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大建设

A+A-

    八十年代的年味远比后世要浓,尤其是东北农村。

    出了二月二,才算过完年,该动的就都活动起来了。

    许敏到了县里,送完陈淑芳去学校,就直奔邮局。

    这回她很幸运,除了四十来枚散邮票,还买到了十枚四方联,还有两整票。未来的几百万,现在只不过两百多块钱。

    心把邮票放进新买的集邮册里,许敏才去看大市场。

    要建的大市场还没有开工,选址却已经选好了,就离着县城的百货商场不远,听再有半个月就会开工了。

    许敏绕着圈起的地转了一圈,转身就奔工商局,才要咨询大市场的事儿,立刻就被迎进科室,还是一个姓赵的副科长亲自接待。

    许敏原想着不管讨好卖乖也好,软磨硬泡也罢,总要打听出新市场的消息,能求一个摊位自然是更好的了,哪知那位赵副科长居然那么热情,三言两语就和盘托出,把新市场的事情交待得清清楚楚,末了还特热切地问许敏“许姐是想弄个摊位吗?”

    那热乎劲儿,只差拉着许敏的求租了。

    迎着这样殷切的目光,许敏都被闹晕了,还没想好什么,就听到路过的一大姐憋着笑道:“我赵,你可别逮谁都忽悠,那什么市场,就一遮

    了个盖儿的大院,还一百块钱一年,谁要租啊?”

    又看许敏,劝道:“大妹子,你也别记恨赵,他也是让上头逼得快疯了,眼看着就要开工了,过来打听的都没几个,我们都啊,估计这市场开了也没几家商户。谁会放着铁饭碗不捧,要当什么个体户啊?”

    许敏咽了咽口水,还来不及什么,那位赵副科长已经急得快哭了:

    “我刘大姐,您可别搁这添乱了!好不容易来一咨询的——许姐、许姐,你别听刘大姐的,你看这大市场位置多好,就挨着百货商店,客流大,逛完百货商店就去逛大市场,生意肯定好”

    “逛完百货商店谁还去逛什么大市场啊?百货商店什么没有呢?”

    赵副科长是真急了:“刘大姐,你再这样我可去找你们科科长了,到时大市场租不出去摊位,是不是大家伙一起分摊任务啊?”

    他这么一吼,刘大姐也怕了,忙收声:“你你,我不行了吧?”

    许敏听得直乐,也不等赵副科长再好话了,直接就问:“市场里的摊位只租吗?能不能买啊?”

    “买?”赵副科长一怔,随即大喜:“大姐,虽然咱们大市场现在不往外卖,只租,但你多签几年不就和买是一样的

    吗?您看,现在租,才一百块钱一年,租得时间长,咱们还可以打个折扣的”

    许敏摸摸下巴,沉吟道:“好吧,那我就租十个摊位吧!”

    “你、你租、租几个?”赵副科长都傻了。

    那位刘大姐更是一口茶水喷出,又推人:“赵,人租十个摊位!不是,大妹子,你不是让赵忽悠蒙了吧?一千块钱耶,在咱镇上都能买两套两间院子了。”

    “我知道啊,”许敏笑眯眯的:“所以,赵科长,你总该给我个大点的折扣吧?”

    赵副科长回过神,忙点头应下:“等等我啊”

    他起身太猛,跑得太急,险些就被椅子绊倒,顾不得去揉撞疼的腿,爬起来急匆匆地跑出去,没多大会儿,就领进来一个年纪大的中山装。

    “这是我们科长”

    显然,许敏的请求太惊人,连科长都坐不住了。

    趁着这股热乎劲儿,许敏直接就把合同签了,不只是租了十个摊位,还用这个租金价位,一租就是二十年。

    得许敏是占了大便宜,这年头就没人想过涨租金这码事。

    不只这样,工商这头没要求一次交清铺租不,第一次的租金还给打了个八折。许敏也是痛快,一次性交了八百块。

    在旁边从头看到尾

    的刘大姐直啧舌:“一套四大间的院子——没了”

    许敏失笑,现在八百块钱看起来很多,可和这十个摊位比,那就不够看了。

    只要市场建起来,不出一年,租金就得翻一番。

    许敏就算是自己不开店,把摊位往出租,也能赚钱的。

    转租这项条款,她可是特意加进了合同里的,不只是这样,许敏还特别谨慎地把后续可能会发生的变动都写清了:

    如果市场拆迁重建,许敏可以获得同样面积的铺位,租金不涨,面积优先选择,直到履行完现有合约年限。

    当时许敏强调加这一条时,赵副科长还笑了:“咱们市场不可能拆迁的,你就放心吧!”

    倒是那位中山装毛科长笑着看了眼许敏:“这位同志想得还是周到”

    夸了这么一句,许敏再想加一条“如拆迁,市场结束营业,可获相应赔偿”时,毛科长就一直摇头,什么都不肯答应了。

    “咱们本来的合约可不是这样的,如果不是同志你是第一个签约的,也不可能还这么有商有量的。”

    这倒是真的,很久之后,秋水县大市场拆迁重建成商场后,一铺难求,只有许敏,一下就拿下十个最好的铺位,到那个时候,之前大市场的租户才知道居然还有

    人签过这样的一份合约——全县独一份。

    顺利拿下铺子,许敏又去县一中看了陈淑芳,顺便给了渣男何涛几个白眼,这才回黑水镇。

    她没去看陈建军父子,倒是从黄琴那儿知道陈建军开始在找工作了,只是以他现在的状态,想回车队是不可能的。

    先不陈建军自己觉得丢脸,就是他之前酗酒这一出,黄师傅也不敢帮他好话。

    陈建军也就四下找找零活,今天在车站扛大包,明天去帮人赶大车,有时候还帮着修修车什么的。

    工作不算太固定,但总算已是开始振作起来了。

    许敏问清了,也觉得心安不少,先把陈建军的事放在一边,专门在黑水镇上跑建镇市场的事。

    连跑了几天,在镇房管所办了批文,建市场的事就正式提上日程了。

    像县里的大市场一样,许敏要建的也是简单的市场,用那位刘大姐的话就是遮个盖的院子。

    在东北,一般只有仲春后才会建房,但这样简陋的市场,不需要打地基,哪怕是还没开冻,也能开建了。

    没到春耕季,人还是很好找的,但这次许敏却没有回乡找零工,而是把活儿交给了房管所名下的建筑队。

    从四月初开建,到七月中时,市场就已经建好了。

    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