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帝薨

A+A-

    厉琛明知结果如何,可亲耳听到容憬,嘴角还是忍不住扬起,怎么都压不下去。



    他稍稍起身,凑到容憬面前,只差一步便将唇齿相贴。



    他尽可能压着心底的激动,轻声询问:“从游公子,介意我现在对你做些比以前更出格的事么?”



    容憬顿时红了红脸,轻嗅两下,强行岔开话题,“厉琛,我身上都是酒气,得先沐浴洗漱。”



    厉琛挑了挑眉,没戳破容憬,起身出门,下楼去找了店二。



    容憬现在还是醉醺醺的,厉琛怕他不注意晕过去,待人入了浴桶便背过身去同他聊天。



    拓跋宇很多话不便,厉琛可没有,他嘴巴不停一堆,险些把容颂从今生骂到下辈子。



    若不是容憬是容颂的血脉,他估计还能问候容家的祖宗十八代。



    容憬知道厉琛是在变相开导他,其实他也就知晓消息的那刻难以承受,现在已经好太多了。



    角落,厉琛背对着他,喋喋不休地开导着。



    “从游,我从未见过我父母,难不成哪天凭空冒出来一对男女我是他们儿子,我就得对他们唯命是从,把命都交给他们吗?”



    “忠孝归忠孝,你全了忠孝把命丢了,是在当时留了个好名声。”



    “然后呢,屁用没有的东西,你还指望后人为你塑像修庙,编撰史书夸赞此事啊。”



    “指不定几千年后,做这种事的人要被世人嘲讽是白痴和傻瓜呢。”



    “再者,容颂不是在以自杀报复你么,你再报复回去不就行了。”



    “他要你郁郁寡欢,为此事愧疚一辈子,那你便好生畅快,自由自在地活过此生,让他在地府里看着,恨得牙痒痒。”



    



    容憬被这话逗笑,起身出了浴盆,用圣渡去除身上的水渍,穿上内袍,系好衣带朝角落的某人走去,“厉琛,可以转过来了。”



    厉琛转过身,见到只穿里袍、披头散发的容憬轻咳一声,又别过脸去,可眼睛却止不住往这边瞟。



    他嘴上是自己贼人,平日里也惯动嘴动,可一到关键时刻比谁都正人君子。



    来可叹,两人认识这么多年,厉琛还是第一次见容憬这般模样。



    容憬第一次见到厉琛害羞,笑道:“厉琛,转过脸来,然后低头。”



    厉琛比他高半个头,有些事必须得低头才行。



    他见厉琛乖乖照做,凑过去,微微仰头,“看在你贪念已久的份上。”



    话音落下,厉琛瞳孔一颤,被容憬吻上双唇。



    他喉咙“咕嘟”一声,终是没忍住反客为主,探出舌尖主动索取。



    半晌,容憬喘不过气地推开厉琛,避开他过于灼热的目光,无情下起逐客令。



    “厉琛,剩下的我还没准备好,你可以先出去么。”



    厉琛没想会陡然停止,顿时僵在原地。



    片刻后,客栈二纳闷道:“那顶字上房的客官要做什么啊,刚要完热水,又要冷水,还越冷越好。”



    再江南那边,明渊不清楚容憬那边的具体情况,回到庭芜居还是写了封信问拓跋宇。



    信鸟来回往返要些时间,明渊春节当日晚上才收到回信。



    信上依旧是简短的一句话,而且还很气人。



    容颂白自杀了,祝从游和某个鹰贼情投意合、互诉衷肠。关于这点,从游倒比国师通透个几十倍。



    明渊如被戳穿心思般气得当场撕毁信件。



    撕完,他又庆幸侯涅生不在,没看到信上写了什么。



    两人遵照与乐正府的约定,经营庭芜居到二月二再走。



    当日,乐正府热情辞别他们,还庭芜居永远欢迎神使回来做掌柜。



    因他这句话,侯涅生扬了下马鞭,加速骑马离开。



    木之一族柳氏在最南方,与南海接壤的深邃密林中,与州城有段不的距离。



    两人不着急找人,趁着春日的好时光,一城一城,慢悠悠地策马过去。



    出发莫约半月,明渊见到一只明黄色的鸟飞到他眼前。



    是代表陛下亲启的信鸟。



    只是不清楚具体是太上皇临烨、还是太子临清。



    明渊拆开一看,两个都不是。



    纸上温婉柔和的字体明渊曾见过。



    出自曾经的皇后,现在的太后——东适汝。



    信上也只有一句话:



