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9章你自己得先争气呀

A+A-

    书萱闻言,脸微红,却再也张不开口。



    起来,丹娘屋子里头贴身伺候的人,除了从云州沈府带过来的新芽尔雅,那就是书萱、南歌还有翠柳了。



    后头这三人算起来都是从宋府出来的。



    尤其书萱和翠柳,是老太太身边的人。



    老太太是长辈,屋子里的人自然比别处更规矩周到,也自然更有几分体面。



    是以,那会子翠柳一来便是丹娘身边第一等的大丫鬟。



    新芽尔雅两人都是她带出来的。



    后来翠柳嫁了人,夫妻和睦,日子红火,生完孩子后又回到府里办差做事,一样是丹娘的心腹。



    如此稳重体面,可叫外头那一众奴仆都羡慕坏了。



    前有翠柳,后有南歌,贴身心腹更有新芽与尔雅,反而将书萱这个年纪最的衬得越发不起眼了。



    与翠柳一样,都是从老太太房里出来的,她如今的位置可远远比不上翠柳。



    如今瞧着南歌也这般风光,书萱就算再心大,也难免起了一些酸意不快。



    这些端倪,其实都被其余几人看在眼里。



    翠柳见书萱还闷闷不乐,知晓她心中仍有芥蒂。



    飞快地给新芽尔雅使了个眼色,那姊妹二人了然,借着去前头帮忙的由头退了出去,将厢房留给了她们俩。



    翠柳走到书萱身边,缓缓坐下,柔声道:“你心里可是有不快?”



    书萱抿了抿唇,耷拉着脑袋没吭声。



    翠柳见状,哪里还有不明白的,心中默默叹气。



    片刻,书萱嘟囔着:“夫人未免太偏心了些,怎么我也是老太太给的,为何我还比不上新芽尔雅她们两个?”



    “是啊。”翠柳冷冷淡笑,“这话我原也想问你来着,算起来你我都是老太太给的,理当更亲近才是。可这些年下来,为何夫人更多带着新芽她们,外院的事情也都交给我和南歌料理,却把你一个撂在一边,你自个儿不想想?”



    书萱这会子有些倔头倔脑起来,愤愤不平道:“一样都是做丫鬟的,我做的事情可不比她们少。”



    见这妮子还是不开窍,翠柳无奈了。



    一声轻叹,她拉着书萱的,压低声音:“远的不,就那会子老太太搬走的时候,夫人是如何跟你的?”



    书萱抬眼,对上了宛如大姐姐的翠柳。



    对方双眸清冷,略带锐光。



    她心头咯噔一下,腾地想起了什么,顿时双颊滚烫,眼神躲闪,也不见方才那般理直气壮。



    见此模样,翠柳明白她是想到了,便追着开口:“夫人让你好好照顾老太太,每日都要跟咱们这头报老太太的情况,若是一日无事,你但凡回一个一切如旧都可,可你是怎么做的?”



    书萱羞得不行,耷拉着脑袋,下巴都快戳到胸口了。



    “一开始,你还算勤勉,日日都有回话。可后来,老太太嫌烦了,你也跟着懈怠,老太太不让你你便不了?”



    翠柳着,微微蹙起眉尖,“你可别忘了,老太太把你给了夫人,若连夫人都使唤不动你,又叫夫人如何信任你,又如何把另外更要紧的事情交给你做?”



    一番话,得书萱面红耳赤。



    其实她有这爱躲懒的毛病也不是一日两日了。



    总归大事上明白拎得清,她也没觉得这有什么要紧的。



    横竖只要没在关键之处掉链子就成。



    



    可没想到,这毛病自己瞧着不以为然,落在丹娘眼中就难免有了一个难堪大用的印象。



    这是自己点点滴滴的日常累积的,也怪不了旁人。



    翠柳见她这般模样,明白对方已经明白了七七八八。



    坐得更近了一些,翠柳轻声道:“你常你我都是老太太给的,更应一条心,这话就错了,咱们都是老太太给的,这没错,但咱们应该与夫人一条心。既晓得咱们的来处,就更不该给老太太,给夫人丢人啊!你是不是?”



    “新芽尔雅两个那会子刚到夫人身边时是个什么模样,你也清楚。也就会点针线,旁的再也不会了。”



    “可你瞧瞧现而今呢?她们俩针线不但做得更好了,还会识字看账,跟在夫人身边学学眉眼高低,待人接物,有模有样的,外院的那些个粗使婆子、奴仆厮什么的,见了她们俩不都是佩服恭敬?你何曾见她们俩发脾气使性子,才叫这些人服她们的?”



    翠柳了好些,自己都觉得有些口干舌燥了。



    顿了顿,她抬抚了抚书萱的鬓发,“你先得自个儿争气,旁人才能拿你当个人!你自己躲懒,别夫人了,下头那些个丫头都不服你!前几日,你让桃绿那丫头烧茶水,她听你的吗?”



    书萱被得哑口无言,这才意识到自己的问题。



    又了一会子,翠柳起身离去,留下书萱独自一人沉思良久。



    翠柳又去了丹娘处。



    外院每日的日常账目都要汇总到主子里,翠柳日日都不会懈怠。



    这些事情每日办起来如芝麻,也不过一盏茶的功夫就能料理得当,但若是一日推一日地累积下来,那也着实能叫人头疼不已。



    丹娘理完了今日的庶务,赞道:“不错,要是人人都能跟你一样细心就好了。”



    翠柳没有瞒着书萱的事儿,一五一十都跟她了。



    听完,丹娘无奈:“你倒是跟她得很仔细,就怕她自己想不通了。”



    “想不想得通的,原也看个人的悟性,奴婢与她是一道的,都是从老太太屋里出来的,总也不能给老太太丢脸,再给夫人添烦恼,该的我都了,夫人就瞧着她如何吧。”



    丹娘轻轻颔首:“也是。”



    书萱的毛病丹娘不是没察觉。



    也不是没有给过会。



    之前带着书萱去了云州,那一路上的每一日其实都是会。



    在这段时日里,这丫头其实表现得很不错,也让丹娘刮目相看,甚至想过待回到圣京后,或许可以给书萱委以重任。



    抚安王府这么大,真要仔细论起来,处处都是事儿,处处也都需要有个人把持料理。



    可没想到,这丫头的好表现也就那么一段时日。



    等回圣京又故态如旧,叫人哭笑不得。



    本想着晾着这丫头算了,横竖也是就个爱躲懒的性子,倒也不会有什么冲突矛盾,可今日她为南歌开了库房,却引得这丫头酸意满满,丹娘才意识到不对。



    没等她想出法子来应对,翠柳就直接下了。



    这不由得让丹娘一阵唏嘘。



    同样是老太太身边调教出来的人,怎么差距就这么大呢?



    内宅里的事情杂七杂八,再大也不过是些鸡零狗碎的事儿,春暖花开的时节,却有另外一桩大事惹得整个京内都热闹起来。



    春闱之期已定,二月上旬揭开帷幕,一共三场九日。



    届时,来自全国各州县的举子都会齐聚圣京。



    对举子们来,跃龙门,光耀天下;对学辅之臣而言,为国选拔栋梁,都乃重中之重的头等大事。



    明发谕旨,认命沈寒天为首等四人为本次春闱的主考官,总裁定天下才子。