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9章 郭老和郭家老大!

A+A-

    郭文治,他就是之前反对杨东进入庆和县的老干部之一。



    他也是跟马安泰,一起去市里面见杨东,跟杨东当面开座谈会的两位老同志之一。



    也是庆和县目前为止,资历最老的老干部之一。



    今年八十二岁了。



    之前见杨东的时候,八十岁。



    八十二岁,但耳不聋眼不花,牙口依旧不错,顿顿饭都能吃两大碗。



    而面前的长子郭永强,也五十多岁了,皮肤有些黑,看起来像是个农民。



    但他不是农民,他只是常年跑基层罢了。



    他不是干部,他只是为了卖种子化肥,也是为了收粮食赚钱,可以是农业贩子,粮食的二道贩子。



    通过在农民里买粮,然后卖给粮库,赚差价。



    情况好的话,甚至一亩地能赚个上百块钱。



    这可不是数目了,东北地多啊,家家至少都有一两晌地,这都是最少的了。



    全乡那么多村子,那么多粮食。



    加起来的话,多少钱。



    更不要他还卖种子和农药化肥。



    一年赚的钱,也有大几百万了。



    当然,郭永强能赚这么多钱,跟苗家也分不开关系的。



    他跟苗家,属于合作的关系。



    他负责农药化肥种子的来源,而苗家负责兜售,这样的话,卖的钱,双方按照比例分红来分。



    不然的话,光靠苗家是做不到这一切的。



    但光靠郭永强自已,也是做不到这一点的。



    彼此合作,才是强强联。



    这么多年了,都是这么做的。



    “你跟我实话实,你是不是也掺和这件事了?”



    郭文治眯起眼睛,他人老了,可还不糊涂。



    大儿子这么生气,对杨东这么大怨念和词,肯定有原因的。



    不然的话,大儿子不会如此心急。



    之前大儿子还跟自已过,这个县委书记还真是个人才,能够想到这么多生财的道。



    指着这位县委书记,他都赚了不少钱了。



    尤其是在农业上面,比以往赚了足足多了好几倍。



    他感谢杨东,感谢这个年轻的县委书记,他希望杨东能够在庆和县多待几年。



    可现在翻脸,也是很快的。



    为了啥?还能是啥?当然是利益,白了就是钱。



    杨东此举,就是耽误他们赚钱。



    所以杨东从好领导,变成了幼稚的年轻干部。



    “爸,您也知道,咱家开销大,您这每年用药保养不少钱啊。”



    “还有几个弟弟妹妹他们几个家,孩子上学,结婚,买房,找工作,都需要钱啊。”



    “我自已的孩子,你孙子,孙女,都需要花钱啊。”



    “人离开钱,就像是鱼离开水,活不下去啊。”



    郭永强老老实实的承认,他也不需要否认什么,毕竟他也不怕老爸反对。



    要是老爸反对的话,早就反对了,自已也没有今天。



    所以他实话实,就是希望老爹想清楚,他退休了之后,到底什么才是最重要的,是他心心念念的党?还是这个庆和县?还是家庭那?



    郭文治沉默了。



    郭永强见老爹沉默之后,继续开口道:“爸啊,杨东这么做,我倒是无所谓,毕竟我赚的钱也不少了,委屈点就委屈点呗,他这个势头很猛,用不了两三年,就走了。”



    “等他走了之后,我继续赚钱也就是了。”



    



    “毕竟一朝天子一朝臣,一个皇帝一个令,下一个县委书记还能这么严厉吗?不会的。”



    “可是”



    郭永强眯起眼睛,眼中闪过一丝冷意和愤怒。



    “可是我瞅着杨东这个架势,可不像是简简单单的耽误我们赚钱啊,他这是要断我们的根啊。”



    “您不知道,那个宋思风刚来三四乡没几天,就主张收回农药化肥的售卖权,要以乡政府的名义,售卖给老百姓,这样价格更低,也能够统一全乡的玉米,水稻,大豆等品种,还能统筹农业。”



    “可是这样一来的话,我咋办?苗家咋办?我们赚不到钱了,你大孙子结婚咋办?你孙女大学的学费在哪里?”



    “还有宋思风现在要把种子化肥的售卖权拿回来,把渠道和资源收回来,几个月之后肯定也会把秋收的采粮权利收回来,到时候我喝西北风啊?”



    “老爸,您不为我想想,也得为您孙子辈着想吧?”



    “您都为这个党,为这个庆和县付出大半辈子心力了,也足够了吧?”



    “总不能让咱们家后人,喝西北风啊?”



    “现在的八零后,九零后,还哪有种地的啊?”



    “您想让您孙子孙女,以后都去种地吗?您可是干部,我们总不能脱离了干部阶层,成了老农民吧?”



    “而且随着经济发展,以后社会资源会越来越固化了,想要往上发展的难度,可想而知,大资源都被大背景大势力的搞了,我们这种就是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农业吃农业,这点边角料而已,我们又没做违法犯罪的事,他杨东凭啥断我们的根啊?”



    郭文治看向郭永强喋喋不休的嘴巴。



    又想到自已这一大家子的吃喝拉撒,还有孙子辈以及孙子辈的孙子辈,该怎么办?



    他叹了口气。



    “行了行了,我知道了。”



    “你不就是想让我去劝劝杨东,放弃这个行为吗?”



    “可你们也不该打人啊?这可是挑衅组织,挑衅党和国家。”



    郭文治敲了敲上的拐杖,恨铁不成钢的骂道。



    郭永强连忙道:“爸,我可没参与啊,打人的事,我不知道。”



    “我现在还苦恼那,苗家打了人,这不就是把我们往火坑推吗?”



    “那个杨东不是什么好玩意,他可不是面团捏的软饺子,他是嚼不烂的皮糖。”



    “苗家这一动,我们就被动了。”



    “还有,苗英之前可是您的跟班,是您在退休那两年收的跟班,他出了事,您就不担心吗?”



    “杨东这么做,某种程度,也是打了您的脸啊。”



    郭永强气不过的开口。



    这不是怂恿,只是阐述事实而已。



    郭文治摇头叹气:“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啊。”



    “想当年,先生教导我们”



    话都没完,就被儿子打断了。



    “哎呀,爸,行了行了,您就别老一套了。”



    “现在可不是五六十年前,现在是新时代,新社会了。”



    “什么先生不先生的,现在是经济时代,是开放之后的大中国!”



    “爸,您还是考虑考虑经济下的我们家吧。”



    郭永强的打断,让郭文治唏嘘摇头。



    时代变了,人也得变。



    好在他也不是什么纯粹的老古董,老顽固,老佐派。



    “我没那么大脸,我只能试一试。”



    郭文治沉默后开口,然后拄着拐杖起身。



    郭永强脸色大喜,连忙搀扶着老爹起身。



    “试试就会成功,杨东不敢不听的,您可是老革命家,老前辈,老干部。”



    “您有直达省委提意见的权利啊。”



    “他要是敢不在乎您,您就去告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