    江南皇庄,太上皇薨,速归。



    明渊瞳孔轻颤一瞬,想不明白临烨为何突然死了。



    他身有隐疾不假,可旁边跟了不少经验丰富的老太医,其中不乏有异能者。



    甚至,距离太医诊断的三年时限还剩一年左右。



    临烨没理由会突然过世,其中定有隐情。



    “走。”明渊道,“回江南皇庄,越快越好。”



    他不清楚盛元来使到没到皇庄,也不想他们知晓侯涅生也会用水鸟。



    两人在江南皇庄几百里外的镇降落,余下的路骑马赶过去。



    两日后的傍晚,待他们赶到皇庄,临清派来的人已经走完流程。



    是旧疾复发,没挺过来才走的。



    几个随同来到皇庄的太医见到明渊和侯涅生当即跪下来喊是自己无能,留不住太上皇的命。



    明渊不是来兴师问罪的,摆让太医们下去各自忙事情。



    如今确定临烨病逝,只剩宣告天下和下葬皇陵这两个大工程。



    至于太后东适汝,她连哭几日,眼眶泛红未退,脸上憔悴难掩,连同明渊话的声音都哑得厉害。



    她哭成这样明渊倒也理解。



    东适汝是临烨年少的结发妻,十四岁刚及笄便嫁给临烨。



    两人携共度近五十载,除了长子临清和女儿临璃,中间还有三个儿子。



    现今临烨先一步离她而去,东适汝心底定是不好受。



    明渊怕她撑不住真哭晕过去,劝道:“太后,节哀,太上皇定是不愿见到你这般。”



    东适汝让侍女递来帕子,擦了擦几乎流干的泪,哑声道:“国师,哀家心意已决,要为他殉葬,一同入皇陵,往后还望国师”



    话没完,一众侍女纷纷跪下,齐声道:“太后三思啊。”



    明渊没想到东适汝叫自己来竟是要搞这出。



    他稍稍弯腰行礼,好声好气地劝起来。



    事实证明,一个被窝里睡不出两种人。



    明渊曾经劝不动临烨,今日也劝不动东适汝。



    她铁了心要为临烨殉葬,叫明渊过来便是要嘱托后事。



    明渊无可奈何,只得点头一一应下。



    侯涅生全程站在窗边背对众人覆而立,维持神使一贯冷傲矜贵的神秘形象。



    可同明渊离开时,他破例睁眼看了下以帕掩面的太后东适汝。



    又过两日,他们启程回皇都,此间路途遥远,只得由皇城派来的动物型鸟类异能者载他们走。



    因载了临烨的棺柩,随行的人数也不少,队伍的速度快不了,花了七日才回到皇城。



    临清已在皇宫等候多时,先安慰东适汝一阵才召见明渊。



    明渊身为大临国师,建朝皇帝殒命,他需要忙的事情不比临清少。



    两人商量到夜半还未结束,明渊只得和侯涅生在皇城暂时住下。



    翌日,临清下朝后去劝东适汝收回殉葬的念头,劝到下午还是劝不动便派人去叫临璃来陪她聊天。



    待临璃来了,他回到御书房同明渊继续商议昭告和出殡的具体事宜,不少朝中重臣也在其中。



    期间,临清见侯涅生从始至终都站在窗前旁听,当即吩咐他去太后身边盯着,以防不测。



    有庭芜居的经历在,侯涅生不觉得同临璃相处是件困难的事。



    



