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零三章 吃了饱饭
A+A-
黄启源眼眶泛红,满含感激之情地道:“宋大妈,真的感谢你!你对我们实在是太好了!”
话音刚落,他的喉咙就像被什么东西哽住了,呜呜咽咽的,再也不出一句完整的话来。
他努力地克制着自己的情绪,不让眼泪夺眶而出,但最终还是忍不住默默地抹了一把泪。
随后,他低下头,开始狼吞虎咽地吃着眼前的食物。
这几天来,他滴水未进,粒米未沾,这一顿对他来,简直是人间美味,每一口都吃得那么香,那么满足。
谢有花也是一边吃着,一边不停地擦着眼泪。饥饿的滋味实在太难受了,此刻能有这么一顿热腾腾的饭菜,让她心中充满了感激。
然而,在饥饿面前,所有的感激之情都化作了无声的泪水,她实在不出更多客套的话来。只是默默地吃着,珍惜着每一口食物。
三个人埋头吃饭,的屋子里静悄悄的,唯有吃饭的声音响亮而清晰。
那咀嚼声、吞咽声,在此刻听起来竟是如此悦耳动听,仿佛是世间最美的旋律。
宋大妈站在一旁,一声不响地看着他们吃。见他们吃得香,她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然后,她又转身走进厨房,端来一盘子热腾腾的油饼子,轻轻地放在桌上,温和地道:
“你们吃,还有呢。现在正好是正月,家里油饼子做得多,你们尽管吃,别客气。”
黄启源挠了挠头,有些不好意思地道:
“宋大妈,你看你这样热情,我都不好意思了。你要不给我几个黑面馍馍就行,我们这几天真的是没吃过一顿饱饭,这油饼子这么金贵,给你吃掉多了,我心里过意不去。”
宋大妈正要开口拒绝,黄启源又赶忙接着道:
“宋大妈,我不白吃你的。我吃完了,给你孙子开上个方子,调调脾胃。我看这孩子面色,就知道他爱拉稀,我这可是祖传的医术,错不了的。”
宋大妈一听这话,眼睛顿时亮了起来,满脸都是惊喜的神色。
她赶紧拉着黄启源的,连声道:“哎吆,贵人呐!我都不知道你姓啥,你就这么热心肠。
“你这一眼就看出我家孩子的病了,真是谢谢你啊!这娃娃就是爱拉稀,身体也长得慢,可把我愁坏了。”
黄启源心里一动,微笑着道:“我姓袁,大妈。我们袁家祖传的医术,治疗儿拉稀可是有一套的。
“我给你开了方子,你就去慕家药房抓药。慕家药房可是老字号,对病人负责,从来不会抓错药。
“到时候,我保证你家的宝宝吃了以后,身体肯定好转,不再拉稀,个子也会长得快快的。”
这时候,谢有花已经吃饱了,她满足地用绢轻轻擦了一下嘴巴和脸颊,脸上洋溢着感激的微笑。
她看向宋大妈,诚恳地道:“大妈,真的太谢谢你了。要不是你,我们一家三口恐怕今天就要饿肚子了。这油饼子真是太好吃了,救了我们的急。”
着,她转头看了一眼正在狼吞虎咽的黄启源,继续道:
“我们家掌柜的,别看他现在落难了,其实他可是个会看病的大夫。
“你要是有啥不舒服的地方,就尽管跟他,让他给你开个方子。
“等他吃完了,一定给娃娃好好地把一下脉,仔细诊断过了,我保证,他绝对能把你孙子的拉稀给治好了。”
宋大妈听了,连忙摆,有些不好意思地道:
“我这人就是个命苦的穷人,有点毛病,就硬扛着过去了,哪里还金贵得吃药呢。
“你们已经帮了我们这么多了,我怎么还能再麻烦你们呢。
“但是,你们要是再开个方子,把娃娃的拉稀给治好了,那你们就是我们家真真正正的大恩人。你们就别客气了,好好吃,吃饱了给娃娃看看。”
谢有花听着宋大妈的话,眼里闪过一丝泪光,感动地点了点头。
这时候,黄启源也心满意足地吃完了饭,他端起桌上的茶杯,咕嘟咕嘟又喝了大半杯茶水,仿佛那茶水能洗去他这些天的磨难。
喝完茶,他轻轻放下茶杯,然后就开始给宋大妈的孙子圆圆号脉。
只见他神情专注,指轻轻搭在圆圆细弱的腕上,闭目沉思,仿佛在与圆圆体内的气血对话。
过了一会儿,黄启源缓缓睁开眼睛,从自己的包裹里心翼翼地拿出一个有些磨损的本子和一支闪着微光的钢笔。
