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 好友疑问

A+A-

    肖峰被秦默涵这番话逗得有些不好意思,他看着前方,慢慢骑行,脸上带着谦逊的笑容道:



    “哎呀,你们可不要这样,我这不过是穷则思变罢了。



    “咱们现在也别光话了,咱们这就去整个村子里走走,好好看看去。我们柳坝村现在就想着摇身一变呢”



    “你们刚才也听了,这好多人家都存了钱,心里头就琢磨着想要盖新房子。



    “毕竟住上好房子,那日子才更有盼头嘛。可是村长却我让大家等一等,所以大家都眼巴巴地问我啥时候可以盖呢。”



    老群一听,顿时来了兴趣,他眼睛瞪得大大的,满脸好奇地问道:



    “可不是么,你自己都盖了新房子,那房子宽敞明亮,看着就让人羡慕。



    “你为啥不让别人家盖呢?我可是仔细算过了,按照现在大家里的积蓄,和建筑材料的价钱,花不了多少钱就能盖起砖瓦房了。



    “你们柳坝村的很多人家,现在经济条件都改善了,盖砖瓦房那是绰绰有余啊。你和村长这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为啥要拦着大家呢?”



    老群一边着,一边还用比划着,仿佛在脑海中勾勒出一座座崭新的砖瓦房。



    他的眼神里充满了疑惑,那模样就像一个好奇的孩子,非要弄个明白不可。



    秦默涵听着老群的问话,微微点头,脸上带着一丝认真,缓缓道:



    “就是呀,你们柳坝村去年的收成那可真是不错。



    “就去年秋天吧,那棉花,一大片一大片的,雪白雪白的,就像天上的云朵落在了地上。



    “采摘的时候,村里人忙得不亦乐乎,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丰收的喜悦。棉花在针织厂卖了个好价钱,给村里带来了不少收入。



    “还有那土豆,一个个圆滚滚的,又大又饱满,堆在院子里就像一座座山。也拉到京城去了,也给粉条厂交了,都是抢货,那收入也相当可观。”



    他顿了顿,接着道:“另外,你们村还有交售蘑菇的收入呢。



    “一到山林里蘑菇生长的季节,家家户户的院子里、屋子里都摆满了蘑菇菌棒,蘑菇长得密密麻麻的,鲜嫩得很。



    “采摘下来,简单一处理,就交到你们家收购点,又是一笔不的收入。



    “再加上各种蔬菜,什么黄瓜、西红柿、茄子,豆角种得又多又好,都交到你们家作坊,卖了个好价钱。



    “这些林林总总的收入加起来,可真不少啊。柳坝村的人均收入在全县都是拔头筹的。”



    “而且呀,你们村几乎每家都有人在香坊、陶瓷厂或者砖瓦厂上班挣工资。这些在工厂上班的人,每个月都能拿到稳定的工资。



    “所以呀,大家的收入都是可以的。这些人家挣的钱可都存起来了,平时的花销,就靠田里的那点产出也足够了。



    “粮食、蔬菜自给自足,偶尔买点生活用品,花不了多少钱。”



    秦默涵越越激动,提高了音量道:



    “所以啊,很多人家就是不盖四合院新房子,就是盖上正北面一面的新房那也是有能力的。



    “你想想,大家辛苦了一年,里有了钱,谁不想把房子盖得漂亮点,住得更舒服点呢?



    “很多人家还想着盖新房娶媳妇呢,这可是人生中的大事。你干嘛要阻拦啊?你这不是挡了大家的好事嘛。”



    他一边着,一边用疑惑的眼神看着肖峰,仿佛在等着一个合理的解释。



    肖峰见两个老朋友问得格外认真,眼神里满是关切与疑惑,便把摩托车开向了人少的河坝路。



    他清了清嗓子,认真地道:“咱们柳坝村啊,确实是有那么一些人家,里头攒了些钱,能盖得起新房子了。



    “你瞧,村东头老李家,去年种菜卖蘑菇养殖挣了不少,儿子又在砖瓦厂上班,家里有点积蓄,盖新房对他们来问题不大。



    “还有村西头老张家,棉花收成好,土豆也收成好,再加上家里人在香坊干活,日子也过得挺宽裕,也有能力盖新房。”