    何况郡主现今一颗心全拴在太后身上,反倒不再顾及站在窗前的神使。



    两人在皇宫连住三日,所有事宜敲定完毕。



    五日后正式行悼念仪式。



    明渊住不惯皇宫,要同侯涅生回启神殿,临走前又去找了临璃,问她是否要一起离开。



    郡主突然没了父皇,自是不愿再失去母后,要陪在她身边直到临烨入葬。



    明渊没再劝她,同侯涅生先行回到启神殿。



    是夜,明渊躺在侯涅生怀中,想着接下来的种种仪式。



    别的还好,只有太后要殉葬这事让人头疼。



    谁都劝不动东适汝,即使是她最疼爱的女儿临璃。



    明渊不知该感叹她情深,还是烦恼她执拗。



    这时,侯涅生低声道:“主人,临烨是东适汝杀的。”



    明渊僵了下,问:“侯涅生,还有谁知道此事?”



    “没了。”侯涅生回道,“这事是我从东适汝身上感受到的。”



    明渊松了口气,没人知道便好。



    可他同样也多了个疑惑,东适汝为何要杀临烨。



    五日很快过去,悼念仪式先行开始。



    宫廷内设好灵堂,供奉临烨的灵柩摆在其中,朝中文武百官、各地官员能赶来的都过来向这位开朝帝王行礼献花。



    明渊身为国师行礼献花结束便可离开。



    可侯涅生作为神使,要同薄奚锦聿等神司镇守灵堂,直至悼念仪式结束。



    大临国土辽阔,前来悼念的官员也多,这场悼念仪式要行三日。



    明渊没在皇城等侯涅生,先行独自回了启神殿。



    谁料悼念仪式第三日,太后东适汝以送临璃回来的借口来到启神殿。



    她亲自送临璃回到女官寝居,又要明渊陪着四处走走。



    走在中殿庭院间的长廊上,东适汝见前方不远处有个亭子,道:“国师,那亭子正巧空着,陪哀家过去坐坐吧。”



    拓跋宇有神司的身份,可到底是北狄质子,大临帝王的灵堂他守不得,更不可能去悼念。



    此刻,他就坐在那亭中赏花饮酒,不过卡在东适汝的视线死角,加之绿植遮掩才让她觉得亭中无人。



    拓跋宇到听太后要过来,当即拿着酒坛和酒碗消失不见,非常自觉地给两人腾出地方。



    北狄人喜酒,拓跋宇也是如此,不过许是中原混血,除了酒,他还会煮壶茶放在桌上备着。



    明渊来到亭子边,看到桌上的茶壶便知拓跋宇刚在这里。



    东适汝不知道这点,只当是国师料事如神,眸中划过一抹暗色,又带了些许哀伤。



    她同明渊坐到亭子里,喝茶、赏花、闲聊半晌,放下茶盏,平静道:“国师,是我杀了他。”



    明渊早已从侯涅生那知道此事,故而面上神情未变。



    东适汝用平静的语调再次陈述道:“国师,我杀了我的丈夫,杀了当今圣上的父皇,杀了大临的开朝君临烨。”



    明渊拿不准东适汝的态度,端着高深的国师架子悠哉喝了口茶,淡淡问道:“太后,何故同臣坦白此事?”



    “神使。”东适汝回道,“他的眼睛仿佛能看透人心,这段时日,他睁开眼同哀家对视过几次,每次都令哀家心忧难耐。”



    “旁人不清楚,可哀家明白神使只听国师命令,与其这般担惊受怕、饱受折磨,哀家还不如同国师坦白。”



    搞半天是被侯涅生吓的,明渊想,那家伙可是给他平白无故背了口大锅。



    他避过这点,又问:“太后,原因呢,为何要杀他,为何杀了他还要为他殉葬?”



    “他疯了。”东适汝平静的语气变得哀伤,“他想长生,渴望长生,不再是哀家记忆里的陛下。”



    “哀家见他找来各种江湖异士寻觅长生之法,甚至听信那些一听便荒谬离奇的法子。”



    “他今日能信异术,明日便当寻邪法,若有天他因此等歹念向自己的儿女子嗣、黎民百姓伸出该如何是好?”



