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6章 出事了?

A+A-

    “愿闻其详!”



    杨东看向两个人,打算打破砂锅问到底。



    既然两个人都不支持纪律整改,那总要有理由,不能为了反对而反对。



    县委常委,已经到了要对自已的话负责任的地步。



    既然是这样的意见,那就得出个一二三来,否则的话就是为了反对而反对,不可取。



    董白秋和易举力对视一眼,两个人虽然之前不相识,但是同为新来的常委,自然也是有过一番交流的。



    尤其是杨东提前几天,让秘书周思勇把一些资料给他们看过之后。



    “虽然女士优先,但这件事跟我们政法委关系更密切,还是我先?”



    易举力率先开口,先是看向董白秋问了一句。



    他知道董白秋是原市委副书记顾同的夫人,虽然顾同已经离职了,但毕竟是一位副厅级领导,哪怕调走了,也是领导。



    因此,自已率先发言,也是为了维护董白秋。



    毕竟这反对的话可不好讲,弄不好就会得罪县委书记杨东。



    董白秋点头:“易书记吧。”



    她知道易举力的意思,但也不反对。



    她要是先开口的话,杨东会更加为难。



    毕竟有顾同的关系摆在这里。



    杨东看向易举力,等待这位政法委书记的讲话。



    政法委书记不支持纪律整顿,那就得有理由。



    “书记,各位同志,我的想法其实很简单,纪律整顿也只是一阵风,既然是一阵风,就很难真正杜绝这件事的发生。”



    “我知道书记想要清理一下淤泥,过滤一下沙子,也是为了庆和县未来着想。”



    “但是基层工作,本就复杂难做,尤其是乡镇更是如此。”



    “书记如果大范围的纪律整顿,是否会激起基层干部的反抗?是否会引来一些乡镇力量的反抗?会不会对庆和县社会稳定造成商量?甚至严重一些,会不会对生产生活造成影响?”



    “为了一阵风的纪律整顿,而搞乱了庆和县原本逻辑顺畅的发展脉络,我个人持反对意见。”



    “我虽然新来庆和县,但我之前一直在灵云市政法委工作,我对庆和县了解也很多。”



    “因此,我个人反对纪律整顿。”



    “我觉得发展经济是长治久安的大事,纪律整顿却是微不足道的事,反倒是如何杜绝基层干部骄奢淫逸,好逸恶劳,才是主要。”



    “这就是我个人不成熟的想法,如果有不对的地方,还请书记斧正。”



    易举力到这里,看向杨东。



    他的话的简短,但也直白。



    理由,看法,一应俱全。



    “董部长的看法那?”



    杨东听了易举力的发言之后,并没有做出评价,而是继续看向董白秋问道。



    董白秋拢了拢额头鬓角的长发,朝着杨东道:“我担心底下会乱。”



    “纪律整顿明显是针对乡镇一级,尤其是一些不可描述的利益集体,乡绅也好,地主村霸也好,都是这批人。”



    “但是他们绝对不乐意被查,也绝对不会允许被调查,他们做主人做惯了,想法会很蛮横。”



    “但毕竟做了那么久的主人,必然有很深的影响,县委现在想调查他们,整顿他们,清理他们,只怕也不容易。”



    董白秋的看法,其实跟易举力差不多,都不赞同纪律整顿。



    但易举力侧重于整顿的意义和时间,觉得这就是一阵风,哪怕现在成功了,但一旦结束还是老样子。



    而董白秋觉得会因此得罪底下的干部,底下的乡镇势力。



    可杨东这么做,不就是为了得罪他们吗?



    都已经要出砍他们了,又岂会担心得罪?



    董白秋看了眼杨东脸上的冷意,继续道:“当然,我知道书记就是为了得罪他们,为了清理他们,所以不怕得罪他们。”



    “可是有那么一句话,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如果处理不彻底,反而会遗留祸端,躲在暗处破坏庆和县的发展。”



    “人这个生物,复杂多变,但有一些人,就喜欢算计别人,为此乐此不疲。”



    “我怕整顿不彻底,会残留祸端。”



    “书记,这就是我的看法。”



    董白秋朝着杨东开口,出她的想法看法。



    



    杨东看了眼易举力,又看了眼董白秋。



    最后把目光放在廉英明的身上。



    “英明同志,你还是一如既往的坚定支持我的做法吗?”



    廉英明先是一愣,而后脸色坚定的点头:“是的,书记。”



    “但我的坚持,也有理由。”



    廉英明可不是为了支持杨东而支持一切,他既然同意,必然有理由。



    “。”



    杨东点头,示意他一。



    这就是民主的探讨,大家不会忌惮自已的一肩挑多职务,而是会实话实。



    这样的话,就很好。



    各种想法,各种思想聚在一起,相互碰撞,相互探讨,才能够完善行动,不至于行动出现错漏。



    廉英明点头,既然杨东让他,他自然准备好了,而且他的法,更多是回应易举力和董白秋的。



    “我先回应一下易书记的担心。”



    廉英明看向易举力,开口道。



    “易书记觉得纪律整改是一阵风,会处理不彻底,不完善,对吧?”



    “但是如果没有这阵风,淤泥尘土越来越多,最终形成庞然大物,到了那个时候再想吹风都难了。”



    “有些时候我们就需要一阵风,警惕同志们也好,震慑同志们也罢,总之不能缺少。”



    “树不修不直溜,道理都是一样的。”



    “至于易书记担心这阵风会吹乱庆和县的经济发展,那更是想多了,庆和县的经济发展可不是一阵风能够吹坏的,要是一阵风就能吹坏了经济发展,那这样的经济不要也罢。”



    “我对庆和县发展有信心,一阵风而已,吹不倒经济。”



    “我是庆和县的老干部了,我比任何人都了解庆和县的发展和一举一动。”



    “因此,我支持行动。”



    廉英明摆事实,讲道理,而且摆资历。



    他可是庆和县老干部,你们俩能有我看得准?



    “至于董部长的顾虑,就更没意义了。”



    “要是怕得罪,书记何必如此辛苦?”



    “要是怕得罪,现在庆和县恐怕也轮不到两位来担心县委常委吧?”



    廉英明这两句反问,满满的话里有话。



    尤其是第二句



    杨东要是怕得罪人,冯家栋岂能离开庆和县?冯家栋不离开,原来的组织部长吴三平和宣传部长边丰,就不会靠边站。



    因此,易举力和董白秋,能够担任县委常委,间接的享受到了杨东得罪人带来的好处。



    廉英明的话,让董白秋和易举力不吱声了。



    “两位同志,其他同志都支持这个决定。”



    杨东开口,示意两人。



    董白秋和易举力对视一眼,随即点头。



    “既如此,我们也同意。”



    “只希望书记能够将行动制定好,完善好,千万不可操之过急。”



    咚咚



    易举力话刚落。



    杨东办公室的门敲响了。



    “进来!”



    杨东诧异的看向门外。



    只见秘书周思勇急匆匆的走过来,绕过三位常委,来到杨东身边,声嘀咕几句。



    “你什么?”



    “竟然发生这种事?”



    “混蛋!”



    杨东脸色一变,顿时震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