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二十八章 黄家鸿的复杂两面

A+A-

    昏暗且空旷的屋子里,黄家鸿独自伫立着,四周寂静得只能听见他自己的呼吸声。



    那偌大的空间,仿佛将他内心的孤寂与愤怒无限放大。他的脸色阴沉得如同暴风雨来临前的天空,眼中燃烧着熊熊怒火。



    突然,他猛地挥出一拳,重重地砸在身旁那张红木的桌子上。



    “砰”的一声巨响,震得桌上的茶杯都跟着剧烈晃动起来,茶水溅出,在桌面上留下一道道凌乱的水痕。



    黄家鸿嘴里恶狠狠地咒骂道:“黄启源,你再有天赋又如何,你终究是医从黄家!



    “除非你远走高飞,这辈子都别再回京城,若不然,我定要你尝尝背叛黄家的苦果!



    “你以为你改了姓,就能逃出我的掌心吗?我黄家想要找一个人,就算你躲到天涯海角,我也能把你给揪出来!”



    他的声音在空荡荡的屋子里回荡,带着无尽的怨恨和决绝。



    黄家鸿对背叛黄家的黄家旁支黄启源,可谓是恨到了骨子里。



    在他的认知里,黄启源就是那个导致黄家迅速落败的罪魁祸首。



    要不是黄启源跑去派出所揭发黄家那些见不得光的勾当,黄家也不至于在短短时间内就陷入如此艰难的境地。



    然而,这个心眼偏狭的黄家鸿,却丝毫没有意识到,黄家如今的落败,完全是黄家家风不正咎由自取。



    黄家多年来多行不义,做了无数伤天害理的事情,再加上黄家后代中几个关键人物品行恶劣,肆意妄为,才使得黄家的声誉一落千丈,最终走到如今田地。



    如今,黄家鸿满心满脑都将黄家落败的这笔账,一股脑儿地算在了黄启源的头上。



    他就像个被愤怒蒙蔽了双眼的人,完全不会审视自身的问题,只知道一味地去埋怨别人。



    在他那狂妄偏执的认知里,黄启源就是导致黄家陷入困境的罪魁祸首,他却从未想过黄家多年来作恶多端,早已埋下了衰败的种子。



    黄家鸿在屋里埋怨了许久,心中的怒火依旧难以平息,但他也知道,光在这里抱怨无济于事,黄启源的事情,既然一时找不见人,那就得从长计议了。



    如此一想,他便起身走到一旁的柜子前,打开柜门,从里面拿出自己的皮包,仔细地收拾了一番。



    他动作迅速而又带着几分烦躁,将皮包拉链拉上后,便匆匆出门而去。



    他此行的目的地是百音坊。这段时间,百音坊铺子的生意还算不错,货物的销量还算可观,收入要比药铺子分成好一些。



    毕竟这百货铺子的收入是自己的纯收入,每一分钱都实实在在地进了自己的口袋。



    所以,尽管他平日里大部分时间都在潜心研习针灸之术,但每隔几天,还是会抽出时间去铺子里看看。



    每当他走进铺子,看着货架上琳琅满目的商品,眼神中立刻就透露出一丝认真。



    他就会仔细地查看每一件商品,看看哪些货物走得快,哪些货物还静静地摆在那里无人问津。



    关于百货经营,黄家鸿其实是在用心学习的。他以一种连自己都不太明白的端正态度对待着这门生意。



    或许是因为这是他自己的生意,是他好不容易打开的局面,所以他格外珍惜,用一种从未有过的正直态度去经营这个百货生意。



    有时候,黄家鸿也会隐隐觉察到自己的这种不同。他会在心里思索,为什么自己对待百货生意会如此用心和端正。



    最后,他自我归结于这是自己的生意,是自己努力打拼出来的成果,所以格外上心,也格外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收获。



    或许正是自己对待百货生意这般端正且用心的态度,才使得这百货生意做得顺风顺水。



    