    “他是大临帝王,是开朝之君,青年戎马征战,中年励精图治,他的前半生没有半分污点,晚年怎能做出此等荒唐事,他”



    东适汝顿了顿,声音颤得厉害。



    “他的生命必须就此止步,停在他最完美的时刻。”



    “此后千秋万代,史官抒写的是这位开朝之君的辉煌。”



    “否则,他若不死,后世将记的是他的万年荒唐和愚昧。”



    “这样的事哀家不允许,而哀家的殉葬也一样。”



    东适汝自嘲地笑了下。



    “哀家若为他殉葬,后世只会歌颂帝后情深意重,感叹我们生同衾、死同穴的忠贞。”



    “我等会成为大临庄重伟岸的盛世开端,会是后世史书最浓墨重彩的一笔。”



    “国师,哀家弑君有错在先却也是逼不得已,今日坦白,也是想求国师相助。”



    东适汝站起来,竟是反了本来的尊卑朝明渊俯身行礼。



    “请国师劝陛下允了哀家殉葬一事,以成就此等后世美谈,福我大临盛世不朽。”



    明渊没在第一时间回答东适汝。



    关于东适汝杀临烨一事,他想过很多种可能,可独独没想过是这样。



    东适汝爱临烨,爱他开创的大临。



    因此,她容不得临烨因晚年荒唐遭世人和史书唾骂,他们的生命必须停在最辉煌的现在。



    对上东适汝哀伤又坚定的双眼,明渊不出是震撼还是动容。



    他轻叹一口气,起身扶住东适汝,“太后快起来,你这般当真是折煞臣了。”



    东适汝执拗地问:“国师,可是愿意帮哀家了?”



    明渊回道:“自然。”



    东适汝重新坐下,又道:“那关于哀家所行之事”



    她话一半便止住,将剩下的话留给明渊去领会。



    明渊明白她是什么意思,回道:“太后,臣为大临国师,自当为大临着想。”



    “太后此般舍生取义臣已明了,臣保证太后走后,此事除了臣与神使,不会再有第三个人知道。”



    “此般便好。”东适汝似了结一桩心事,同明渊继续闲聊起来,言语间尽是不离自己的儿女。



    当皇帝的临清提的较少,多是剩下三个做了闲散王爷的儿子和在启神殿做女官的女儿。



    明渊知道东适汝在求自己若哪天临清对自己的足起了杀心能帮忙护住他们。



    对于太后的请求,明渊答应得很委婉,毕竟他没了力量,又当朝臣,违逆天子可是件不的麻烦事。



    两人来回推脱,全然不知临璃在远处已然听到一切。



    陪在旁边的拓跋宇低声劝道:“郡主,我们走吧。”



    临璃是回到女官寝居突发奇想回来找东适汝的。



    拓跋宇猜到明渊和太后有事商谈,见临璃想过去打扰立刻去拦人。



    可惜异能者的听力太敏锐,他拦得老远还是让临璃听到了两人的谈话内容。



    那一瞬间,郡主呆滞地站在原地。



    拓跋宇没想到太后会这种事,只得继续陪在临璃身边。



    他见临璃没动,再次劝道:“郡主,该走了,再拖一阵太后过来便走不了了。”



    “知道了。”临璃如失了魂般僵硬地转身,“走吧,走吧。”



    她失神落魄地回到女官寝居,拓跋宇不放心地一路相随。



    在外面等了很久的薄奚弦见郡主这副模样,下意识拔剑杀向跟在她旁边的拓跋宇,“你怎敢——!”



    “嘘。”拓跋宇避开一剑,见薄奚弦还要继续挥剑,强行用抓住长剑,忍痛低声解释道:“薄奚弦,这事跟我没关系,你想让郡主活命就点声,别把”



    “我就知道你这登徒浪子不怀好意。”薄奚弦打断拓跋宇厉声道,“你现在知道怕了,敢做不敢当的孬种!”



    “阿弦,不是他。”临璃轻声替拓跋宇辩解,“是母后,母后她她”



    薄奚弦知道太后来启神殿的事,问:“郡主,太后怎么了?”



    “郡主。”拓跋宇低声提醒道,“帝王皇家远比你刚刚见到的还要残忍。”



    他松开长剑,又看了眼地上的血迹,“把血处理干净,找个没人的地方再让郡主考虑要不要吧。”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