代。

    希望自已的子孙后代能够过上好日子。

    甚至给自已的子孙后代都有爵位,到最终甚至演变成了全大明供养朱家的子孙,这种病态的状况。

    听完文启的解释,朱标却更加疑惑。

    不解的问道:“文先生,本宫还是没有明白,就算杀了胡惟庸,以后还是会有其他的丞相。”

    “陛下怎么保证,之后不会出去像胡惟庸如此狼子野心的丞相呢?”

    文启沉吟了片刻,缓缓开口道:“如果此后再也没有丞相了呢?”

    朱标一愣。

    文启所的话,太过惊世骇俗,朱标甚至都没有明白文启到底在什么。

    “怎么可能,以后再也没有丞相?”朱标惊讶道。

    “历来各朝各代都有丞相帮助皇帝处理政务,怎么可能没有丞相!”

    “历史总归是需要人来打破的。”文启淡淡的道。

    听闻此话,朱标的脸色一惊。

    这才明白了朱元璋的用意。

    怪不得朱元璋即使明知胡惟庸狼子野心依然要将丞相之位传给胡惟庸。

    他之前以为是朱元璋是为了收拾胡惟庸,所以才给胡惟庸如此多的权利。

    现在来看他的想法实在是太天真了。

    朱元璋要对抗的不是胡惟庸,而是胡惟庸背后已经有数千年历史的丞相制度。

    怪不得先前文启朱元璋在下一盘大棋,没想到这棋如此之大。

    “可是,就算没了丞相,难道就可以保大明江山永固吗?”朱标的脸色有些难看。

    听到这个问题,文启苦笑。

    一时间也不知道该如何回答。

    毕竟朱元璋所做的一切高明也好,愚昧也罢。

    历史周期律又岂是如此容易就能够打破的。

    文启虽然没有回答,但是看到文启的表情心里也已经有了答案。

    “而且没了丞相,政务如何处理?”

    朱标一想到此,脸色也是未变。

    朱标早就跟随朱元璋一起处理政务了。

    他早就知道处理一国政务,到底有多么复杂。

    朱元璋事必躬亲,每天大部分时间都扑在政务上,可是出了名的劳模皇帝。

    再加上有朱标和其他文臣的辅佐,才勉强能够完成所有政务。

    如果没有丞相的话,单单依靠皇帝一个人,怎么能轻易的完成这些政务。

    恐怕事情没有那么简单。

    听到此话,文启也是苦笑一声。

    朱元璋可是历史上少有的劳模皇帝,真正能像他一样如此勤政的皇帝可以是少之又少。

    而且即使有的皇帝勤政,也很少会有能力治理好一个国家。

    只能朱元璋想要帮子孙后代铲除祸害的想法是好的。

    但是事情真要实施起来却没有那么容易。

    如果碰见好皇帝倒还好,但是如果碰见没有能力的皇帝,那么一切都完了。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