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暖心补给站

A+A-

    淞沪战场第5集团军司令部。

    参谋长黄业将军语气急促的对罗尤青总司令道:

    “司令,莫凡那子竟然猜对了,鬼子真的从金山卫登陆,目前探明的部队番号有第六师团、第十八师团、国崎支队。

    根据莫凡独立旅的汇报,日军主力部队已经全部上岸,正在向北行军。

    鬼子的目的非常明确,那就是切断所有在沪国军的退路,彻底结束这场持续了三个月的大会战。”

    罗尤青一下子从椅子上站起来,动作幅度之大将行军桌都掀翻。

    5集团军司令部里的众多参谋们面面相觑,同时将目光投向两个长官。

    罗尤青三两步来到作战地图前,看着地图问道:

    “可知有哪些部队赶赴松江一带支援模范旅?”

    参谋长黄业将军摇了摇头,

    “战区长官部能调用的部队非常有限,短时间内恐怕只有模范旅一支部队在抵挡登陆之敌。”

    “鬼子的这一招可谓釜底抽薪啊!”罗尤青摇头道:

    “最近这半个多月,我军一退再退,情况十分严峻,但是至少上海依旧在我军掌控之中,鬼子短时间内无法取得会战的胜利。

    可如今倭寇大军忽然出现在我大军侧背,消息传开,必定引起全线动摇。

    战区长官部是否有命令传下来?”

    黄业参谋长再次摇头,

    “只是让各部队严守阵地。

    现在还没有明确是否要撤到国防线附近,想来是南京方面还没有下定决心。”

    罗尤青不由自主的攥起拳头。

    自古以来,数十万大军的撤退就非常考验一个统帅的能力。

    大撤退变成大溃败的例子并不少见。

    如今那么多的部队挤在华东地区,如果军委会和战区长官部不能有效的组织,导致撤退秩序混乱,军心动荡。

    那么大撤退变有极大可能演变成大溃败。

    三个月的努力和牺牲恐会付诸东流。

    那样的局面几乎是灾难性的,罗尤青深感不安。

    已经升任军师副参谋长的胡伯玉(胡琏)也得知了日军部队从金山卫登陆的消息。

    他又想到了不断给自己惊喜的便宜弟兄莫凡,想到了模范旅。

    莫凡对日军的登陆早有准备,想来鬼子也讨不到什么便宜。

    可是模范旅必定势孤力弱,登陆的为倭寇大军,就算倾尽全力,模范旅能够坚守松江和金山一带35天的时间便已足够令人惊讶了。

    可是现在上峰都没有明确的命令,胡伯玉紧张不已。

    三个月的牺牲和努力到了最终考验的时候。

    中午过后,日军登陆的消息在第5集团军内广泛传开,士兵和军官对此议论纷纷,军心开始有些动摇。

    战区长官部的命令依旧是严守阵地,绝不轻易放弃上海。

    雨淅淅沥沥的下个不停,脚下的道路变得越来越泥泞。

    6军的弟兄们快速奔跑在青浦到松江的公路上,仿若雨中的一条黑色游龙。

    绝大多数弟兄都没有雨衣,一些人随意的找了块篷布遮在脑袋上,还有一些人穿着蓑衣,跑动中雨水飞溅。

    因为下雨天气日军飞无法出动,这给了6军一个绝佳的赶路时。

    相比于鬼子飞的狂轰滥炸,这点雨已经算不得什么了。

    军长吴静山中将骑马站在道路边上,目光深沉地看着弟兄们从面前跑过。

    这场雨不会持续太长时间,也许下午就可能结束,弟兄们必须做好应对鬼子飞的准备。

    如果能在雨停前抵达松江县城,那就太好了。

    吴静山已经有三四个时没有收到模范旅的消息,不清楚前线的情况,让他的心一直处于悬着的状态。

    参谋长吴桐岗骑马来到军长身边,快速道:

    “战区长官部命令我们坚守松江和金山至少五日时间。

    另外,战区长官部还将命令模范旅接受军长的指挥,统一部署,阻拦日军登陆部队威胁我军主力侧背。”

    吴静山又想起了莫凡之前的示警,心中对这个年轻人越来越好奇。

    统一指挥权也在情理之中,只是模范旅在这片区域驻扎和布防了很久,想必更加了解当地的情况,吴静山不可能一到战场就剥夺莫凡的军事指挥权。

    他没有那么傻。

    莫凡的能力有目共睹,自己的6军现在都在配合模范旅作战。

    只要能够完成战区长官部交代的任务,只要莫凡的军事才能不令人失望,吴静山甚至愿意让六十七军听从莫凡的指挥,在松江和金山漂漂亮亮的打几仗。

    东北军急需一个证明自己血性男儿的会!

    吴静山思索的时候,又有一名传令兵从南方策马而来。

    因为传令兵的动作比较粗糙,身下的战马咴咴地抗议了几声。

    “军长,模范旅补充团组织老百姓在前方道路上接应我军。”传令兵道:

    “他们准备了姜汤和热腾腾的饭菜,是让弟兄们一边行军一边吃饭,保持体力。”

    军长和参谋长都有些惊讶。

    他们策马奔腾了半个时,终于看到了模范旅的接应点。

    那里有一两百人,绝大多数都是老百姓,穿军装的人很少。

    吴静山自报身份之后,一个少尉将脏兮兮的在面前的围裙上擦了擦,行礼后道:

    “报告吴军长,我部奉命在此设立补给站,协助贵军急行军。”

    吴静山跳下战马,双脚的酸痛让他打了个踉跄,少尉急忙伸扶了一下。

    路边的棚子里搭了六口大锅,一半是姜汤,一半是米饭。

    吴静山看到一些米饭已经被做成了饭团,隐隐能够看到油光。

    冬日行军,士兵们又渴又饿,模范旅的补给站简直是雪中送炭。

    吴静山甚至还看到几个带着红十字袖章的医护人员,看来这个的补给站竟然还具备收容伤病员的能力,他心中更为惊讶。

    莫凡竟然能够提前将这些事情都考虑到,让人感动的同时也觉得不可置信。

    少尉看到吴军长在发呆,又补充了一句,

    “从此地开始,前方每隔50里便有一个补给站,除了姜汤和米饭外,一些地方还准备了肉汤。

    6军的弟兄们可以放心的赶路,保证不会让大家冷着饿着。”

    话的这段时间,6军的先头部队已经抵达了补给站,百姓们开始忙碌起来。

    行军弟兄们先是得到一碗姜汤,温度刚好合适,仰脖灌到肚子里之后全身都暖洋洋的。

    交回大海碗,一个油晶晶的饭团又塞到了他们里。

    6军的弟兄们一边行军一边大口大口的啃食饭团,热汤和热饭都下肚之后,身体好受了许多,淅淅沥沥的雨也不看在眼中。

    可弟兄们仍没有搞清楚究竟是怎么回事?

    吴静山心中颇多感慨,他问道:

    “莫凡希望我军什么时候抵达枫泾镇?”

    吴桐岗回答道:

    “从军情抵达的那一刻开始,两天时间内,也就是后日凌晨。”

    吴静山抓起一个饭团,翻身上马,扭头道:

    “给模范旅回电,我军一定在明日傍晚前抵达枫泾镇!”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