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一十三章 权衡利益

A+A-

    肖峰正和崔明海聊得热火朝天,笑声连连,有风轻云淡不露端倪,气氛好不热闹。



    这时,门吱呀一声开了,老群和金海洋一前一后走了进来。



    肖峰瞥一眼金海洋,伙子满脸写着“不高兴”,他眉头紧锁,嘴角微微下撇,好像心里憋着股气,随时都要爆发似的。



    肖峰心里咯噔一下,心想这子肯定是发现了问题。



    他赶忙又把目光投向老群,老群毕竟是见过大风大浪的人,沉稳得很,只是轻轻点了点头,眼神里透着一股子“一切尽在掌握”的自信。



    肖峰心里顿时有了数,器肯定是没啥大问题的,那可是国家财产,是要真金白银投进去维护的固定资产,粉条厂上下谁不宝贝着这些铁疙瘩?



    可粉条呢,也应该没问题啊,这可是他们的饭碗,全厂靠着这东西养家糊口呢,总不能胡作非为自己砸自己脚吧?



    肖峰挠了挠头,心里犯起了嘀咕。



    突然,他眼睛一亮,恍然大悟!肯定是金海洋这子,艺人还是个做食品的就讲究个精益求精,眼里容不得沙子,肯定是他发现啥端倪了,所以才这么生气。



    哈哈哈,年轻的金海洋就是沉不住气,有点事儿就挂在脸上,不过这样也好,有活力,有冲劲!肖峰心里想着,嘴角不禁勾起了一抹笑意。



    肖峰眼神一转,狡黠地看向崔明海,哈哈一笑,开口道:



    “崔厂长啊,我这人话直,你也别见怪。其实呢,我来之前可是做了不少功课,打听来打听去的,今天也算是落实得差不多了。



    “你也知道,我这打算在其他地方办个粉条厂,可现在呢,既缺技术又缺器的,真是愁人啊!



    “呵呵呵,我呢,也是多少知道点这行的内幕,所以才厚着脸皮来找你了。



    “你看啊,你们那器,能不能匀给我一台两台或者三四台?反正你们这儿也是轮流上岗,器闲着也是闲着,资源浪费可不是好事儿。



    “我呢,新买器实在是没那个能力,就想着买个二货,先凑合着运行起来。



    “当然了,我们那地方厂子的,要求也不高,只要你们的器还能修得好,能用得上,我们都要。



    “你看怎么样,崔厂长,能不能给兄弟我让几台?”肖峰着,还朝崔明海眨了眨眼,一脸期待的表情。



    肖峰完,眼睛就直勾勾地盯着崔明海,那眼神里仿佛藏着无尽的期待。



    崔明海呢,却是一脸茫然,眉头微蹙,显然是没跟上肖峰的思路。



    他心里嘀咕着:“这肖峰,刚才还跟我聊粉条市场的问题呢,怎么一眨眼就扯到器上来了?”



    崔明海满脸疑惑,开口问道:“肖总,咱们不是在聊粉条的市场前景吗?



    “怎么突然之间,你就提到要买我们的二器了?而且这器虽然是二的,但其实也没怎么用过,跟新的差不多啊!”



    崔明海急中生智维护自己的器,但心里已经活动了,想着能买个好价钱也行,这年头,赚钱太不容易了。



    肖峰一听,顿时乐了,嘴角勾起一抹玩味的笑:



    “崔厂长,你这器虽是没怎么用过,但毕竟是已经‘下锅’的饭了,算是旧的了嘛。



    “再了,



    你前面还轮流用的呀。你们自己心里也清楚,哪台器有个毛病、哪个部件快该换了,是不是?”



    崔明海心里后悔,谁知道这个肖峰是冲着器来的,粉条好,这器就在那里放着,还跟着个械师,没法动脚啊。



    肖峰语气顿了顿,仔细观察崔明海的脸色,接着侃侃而谈:



    “你看啊,器多了也是累赘,贪多嚼不烂嘛。放着不用,生产量也上不去,还得每年花大价钱维护多余的器。你,这钱花得值不值得?”



    崔明海听了,若有所思地点点头。



    肖峰见状,趁热打铁:“要是把这笔维护费省下来,给工人们多发点福利,他们干活不就更起劲了吗?



    “再了,我可不是白要你的器,我这边有新的市场渠道,能保证你的粉条销量只增不减。你,这买卖划不划算?”