    “但是呢,”肖峰话锋一转,眉头微微皱起。



    “大多数人家啊,还是得再等上一年或者两年才有能力盖。毕竟大家挣钱都不容易,每一分都得算计着花。



    “有些人家虽然有点钱,但还得留着给孩子上学、老人看病啥的,不敢轻易动。”



    



    “可是啊,我心里一直有个想法。”



    肖峰的眼神里闪烁着光芒,仿佛已经看到了未来的美好景象。



    “我想让全村人大家一起盖新房,盖那种统一的、规划整齐的新农村。



    “你们想想,到时候一排排崭新的房子整齐排列,村道宽敞干净,那得多漂亮啊!这样子,才能体现出我们柳坝村的特别之处,跟别人家的村子就是不一样。”



    “而且啊,”肖峰越越激动,站起身来,比划着道:



    “咱们把所有的村道都统一成一样的水泥硬化路,下雨天再也不用踩那泥泞不堪的土路了,车子也能顺顺当当地开进来。



    “到时候,我们村子就是全县第一的模范村,那多有面子啊!你们是不是更好?”



    老群一听,眼睛亮了一下,随即点了点头,但很快他又皱起了眉头,立刻道:



    “可是啊,肖峰,全村都盖新房,这想法是挺好,但正如你的有些人家确实没有这个能力啊。



    “你像村南头那几户,家里人口多,劳动力少,一年到头挣的钱也就够维持生计的,哪还有钱盖新房啊?”



    秦默涵也跟着附和道:“就是,我也觉得有困难。这盖新房可不是事,得花一大笔钱呢。要是强行让大家一起盖,那些没能力的人家可咋办啊?”



    肖峰听了,脸上依然带着自信的笑容,他看一眼两位好朋友道:



    “不会,我已经有办法了,还做了详细的策划案。一会儿回去你们看看,就全明白了。



    “我今年啊,一定要帮着我们全村换新房。我相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就没有办不成的事。”



    肖峰的话得很是笃定,仿佛给村子换新房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



    肖峰那神情笃定的模样,以及他话的语气更是充满了把握,每一个字都仿佛带着沉甸甸的力量,引得老群和秦默涵不禁吃了一惊。



    两人对视了一眼,眼中满是好奇与疑惑,随后便跟着肖峰的摩托车,慢慢地在河坝上行驶着。



    此时正值正月,河坝两旁的景色别有一番韵味。



    河坝上的泥土还带着冬日的余寒,微微散发着清新的气息。



    路边的枯草在微风中轻轻摇曳,仿佛在诉着过去一年的故事。



    畅荡的大河在正月里显得格外清澈而又宁静,河水宛如一面巨大的镜子,倒映着蓝天、白云和两岸的树木。



    一河水无声地流着,那潺潺的流水声,仿佛是大自然奏响的美妙乐章。



    肖峰把摩托车稳稳地停在了河坝上,他下了车,走到河岸边,静静地看着河水东流。



    他的眼神中充满了激荡,仿佛那流淌的河水勾起了他心中无数的回忆和憧憬。



    他微微仰起头,深吸了一口清新的空气,感慨地道:



    “在京城这半年,我就想着要回来看看这正月里的大河。只有在正月里,这河水才是最清澈的,就像我们柳坝村人的心,在这新的一年里,也应该清清爽爽,充满希望。”



    老群却打断了肖峰的话,他皱着眉头,一脸急切地问道:



    “肖峰,你的办法是什么?你想着用啥办法给村民们换上新房子?大家可都等着你的好主意呢。”



    老群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渴望,仿佛肖峰中握着的是开启幸福生活的钥匙。



    肖峰看着老群的神情,那眼神中满是真诚和疑惑,似乎是真的不知道自己的想法。



    肖峰心里不禁犯起了嘀咕,这个老群好奇怪啊,一会儿好像一个重生人,对很多事情有着超乎常人的理解,一会儿又似乎不是,对一些简单的事情都充满了好奇。



    老群到底是怎样的存在呢?肖峰忍不住在心里打了个问号。



    正在肖峰对老群疑惑的时候,秦默涵也凑了过来,他拍了拍肖峰的肩膀,问道:



    “就是,肖峰,你到底是怎么想的?快跟我们,别让我们干着急啊。”



    秦默涵的脸上带着一丝期待,眼神紧紧地盯着肖峰,仿佛要从他的眼神中看出答案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