他轻轻吹了吹本子上的灰尘,然后在饭桌上铺开,开始认真地写方子。
他的字迹工整有力,每一笔都透露出他对医术的严谨和认真。
不一会儿,方子就写好了。黄启源抬起头,郑重地对宋大妈:
“宋大妈,这个方子你可一定要去慕家药房抓药,可千万别去普通的药房。这里面有两个重要的理由。
“一是慕家的药质量上乘,药效好,慕家药房在咱们这一带可是有名的。
“二是,咱们萍水相逢,我吃了你的饭,就给你开了这个药方,虽然我是出于好心,但你也得找个人看看我开的方子对不对再买药,这样你也放心。
“所以,你一定要去找个信得过的药房,慕家药房就是个不错的选择。”
黄启源吃饱了饭,肚子里暖洋洋的,整个人更显得君子坦荡荡,话的声音里透着一股子从容和自信,那底气足得让人不由自主地想要相信他。
他轻轻放下中的碗筷,眼神里闪烁着诚恳的光芒。
宋大妈是个眼观六路、耳听八方的聪明人,一见黄启源这架势,心里就有了数。
她笑眯眯地道:“你咋弄就咋弄,我这人别的本事没有,看人的眼光还是有的。
“我看着你的样子,就信得过你。你瞧你,话文绉绉的,里还拿着支钢笔,一看就知道是个读书人。
“又会看病,那可是难得的大知识分子,我自然是信得过你,一百个放心!”
黄启源听了,心里暖烘烘的,他点点头,目光转向身旁的妻子和女儿。
这一会儿工夫,因为吃饱了饭,又待在宋大妈家这暖和的屋子里,两个人的脸色也渐渐红润了起来,像是春天里绽放的花朵,多了几分生。
他转过身,看着宋大妈,语气里满是恳求和信任:
“宋大妈,我有个不情之请。我得出去找找人,有些事情要处理。
“我的妻儿能不能待在你家休息一会儿?他们跟着我东奔西跑的,实在是不方便。”
着,他的眼神里流露出一丝歉意和不舍,毕竟让妻儿留在陌生人家里,他心里也不是滋味。
宋大妈一听,连忙摆道:“哎呀,这算啥不情之请啊!你尽管去忙你的,你妻儿就交给我了。
“我这屋子虽然不大,但多两个人还是挤得下的。你放心去吧,我保证把她们照顾得好好的,
“等你回来,保证她们一个个都全全乎乎的!”着,她还拍了拍胸脯,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让黄启源心里的大石头终于落了地。
黄启源站起身就要离开,那决绝的背影仿佛在诉着他心中的决心。
谢有花一见丈夫这架势,心里猛地一紧,下意识地也跟着站了起来,神色间流露出几分惊慌。
她想些什么,想叮嘱黄启源一路上要心,可当着宋大妈这个外人的面,她又有些欲言又止,生怕错了话给丈夫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黄启源何尝不知道妻子的担心,他转过头,眼神里满是温柔和坚定,轻声道:
“娃妈,你就安心待在这儿,宋大妈是好人,热心肠,咱们能遇上她是咱们的福气。
“我去一去就回来了,你还不相信我姓袁的。”
他这话的时候,特意把最后几个字咬得重重的,那意思再明显不过,就是让谢有花记住自己改了姓,不要错了话,免得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谢有花闻言,眼眶微微一红,但还是乖乖地点了点头。
她知道丈夫的性子,一旦决定了的事情,九头牛也拉不回来。而且,她也相信丈夫的能力,相信他能够平安归来。
黄启源见状,心里也松了一口气。他转身就走,步伐坚定而有力。
他是豁出去了,没有什么不放心的。之前在那个狭窄的巷子里,他要是离开,妻儿就只能躲在巷子的角落里,受着寒风的侵袭。
而现在,他们躲在了宋大妈家,这暖和的屋子,这热心的主人,自然是比那寒冷的巷子好多了。
黄启源心中暗自庆幸,同时也更加坚定了自己要去把事情办好的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