    老群瞅瞅肖峰,又转头望了望崔明海,一脸认真地:



    “肖总啊,我刚才仔细瞧了瞧今天那三台停着没生产的器,有些地方可真是得大修一番了。



    “换新的部件,那可不是一笔数目,得狠狠心才能掏出来。我看得出粉条厂为了省着点儿,不换新的,就一直这么轮流使着,哪台能用就用哪台,也没特意省着哪一台不用。”



    老群这话插得可谓是恰到好处,他心里的九九啊,就是想借此会压压价。



    



    毕竟,买新器那可不是闹着玩的,得花大价钱。



    办个粉条厂虽然能解决土豆的销路问题,但盈利也就那么回事儿,不多不少,刚好够糊口。



    所以啊,投资这事儿得稳当点儿,得用投资赚个长久利润,这才是老群的如意算盘。



    不过呢,老群哪儿知道,肖峰心里可是藏着个大计划。



    他打算把菜系市场的粉条做出点儿新花样,让人意想不到的那种。



    这粉条啊,在他的里,可不仅仅是粉条那么简单,而是要变成能赚大钱的宝贝疙瘩!



    崔明海听着老群几句要命的话,心里头那叫一个苦啊,简直比吃了黄连还难受。



    昨天晚上一接到上面的电话,他心里就嘀咕开了:



    “肖峰这家伙,是来学技术的,态度要是真端正,那新技术到最后我自然是会传给他的,毕竟这也是上面的意思嘛。



    “但话回来,给也得看看这人有没有那个慧根,是不是真心学技术的料啊。”



    崔明海心里明镜似的,知道做粉条这活儿,会的人不少,但器粉条那可是个技术活,不好好学,原料可就白白糟蹋了。



    他想着自己柱子上挂着的那张配料表,心里头暗暗发笑。



    那玩意儿啊,其实就是个摆设,假的!可话回来,这世道上有谁家会把真家伙就这么明晃晃地摆出来呢?



    崔明海心里头那叫一个踏实,半点不觉得自己柱子上装样子的配料表有啥不对。



    他想啊,这世道,真假难辨,虚虚实实,自己这么做,也是为了让那些想偷师的人摸不着门道。



    哼,想学真本事,还得看肖峰有没有那个诚意和眼力见了!



    但是,眼下这肖峰是要买器啊,崔明海心里头那个纠结啊,自己也想把这器出,可眼瞅着这价钱是卖不上去了,这可咋整?



    肖峰这家伙,真是太狠了,居然还带个械师来,摆明了是要压价啊!



    崔明海索性也不话了,就那么傻傻地盯着肖峰,眼神里满是无奈。他心里头那个苦啊,就像吃了没熟的柿子,又涩又堵得慌。



    肖峰也没想到崔明海会是这么个反应,他本来还琢磨着要好好跟崔明海谈谈呢,结果崔明海这一脸“吃亏吃到家,没办法”的样子,让他也愣住了。



    肖峰心里头那个琢磨啊,这崔明海应该是挺精明的一个人,这会儿怎么就这么“怂”了呢?



    不过,肖峰毕竟是在两世商海里沉浮过的人,他一眼就看出崔明海是个可以合作的有良心的厂长。



    他这神态,明摆着是被自己给“欺负”了,心里头肯定不乐意,但又没办法。



    肖峰心里头不由得一阵盘算:自己在京城的粉条生意,以后肯定得用崔明海的器做的粉条,从柳坝村拉过来,那成本可就太高了。



    这崔明海,得拉拢住,不能让他觉得吃了亏,以后合作还长着呢。想到这里,肖峰的脸上不由得露出了一丝笑意,心里头已经有了主意。



    肖峰笑着拍了拍崔明海的肩膀,诚恳地道:



    “崔厂长,你也心里有数,咱们以后打交道的日子还长着呢。



    “我过要给粉条开拓新市场,那就决不食言,这个新市场里,肯定有你的一份儿。至于这器的价格嘛,你个数,只要合适,我肖峰绝对没有二话。”



    崔明海点了点头,眼神里却透露出一丝狡黠,他慢悠悠地道:



    “肖总啊,市场可是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你给就给了?



    “我这器可是实实在在的,看得见摸得着。价格嘛,我要是要高了,你肯定不乐意;你要是给低了,我这心里头也不舒服啊。”



    到这里,崔明海故意顿了一顿,然后凑近肖峰,压低声音道:



    “我给你个实话吧,肖总,这器我还真是真心想卖。



    “但是,这市场你即便是真心想给我,我也得问问,你怎么给我?



    “粉条这个市场,我崔明海可是清楚得很,你的那些前景啊、潜力啊,都太玄乎了,我得看到实实在在的东西才行。”



    肖峰一听,心里头明白崔明海这是想要个定心丸呢,于是他笑着回应道:



    “崔厂长,你放心,我肖峰做事,从来都是到做到。新市场嘛,我已经有了初步的规划,我自然会让你看到实实在在的成果。



    “至于这器,你就个实在价,咱们爽快点,别磨磨唧唧的。”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