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5章 海外炎黄子孙

A+A-

    “普罗米修斯之火”



    莫凡低声重复,同时指轻轻的敲击着桌面。



    很明显,华府、唐宁街和喀山等都因东方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而感觉到深深的恐惧。



    他们清楚地意识到,就本国现在的科学技术水平,他们永远也赶不上东方。



    这场世界大战爆发之初,很多人都认为这是一次彻底重塑秩序的大好良。



    可是之后事情的发展并没有如众人所预想的那般,东方实在是过于一枝独秀了。



    如果继续保持常规的竞争方式,那么他们将永远被东方人踩在脚下,永远无法在东方人面前大声的话。



    整个世界都将臣服于东方的意志之下。



    尽管这已经是大势了,但是他们依然不愿意就此放弃,类似普罗米修斯之火的间谍计划必定层出不穷。



    莫凡思考了几秒钟,抬头看着张生,问道:



    “敌人有没有得?”



    张生感觉额头微微冒汗,他迅速在脑海中组织语言,强制镇定回答道:



    “我们对这样的情况提前进行了准备,尤其是重点的研究所,可以保证万无一失。



    只是



    这次对方出动的间谍的人数太多,涉及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我们可以保证尖端的研究所万无一失,但是其他方面恐怕多少会有一些疏漏。”



    这是实话,张生不敢隐瞒。



    完之后他微微低头,不敢去看莫凡的眼睛。



    总参谋长周泉迟疑了半秒钟,上前一步道:



    “对方这是完全豁出去了,不要脸面,不计后果,要想保证00%的泄不泄密的基本不可能。



    只要保证尖端科技不外泄,让我们的科学技术依然与对面保持一个时代的差距,这便是大功一件。”



    感觉到总司令微微点头,张生这才长长的松了一口气。



    莫凡微微眯了一下眼睛,对周泉等人道:



    “对方蹬鼻子上脸,我们总不能什么都不做吧。”



    周泉和范昌义快速的思考,但却不明白总司令的意思,后者道:



    “请总司令明示。”



    莫凡淡淡开口:



    “过去百年,民族经历了前所未有的阵痛,如今在全民族不懈的努力之下,终于找回了昔日的荣光,简单点儿就是扬眉吐气了。



    



    国内的民众正在体验和感受新时代,但是我们的目光不能只局限于国内。



    还有很多的炎黄子孙飘零在外,在抗战最艰难的时候,他们多少也曾为祖国贡献过力量,这个时候是不是也需要让他们也骄傲一回,扬眉吐气。”



    莫凡话语里的意思再明显不过,让周泉和范昌义眼前一亮,前者马上道:



    “明白明白,总司令放心,总参谋部这就着准备,绝对不会让海外的同胞等太久。”



    莫凡微笑颔首。



    施密特从工厂的主任家回来之后,虽然表面上一切正常,但他知道,每一个时刻,暗地里至少有两双眼睛在盯着他。



    回到工厂之后,施密特感觉身边的所有人都很有嫌疑,因为他不知道那天的纸条究竟是谁给他的。



    可是一年过了几日,他再也没有收到其他纸条。



    就像对方早已经把他遗忘了。



    渐渐的,施密特也不再那么胆战心惊。



    就在这段时间里,工厂召开了多次大会,向工人们宣讲反间谍的重要性。



    这些年个人和国家的变化工人们深有体会,大家对间谍恨之入骨。



    简单的动员之后,工厂里每个工人的眼睛似乎都被擦亮了,盯着周围人的一举一动。



    外籍研究人员遭到严密的监视,甚至很多人被调离了工作岗位。



    因为有工厂领导的保证,施密特暂时没有脱离工作。



    就在人人对间谍喊打喊杀的时候,施密特又收到了第2份和第3份纸条。



    一份出现在他打饭的饭盒里,一份出现在他的工具包中。



    施密特只想安安稳稳的做自己的工作,不想要卷入漩涡之中。



    军情局从来没有找上他,和他对接工作的都是工厂的领导。



    20多天后,工厂的领导才告诉他间谍已经被抓获了。



    并且他从领导的口中得知间谍来自华府,而不是柏林。



    如果施密特第一次选择错误,那么他注定会成为华府的炮灰。



    在整个过程中,施密特只是将收到的纸条上交给工厂的领导,此外没有做任何事情,但是军情局却很快将间谍抓获。



    这背后有多少明争暗斗,施密特不清楚。



    这更令他感到恐惧和庆幸。



    施密特不知道的是,像他这样情况的人很多,有的人做出了不同的选择,最后的命运自然也就不同。



    直到反间谍的浪潮过去,外籍科学家和研究人员聚会的时候才发现有很多熟悉的面孔再也见不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