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0章 伯侄谈话!

A+A-

    “好,大伯,我听您的。”



    杨东沉默一瞬,然后缓缓点头。



    肖家已经做到这种地步,自已总不能不识抬举,若是继续端着,未免有些过分了。



    肖家能做到这种地步,尤其是肖建国能如此表态,已经很不容易了。



    当然,对于三伯肖建民和老书记之间的矛盾,最开始属于政治矛盾,从而影响了个人感情,甚至发展成为生死大仇。



    若你谁对谁错,杨东必须公平的一句,老书记错了,至少是老书记的儿子错了。



    在竞争的关键节骨眼上面,你绑架人家的女儿,实在是过分。



    不管是什么原因,也不管前因后果是什么,都是过分之举,已经突破了底线。



    但是杨东很难理解,老书记儿子做了这样的事,老书记竟然还能如愿的成功?上面竟然没管这件事?



    杨东看向肖建国,想问清楚这件事,但想了想还是算了,不要节外生枝了,继续问下去,啥都得疯了(封)。



    此事,到此为止,不再讨论了。



    爱因为啥因为啥,反正都是以前的陈年往事,跟自已无关。



    继续讨论下去,书都没了。



    “东,跟我你在庆和县这几年的成绩吧。”



    肖建国缓缓开口,主动问起杨东的工作。



    对于这个二叔的孙子,他还是爱屋及乌的。



    按理来,他这种地位,是不会主动去了解一个县城的发展。



    但若是这个县城,是自已家族的子弟所任职,那情况自然不同了。



    肖家的三代子弟里面,也有在各省各地任职的,他都要尽数掌握。



    只有尽数掌握,才不至于发生意外。



    包括肖家子弟都和当地的哪些干部合得来啊?以及与哪些干部合不来,甚至针尖对麦芒,互相较劲的,他都要知道的一清二楚。



    现在轮到杨东了,他也同样不例外。



    甚至为了了解杨东的事情,他前几天不惜动用自已的力量,刻意去庆和县了解,实地走访,问了非常清楚。



    因此杨东最好实话实,如果有撒谎的地方,他可是会纠正的。



    “庆和县的发展越来越好了,主要体现在”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杨东像个复读一样,把庆和县的发展,又汇报了一遍。



    只不过,之前汇报的对象是老书记。



    现在对象变成了肖家大伯。



    肖建国一边听着一边点头,目前为止,杨东汇报的东西,都跟他派人实地打听的信息基本一致,没有什么夸张的地方,甚至有些环节还保守了。



    “也就是,庆和县200年度,gdp比以往高了近乎两倍?达到了40亿以上?”



    肖建国刻意问道。



    “是的。”



    杨东点头,这是自已引以为傲的成绩之一。



    经过一年半,两年的改变和发展,庆和县的gdp终于是发展了一个大台阶。



    gdp高了,意味着就业岗位多了,就业岗位多了,意味着经济活力出现了,老百姓兜里有钱了。



    经济问题,都是一环套一环的东西。



    一个发展,相互之间都会产生作用。



    如果没有产生作用,只能明你的方向不对,以及你的衔接不对。



    



    “不错啊,若是这样的话,庆和县今年就可以脱离贫困县了吧?”



    肖建国想到了庆和县的贫困县帽子,忍不住笑着问道。



    “其实,我不太希望庆和县脱困的帽子摘太早。”



    然而杨东却是面色复杂的摇了摇头。



    虽然这些话不太好,有些钻空子的嫌疑。



    但基层,基本上都这么做。



    有些时候始终处于贫困县内,始终戴着贫困县的帽子,并非是真的无法致富,而是当地政府想要贫困这个身份。



    贫困县的各项政策以及补助,都比正常县要好啊。



    不管是从市里,省里,乃至国家层面,都是如此。



    只要你是贫困县,你的各项资金,各种项目,各样的政策,应有尽有。



    因此有一些干部真的想靠穷吃穷。



    杨东自然不会靠穷吃穷,但他也不希望庆和县摘帽子太早,因为有些政策的确是庆和县需要的,比如教育和医疗这两大块,贫困县和非贫困县的待遇都不一样。



    “你这子,倒是滑头。”



    肖建国闻言,不禁指着杨东笑了。



    他是个老狐狸了,怎么可能不明白杨东话里的意思?



    不想让庆和县太早的脱离贫困县的帽子,无非是想利用这个身份搞扶持政策嘛。



    基层都这么想,也都这么做,很正常。



    肖建国根本不生气,见怪不怪了。



    上面有上面的办法,



    可gdp就摆在这里啊,庆和县的gdp数据足够亮眼,这全国贫困县的帽子,没准真要摘了。



    “其实也就是想想,如果真的摘了,也没什么。”



    “总不能靠一两个扶贫政策吃一辈子。”



    “不是贫困县也好,这样的话庆和县老百姓的头就能抬起来了,不至于被别的县笑话,甚至连迎亲嫁娶都不找庆和县的男女,因为嫌穷。”



    “我这个父母官,听了之后,心里也不舒服啊。”



    “所以我一直憋着一口气,那就是必须帮庆和县富裕起来,这是我在庆和县任职的使命。”



    杨东逐渐放开了状态,在肖建国面前,也一样的展现出自已的雄心壮志,理想抱负。



    肖建国微笑着点头,听着杨东的话,对其很是满意。



    然后就是心里叹息,可惜杨东不是肖家主脉子弟,如果是主脉子弟的话,该有多好啊。



    主脉和分支,还是有差距的。



    虽然同属一门亲,但人都是自私的,谁不想可着自已亲生的来啊?



    肖家的政治资源,目前为止倾斜不到杨东身上,尤其杨东不改姓,更难。



    当然了,之前他给吉江省委的陈国民打电话,安排杨东的下一步职务,这个不算政治资源。



    这个只是使用了他肖建国的个人影响力。



    若真的动用家族的政治资源,就不会这么打闹了、



    大家族的政治资源,你都想象不到。



    政治资源可不仅仅只是帮你升个职,帮你解决个事,这么简单啊。



    大家族的政治资源是地位,名气,宣传,政策,商投,金钱等等集于一身的东西。



    而杨东目前,什么都享受不到。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退出阅读模式。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