    就连京城里颇有名望的儒商蓝秋水,都对他颇为赏识,时常给予他不少帮助。



    蓝秋水在商界以仁义诚信著称,能得到他的认可与扶持,对黄家鸿的百货生意而言,无疑是如虎添翼。



    黄家鸿站在铺子中央,心里喃喃自语:“我知道我骨子里是个坏人,平日里做了不少亏心事。



    “但是,在这百货生意上,我用的可是好人的态度和所有的方法。我诚心对待每一位顾客,认真挑选每一件货物,努力让生意越来越好。所以,我不能被辜负。”



    他这话的时候,眼神有些空洞,思绪似乎飘到了很远的地方。



    他当然不清楚自己口中的不能被辜负,究竟是指谁不能辜负自己,那感觉,就好像他在和冥冥之中的良心道德或者天道进行着一场无声的对话,试图从中寻求一丝慰藉。



    然而,他却忘了,这世间之人,无论做什么事,都会造下相应的业。



    这业力,就如同一张无形的大,遵循着因果循环的规律。好事坏事,皆是自己亲所为,每一个选择、每一个举动,都会在未来产生相应的影响。



    可黄家鸿似乎完全忽略了这一点,满心满眼都只想着自己的利益,所有的想法都只为自己好,从未考虑过他人的感受和后果。



    今天,黄家鸿像往常一样来到了百音坊的铺子。他一走进铺子,就立刻投入到工作中,神情专注而认真。



    他仔细地检查着每一件货物,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对于那些摆放有些凌乱的商品,他会轻轻拿起,重新整理好。



    接着,他拿起出货的单子,一笔一划地订正着上面的信息,确保每一个数字、每一个记录都准确无误。



    之后,他又查看了一下库存,看看哪些货物快要缺货了,然后拿起电话,拨通了供货方的号码,与他们沟通订货进货的事宜。



    他的声音沉稳而清晰,每一个要求都交代得明明白白。



    等他把这些事情全部做完,时间已经过去了三个时。



    窗外的阳光早已从最初的明亮变得有些柔和,不知不觉间,就连午饭的时间都已经过了。



    黄家鸿这才伸了个懒腰,揉了揉有些酸痛的肩膀,看着被自己打理得井井有条的铺子,脸上露出了一丝满意的笑容。



    但是,百货铺子里的那些繁琐事儿总算是处理完了。



    黄家鸿长舒了一口气,心里琢磨着去兄妹雅那儿吃顿饭,好好犒劳一下自己。



    他独自一人迈出铺子,脚步轻快地朝着百音坊走去。



    百音坊里热闹非凡,街道两旁张灯结彩,洋溢着浓浓的过年氛围。行人来来往往,脸上都带着喜庆的笑容。



    黄家鸿刚走进百音坊的正街,没走一会儿,就瞧见蓝秋水正站在前面不远处,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正朝着自己看过来。



    蓝秋水身着一袭藏青色的呢子大衣,头戴一顶黑色的毡帽,整个人显得儒雅又大方。



    黄家鸿赶忙一脸笑意地迎了上去,双抱拳,笑着道:



    “秋水兄,吃饭了没有?走,咱们去兄妹雅吃点。我刚在铺子里忙活着干活,一不留神就错过了饭点,这会儿肚子正咕咕叫呢。”



    蓝秋水哈哈大笑着,笑声爽朗而又亲切,他拍了拍黄家鸿的肩膀,道:



    “这些天都忙着过年的事儿,也没顾得上这边的铺子。这不,我发现铺子里缺货了,就让冯掌柜看着进货。



    “结果他今天家里亲戚多,实在出不来,我就只好自己过来了。没想到在这儿遇见了家鸿老弟,走走走,咱们一起去吃点,看看兄妹雅过年期间都准备了啥好吃的。”



    蓝秋水脸上始终挂着那儒雅的微笑,让人看了心里格外愉快,黄家鸿也觉得自己这半天的疲惫都减轻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